• 仰望天山:第六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暨“天山”笔会作品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仰望天山:第六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暨“天山”笔会作品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1.89 6.2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红久主编

出版社新疆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46995090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8970428

上书时间2024-12-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  仰望天山 
第一辑  多彩的语音 
多色调语音――新疆的包容/石英 
当花海遇上夏风/张立华 
峡谷中的天山/熊红久 
风过达坂城/蒋光成 
西大桥的脸(外一篇)/陈漠 
迷人的南山牧场/张新华 
一个人、一首歌和一座城/柳亚军 
草原二题/阿依努尔?毛吾力提 
相遇不期而然/李红 
轮台怀想/朱纪臻 
南山之美/钱龙宁 
白水的微笑/王新梅 
我并不想自诩为亚洲的中心(外一首)/秦毅 
芦苇在飞翔/赵航 
在那遥远的地方/高玉涛 
第二辑  风中的鹰舞 
天山物语(外一篇)/唐利春 
库车印象/龚培德 
仰望慕士塔格峰(外二篇)/邢秀玲 
喜欢新疆/刘雪梅 
风中的鹰舞/程静 
乌鲁木齐周边/刘力坤 
达坂城的坚硬与柔情/张惜妍 
树的温度/杨春 
天山大峡谷寻梦/王信国 
八千里路云和月/张帆 
麋鹿之乡的楚吾尔王子/李振翔 
印象达坂城/纪荣朵 
戈壁上的风(外一篇)/晚亭 
天山爬地松/唐平亮 
会唱歌的石头/胡岚 
一曲风情达坂城(外一篇)/邓玉霞 
峰之南(外一篇?三首)/范蕊 
我的城/段蓉萍 
第三辑  达坂城之恋 
达坂城的石头风吹不走/范志民 
赛里木湖醒着/雨馨 
走进烽燧山/杨剑冰 
我的维吾尔族兄弟(外二篇)/金科 
多彩新疆/蒋大海 
新疆半月游记(外二篇)/岳定海 
在西去的列车上/郭明兴 
走进天山/杨正平 
对新疆歌曲的随想/万郁文 
达坂城走笔/冯荣光 
达坂城之恋/曾静 
西部边陲的达坂城/凌子 
达坂城的穿越/高一航 
寻找生命的界碑/郎德辉 
追寻达坂城的姑娘和小伙/李云 
心若有爱请到达坂城来/李佩红 
第四辑雪峰在上 
爱的门票/冉正万 
倾听达坂城(外二篇)/张华北 
雪峰在上/辛茜 
神山博格达/谭曙方 
长满阿凡提的大地/乔忠延 
达坂城的风/孙继泉 
邂逅温泉(外一篇)/武夫安 
达坂城,在风的摇篮中醒来(外一篇)/韩秀媛 
我,哪儿都不去/李炳锋 
天边,有我最美的歌/胡芳芳 
在达坂城古镇/陈忠 
谁的等待,恰逢花开/温洁 
漫步在东白杨沟的冬天里/张玫

内容摘要
    多色调语音――新疆的包容

    2016年7月,因参加“西部散文家论坛”远赴新疆。算起来,这是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第四次来到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仍有耳目一新之感。

    真的,尽管这片土地也很古老,却永远不会衰老。每次来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比如说,仅就新疆的语言而言,就是有许多话要说的。我所指的当然不是有自己语言的少数民族同胞,而是操汉语的新疆人。自从前次来这里,就觉得新疆人的普通话很好听,回来后还对他人赞不绝口。也可能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除却经过训练的电台播音员那纯正的普通话而外,我对满口京腔的普通话并不觉得特别受听,倒是觉得以新疆汉语为代表的大西北普通话别有一番韵味。啥味儿?是淳厚、挚诚而且浸染着中亚情致,但又是汉语的普通话;尾音有大西北(如青海、甘肃)的共同特点,却又是新疆独具的西域色调。我觉得这种色调只有在广阔的沙漠、戈壁、蓝天、白云的共同陶冶下才能逐渐合成,它可能略带边僻之气,但绝不鄙俗。闻之爱听,品之亲近。有文化,有内涵,是有声的边陲标牌。

    当然,我也注意到,这里不仅有新疆味的普通话,也有为数不少的“顽同”保持外省口音的新疆人。很多的好像是四川与河南的,间或也能听到山东人的土腔。我头一回来新疆时,就在兵团的居住区碰到过为数不少的胶东老乡,而且大多是妇女同志,她们主要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支边来此,而且落户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不使我想起那些年在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机要处工作时,亲手译发的电报中,中央电令山东在部分地区动员农村年轻妇女支援新疆。她们一般二十岁左右,以胶东半岛的莱阳、莱西、招远、文登等县居多。她们进疆后,许多人在劳动中与兵团战士建立了感情而成婚,至今也算是“老新疆”了。

    这次也巧,竞又遇到了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乡“女同志”,那是上午开会前,我在宾馆不远处的马路上散步,随便进了一家小超市,无非是想看看边疆城市的超市有何特点。进门后,顾客并不算多,有的在买过东西后还与相熟的售货员闲谈。一位身体健硕的老年妇女操满口胶东话正在说着家长里短,声调高昂,还引得别的售货员发笑,我情不自地问那老乡:

    “您是山东人吧?高寿?”

    “俺老家是山东招远的,今年84了。”

    84,比我岁数还大,十有八九是20世纪50年代支边的那一拨。我还没开口,老乡又开了话匣子:“俺招远出金子,全国产量靠前;还出大官儿,在部队里的更多。”

    这位老乡此言不虚,招远市盛产黄金,自北宋开采至今,以县为单位居全国首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经险阻运往延安,为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至于“大官”,她指的想必是一位曾担任过中央军委副、一位担任过中央军委委员的人民解放军不错将领。看来这位老乡虽然离故乡多年,但仍经常关注那里的一切,对于那里的出众的人和事,流淌着溢于言表的自豪感。纵然身居他乡,且儿孙满堂,但对自己的出生地,那种由基因衍生出的命脉之根仍然梦萦魂牵,这对任何有良知的人,好像是没法替代的本能。不仅是这位老一辈进疆的老乡,即使在这次我所接触到的年轻文友,他们也都津津乐道于自己与数千里之外的地域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有的说自己的姥姥家在青岛,有的说自他爷爷那辈就来到新疆,他虽然从未回到祖籍,但从画报和图片上一看到海滨胜景蓬莱阁,便不住眼含热泪……甚至还感觉到“纵是异乡语音近,虽属初遇胜故知。”

    也真是奇了,就在此次活动中去达坂城采访,在乘电瓶车到林中景区参观时,我与身旁文友交谈,而身后一不相识的与会代表突然问我:“您是山东黄县人吧?”我愕然而答:“是呀,您怎么知道?”她说:“因为我父亲说话就是这样的,几乎一点不差,所以我判断……”

    原来,这位中年女士是来自重庆江津区的一位中医院的医生,她的父母是数十年前自山东黄县来四川支边,一直未回原籍,她本人则是在四川出生的,未回过原籍,而她父亲虽也知道黄县现已改称为龙口市,却谆谆教她填表时仍写“黄县”,以表不忘故土之意。我说这跟我的心情一样,我至今仍写黄县,只在后面的括弧中注以“今龙口市”。这位小同乡笑了,她说她在重庆几十年也未遇到一个黄县人,却在新疆无意邂逅了真正的同乡,真是一种巧遇。我说这种概率真是太小了。整个重庆市的黄县人也不会超过100人,甚至不超过10人。看来,只有在新疆这方神奇的宝地上才会有此罕见的际遇。

    谁说不是呢?新疆不仅能包容四面八方的居住者和色调各异的语音,而且还能使四面八方的乡亲在这里相会,让色调不同的语音操持者在这里“认亲”,哪怕是稍纵即逝也好。真个是“海洋包容无涯际,笑影一掠都是缘”。P3-4

精彩内容
《仰望天山(第六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暨天山笔会作品集)》,是乌鲁木齐市文联在2016年8月组织的第六届中国西部散文节过程中,参会的作家创作的一批以描写赞美乌鲁木齐风光景物的稿件。稿件由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编辑,熊红久主编完成。该书经市文联组织专家审稿,散文文字优美、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乌鲁木齐风光的喜爱之情,全文亦有独特的思想表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