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8.52 6.2折 95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斌,陈达灿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83472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5元

货号14084323

上书时间2024-12-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篇总论

第一章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导论

第一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中医学在皮肤性病学方面的历史贡献

二、西医皮肤性病学的发展

三、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研究发展简史

四、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临床、研究机构建设和院校教育

五、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团体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的特点

一、涉及面广、整体性强

二、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三、病种繁多、分类复杂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一、打下扎实的中西医学理论基础

二、重视临床见习和实习,理论联系实践

三、终身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皮肤的组织结构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组织

四、皮肤附属器

五、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第二节皮肤的生理

一、西医学对皮肤生理的认识二、中医学对皮肤生理的认识第三章皮肤性病的病因与病理(机)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二、组织病理

三、发病机制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诊断与辨证

第一节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二、体征

第二节皮肤性病的诊断

一、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三、其他临床检查

四、皮肤影像学检查

五、实验室检查

六、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三节皮肤性病的辨证

一、四诊

二、辨证方法

……

第二节白癜风

第十九章遗传、代谢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

第一节鱼鳞病

第二节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第三节蕈样肉芽肿

第二十章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梅毒

第二节淋病

第三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第四节尖锐湿疣

第五节生殖器疱疹

第六节艾滋病

附录一中医方剂

附录二中英文名词对照

主要参考书




内容摘要

第一章中西医绐合皮肤性病学导论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涵盖了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两部分内容:皮肤病学是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皮肤及其附属器等的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PP诊断及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来预防、治疗人体皮肤及其附属器疾病的学科;性病学则是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下,研究性传播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来预防、治疗性传播疾病的学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和性病学,以及两者的临末和基础研究,共同构成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这一学科的有机整体。

第一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中医学在皮肤性病学方面的历史贡献

在中医学体系中,皮肤性病学属于中医外科学的范畴。有关皮肤病学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时代。在当时盛行于世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疥”和“疤”的记载。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医学界已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的分科,其中疡医即主要负责诊治包括皮肤病在内的中医外科疾病。此外,该书中还有“凡疗疡,以五毒(石胆、丹砂、雄黄、舉石、慈石)攻之”的记载,据考证,这是世界上应用砷、汞制剂治疗皮肤病和外科疾病的最早记载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约成书于战国晚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部方书。其中便有冻疮、疣、诸虫咬伤等皮肤病病名的出现和应用葱熨治疗冻疮、以灸治疣的记载。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被认为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其中有关皮肤性病的论述颇多。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虽然主要论述外感疾病及内科杂病,但其中也有如狐惑病、阴阳毒等较多关于皮肤病及性病的描述。至晋代,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一《刘涓子鬼遗方》,其中关于使用水银膏治疗“疥癣恶疮”等皮肤病的记载比其他国家要早600余年,为中医皮肤性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和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对皮肤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更是有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诸病源侯论》50卷中有15卷涉及皮肤病,列述了成人皮肤病百余种、小儿皮肤病40余种。书中对瘾疹、风瘙痒等多种皮肤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疗法均有详细的记述,还对皮肤病进行了分类归纳,成为后世皮肤病的分类样板。而宋代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还记载了许多慢性皮肤病的生活调摄和食补方法。明清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医皮肤性病学的理论和临床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其中以汪机所著的《外科理例》、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和陈司成所著的《霉疮秘录》的影响和贡献最大。《外科理例》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皮肤疮疡的证治方法,提出“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强调外病内治。《外科正宗》全书共4卷,论述的病种100多个,其中将近一半属于皮肤性病的范畴,“奶癣”的病名最早即见于此书。《霉疮秘录》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梅毒的专著,该书明确指出梅毒始于16世纪初期,由西方经广东传人我国,首次介绍了使用雄黄、丹砂等砷、汞制剂治疗梅毒的方法,比欧洲要早300多年。清代对皮肤性病的论述最多和最为详细的要数吴谦编撰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和高秉钧所著的《疡科心得集》。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提出梅毒感染有“气化”和“精化”的不同,“气化”相当于间接传染,“精化”相当于性接触及血液传染。此外,在这一时期还先后出现了有关麻风病的3部主要著作,分别为明代沈之问的《解围元薮》、薛己的《疠疡机要》和清代肖晓亭的《疯门全书》,这3部著作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防治麻风病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其独具的特色,将人类防治麻风病的理论和实践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医皮肤性病学也因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从中医外科学中分化出来。从1960年开始,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等中医院校先后主编了10版包含有中医皮肤性病学内容的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一《中医外科学》。



精彩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与时俱进,既要充分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精华,还要结合现代医学进展融合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有鉴于此,本次教材的修订,除了介绍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各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以外,最主要的是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中医整体辨证、辨病的思维观,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临床各学科内容,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本教材不仅适用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的学习,对于广大有志于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的西医皮肤科工作者也是不错的入门教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