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0.12 6.0折 49.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杰弗瑞·萨德(Jeffrey K. Zeig)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7567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8653623

上书时间2024-12-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杰弗瑞·萨德,博士,临床心理学家,跟随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过六年之久,是他的嫡传弟子,也是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Milton H.Erickson Foundation)的创办人及现任执行长。萨德博士本身是位很好的临床工作者。在催眠领域,他已有十七本专业著作及五篇专论,并在三十多个国家指导过专业的催眠治疗工作坊。

目录

                                目 
章  艾瑞克森的创造力 1
 
   艾瑞克森的创造力表现在他所身处的四个领域:一位催眠师、一位心理治疗师、一位老师、一位将身体残障化为优势的个人;艾瑞克森融合了这些领域中的潜意识学习,帮助人们激发、整合产生改变所需的资源。
 
第二章  艾瑞克森学派的治疗取向 31
 
    艾瑞克森学派的治疗取向脱离了传统心理治疗的框架,以个别化多层次沟通突破人格理论的限制,并善用来访者的价值观来激发
其内在的资源,进而达成治疗目标。
 
第三章  天生的催眠大师 49
 
    通过实际的案例,多方呈现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如何巧妙地采取不直击要害的介入模式,并善用轶事、情境及对隐微线索的觉察力来协助个案。
 
第四章  米尔顿·艾瑞克森会谈实录 89
 
    本章呈现了萨德次求教于艾瑞克森的会谈逐字稿,其中艾瑞克森谈论了许多先前未发表过的案例,为艾瑞克森的想法和技术提供了全面历程的洞察。
 
<天  1973年12月3日 91
 
    第二天早上,艾瑞克森坐在轮椅上,由艾瑞克森太太将他推进会客室,他一语不发,也没有任何的视线接触,他费力地把自己由轮椅移到他的办公座位上。我问他是不是可以录音,他点头答应,但没有看我,然后他开始以缓慢、有节奏的方式对着地板说话
 
 第二天  1973年12月4日 132
 
    艾瑞克森很明显处在疼痛的状态,他好不容易才把自己从轮椅移到办公椅上。他的声音显得虚弱无力。
 
 第三天  1973年12月5日 149
 
    如文中所注记,一些艾瑞克森在1973年12月5日所提到的案例曾在别处刊载过,因此,有一些案例在这里有所精简。然而,一些有进一步解释的例子,以及对于研究艾瑞克森有帮助的例子,在这里仍全文呈现。
 
附录一  我的故事  黛安·萧 175
 
附录二  夏娃·帕顿 177
 
附录三  米莉·帕顿  180
 
参考书目 184

内容摘要
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最美国具影响力的催眠治疗师。“艾瑞克森学派心理治疗”是指一套心理治疗技术,其中大部分由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的演讲、研讨会、工作坊和写作中整理而出。隐藏在方法背后的治疗哲学和对病人的策略人际取向,用在催眠状态或清醒状态以释放病人自助的潜能,比实际的技术来得更为重要(Erickson & Rossi,1980;Haley,1973)。尽管艾瑞克森的理论或轶事经常备受争议,“艾瑞克森学派心理治疗”对数以千计的心理学专业人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心理治疗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许多已出版和陆续出版的关于艾瑞克森的文献和书籍是最佳的明证(Hammond, 1984; Rossi & Ryan, 1985; Rossi et al., 1983; Zeig, 1980, 1982, 1985a, 1985b )。 本书大部分是作者杰弗瑞·萨德博士与艾瑞克森相处经验的个人描述,对了解艾瑞克森对来访者所禀持的态度和运用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贡献。他一些治疗介入的方式就是本身调适身体病痛的技术成果,他用这些方式来改善因幼年罹患小儿麻痹症所导致的疼痛和残障。面对身体残障的困境,他造就了一种足智多谋、弹性、创意、运用自如和即席演出的独特融合,再调以非正统风格和游走于边缘的倾向,创造了一种令人闻知即为之兴奋的心理治疗模式,令一般出身于传统心理治疗模式的治疗师难以仿效。因此,要学习的不只是艾瑞克森用于自己或来访者身上的精妙手法,还有这位天才革新者所发明的戏剧化应变方式。 艾瑞克森以咨询师、分析师、鉴定人、仲裁者、倡导者、激励者、心灵导师、接纳的权威或严厉的父母等不同的面貌来面对每一个来访者,他强调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每个人会被独特的需求和不同的防卫模式所激发,每个人都需要原创的介入模式,而非正统、缺乏想象空间和教条式的治疗方式。他认为他自己、他的话、语调、说话的举止,还有身体动作都能促发改变。他感兴趣于实际的改变,而不是理论,他认为传统的理论是一个障碍,将治疗师系在一块彻底无望的基石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暗示、诱导、设计大量个别化多层次沟通的刺探、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为了让来访者在不全然意识到受操弄的状况下产生影响。有时候他没有成功,但这只是提供他新的刺激,让他去克服来访者对于为改变而使用潜在资源和潜力的抗拒。 艾瑞克森经常会参与在明显的抗拒当中,似乎表现出支持来访者的疾病和防卫,或他会给予来访者似乎是奇特的、无所关联的作业。他会提供很寻常的建议及常识性的治疗,善加利用这些显而易见的原则。反过来,他还会运用隐喻和间接的指涉,并不直接切入要点。他会创造情境,“让来访者自发地理解到他们之前未发觉的改变潜能。”(Zeig, 1985b) 。但这些手段都有一 种目的:只为了让来访者困惑到足以迫使他们敞开心扉,用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技术并没有经过事先的挑选,但都适合当下情境的迫切需要。即使艾瑞克森拒绝将自己的做法与任何著名的心理治疗学派画上等号,但他经常在独特操作模式的架构中运用了行为、认知、精神分析和其他的方法。催眠被运用在能有效促进治疗的情境。虽然人格和价值观改变向来被视为或快或慢会达成的理想目标,但他的立即目标是缓解症状和解决问题。 有一些心理治疗师对于艾瑞克森的崇拜几近盲目,每个字、每个情绪、每个观点或动作都被视为具有某种启发意义。那些根植于对全知全能的期待,将艾瑞克森奉若神明的治疗师,最后一定会导致幻灭;将艾瑞克森视为一位桀骜不驯者的治疗师,认为他惊世骇俗的手法只是一时的流行,终究还是会被弃如敝屣,也是同等的偏见。这些态度对于一个高度创意、富想象力和原创的思维不甚公允,他确实对一些最棘手的心理治疗问题演绎出一套全新的方法。艾瑞克森是一部惊人的影响机器,通过长期艰苦地驾驭他痛苦的身体残障而来。他的勇气、敏锐度、觉察力和独特的适应模式,套用海利的一句话(Haley, 1973),使得他变成一位 “不寻常的治疗师”。但是他的方法综合了他“不寻常”的人格特质和操作风格,让其他治疗师不容易移植、消化和运用。 对艾瑞克森策略治疗一针见血的批评是:那些相信聪明的策略能够取代扎实训练的人高估了它的价值。技术的操作模式通常只是全部心理治疗课程所探讨的一个片段。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处理关于来访者的防卫、信念体系和性格的独特性等大量变量,这些因素都会抵消和耗尽所有策略性介入的效果。 艾瑞克森是运用计谋去避开抗拒的专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那让人难以忍受的身体磨难是他用来锐化自己机智的磨刀石。我记得一件事,艾瑞克森有一次到纽约旅行,他来拜访我,当时我有一名来访者也刚好来看诊。这名来访者是个年轻的强迫症患者,因为他的敌意行为以及疾病、死亡和毁灭念头的入侵,造成他自己和周遭其他人的生活都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因为他童年早期就接受过一连串心理分析师、行为治疗师和催眠治疗师的治疗,次数相当惊人,他经常抱怨他们的治疗对他有害无益,使得这些治疗师逐渐耗竭殆尽。他最后被转介到我这里做催眠治疗——因为没有其他的催眠治疗师能够成功让他进入催眠状态。我也彻底地失败了,经过几个月无效的疗程之后,我期待有一天能把他转介给某个人,让自己平静地加入那一长串挫败治疗师的行列,所有人都已经放弃去帮助他。 注定的好运总是会意外降临到你身上,艾瑞克森刚好在另一次不愉快谈话的开头走进来。我开玩笑地问:“米尔顿,你相信你能催眠这个年轻男孩吗? ”艾瑞克森喜爱挑战,他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机会,特别是当这个孩子对于任何使他进入催眠的企图都没有反应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艾瑞克森说服了这位来访者跟他到隔壁的房间,把他留在那里将近三个小时。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察看房间,去看一下我原先预期的状况,也就是来访者是个可怕的敌手,他会完全清醒,咧嘴嘲笑着艾瑞克森对他做那么多尝试后的失败。但艾瑞克森没有放弃,令我惊讶的是,两个小时之后,我很确定艾瑞克森已经成功使那个来访者进入了梦游的催眠状态, 在暗示之下,那男孩看到物体和动物的幻觉。我对艾瑞克森面对失败时的坚持如他催眠诱导的技巧印象一样深刻。 在这次示范之后,这个病情严重的孩子又回到我手上,可能因为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放弃主控权的经验,他显得相当焦虑,让他的父母很担心。但这个情况给了我一个建立有意义接触的机会,化解了他对于死亡恐惧的问题,让他的症状大幅度缓解。我用这个案例说明艾瑞克森转化和卸除来访者对治疗抗拒的伟大能力。 艾瑞克森善于结合与来访者的特别才能或缺点有关的因素,来运用介入技术,在加速来访者学习方面,艾瑞克森展示了不可思议的能力。很多治疗师都不能认识到许多来访者对一些治疗介入的方式有不同的反应,虽然已经谨慎小心地处理,但还是会产生矛盾的结果。处理这个问题,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建构出主要的治疗目标。艾瑞克森独特的天分不仅在于他辨识功能失常的部分,他非凡的能力还展现在找出阻碍来访者复原的因素。然后他会拟出介入的方式,快速地移除这些障碍。杰弗瑞·萨德在这里提供了许多艾瑞克森如何进行这些介入的实例。关于这位催眠领域中最受瞩目的大师,相关的出版物不断出现,本书的出版又将增添一份极有价值的文献。 路易斯·华伯格医生(Lewis R. Wolberg,M. D.) 纽约市精神健康研究院创办人暨荣誉退职院长

主编推荐

当谈论起心理学大师时,说起弗洛伊德,艾瑞克森势必被同时提起。

当谈论起催眠,不知道艾瑞克森,就如同木匠不知道鲁班。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结合案例全面呈现艾瑞克森其人和他的治疗理念。

 

 

精彩内容
《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呈现艾瑞克森对来访者所秉持的态度和运用的方法。
 艾瑞克森强调个体的独特性,每个来访者都有独特的需求和防卫模式,因此每个来访者都需要原创的介入模式。他会创造情境,让来访者自发地理解并运用自身的改变潜能,靠来访者自身的独特才能或缺点来缓解症状和解决问题。
 艾瑞克森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无意建立任何心理治疗理论,也无意建立任何心理治疗学派。他经常在独特操作模式的架构中综合运用行为、认知、精神分析和其他心理学派的方法,而艾瑞克森用自然催眠法来引发治疗反应,目的是让来访者合作。
 艾瑞克森治疗强调弹性的治疗方式,对于所需的疗程并没有预设立场,治疗倾向于短期和问题导向,采用不直击要害的间接沟通技巧例如趣闻轶事或比喻等方式来实现不直击要害的平行沟通,有效减少了来访者的抗拒,使得来访者游刃有余地运用自助的潜能,从而引发治疗反应。艾瑞克森把改变的功劳保留给来访者自己。

媒体评论

                                                                                    
                                            
                                            序
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美国具影响力的催眠治疗师。“艾瑞克森学派心理治疗”是指一套心理治疗技术,其中大部分由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的演讲、研讨会、工作坊和写作中整理而出。隐藏在方法背后的治疗哲学和对病人的策略人际取向,用在催眠状态或清醒状态以释放病人自助的潜能,比实际的技术来得更为重要(Erickson & Rossi,1980;Haley,1973)。尽管艾瑞克森的理论或轶事经常备受争议,“艾瑞克森学派心理治疗”对数以千计的心理学专业人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心理治疗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许多已出版和陆续出版的关于艾瑞克森的文献和书籍是**的明证(Hammond, 1984; Rossi & Ryan, 1985; Rossi et al., 1983; Zeig, 1980, 1982, 1985a, 1985b )。
本书大部分是作者杰弗瑞·萨德博士与艾瑞克森相处经验的个人描述,对了解艾瑞克森对来访者所禀持的态度和运用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贡献。他一些治疗介入的方式就是本身调适身体病痛的技术成果,他用这些方式来改善因幼年罹患小儿麻痹症所导致的疼痛和残障。面对身体残障的困境,他造就了一种足智多谋、弹性、创意、运用自如和即席演出的独特融合,再调以非正统风格和游走于边缘的倾向,创造了一种令人闻知即为之兴奋的心理治疗模式,令一般出身于传统心理治疗模式的治疗师难以仿效。因此,要学习的不只是艾瑞克森用于自己或来访者身上的精妙手法,还有这位天才革新者所发明的戏剧化应变方式。
艾瑞克森以咨询师、分析师、鉴定人、仲裁者、倡导者、激励者、心灵导师、接纳的权威或严厉的父母等不同的面貌来面对每一个来访者,他强调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每个人会被独特的需求和不同的防卫模式所激发,每个人都需要原创的介入模式,而非正统、缺乏想象空间和教条式的治疗方式。他认为他自己、他的话、语调、说话的举止,还有身体动作都能促发改变。他感兴趣于实际的改变,而不是理论,他认为传统的理论是一个障碍,将治疗师系在一块彻底无望的基石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暗示、诱导、设计大量个别化多层次沟通的刺探、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为了让来访者在不全然意识到受操弄的状况下产生影响。有时候他没有成功,但这只是提供他新的刺激,让他去克服来访者对于为改变而使用潜在资源和潜力的抗拒。
艾瑞克森经常会参与在明显的抗拒当中,似乎表现出支持来访者的疾病和防卫,或他会给予来访者似乎是奇特的、无所关联的作业。他会提供很寻常的建议及常识性的治疗,善加利用这些显而易见的原则。反过来,他还会运用隐喻和间接的指涉,并不直接切入要点。他会创造情境,“让来访者自发地理解到他们之前未发觉的改变潜能。”(Zeig, 1985b) 。但这些手段都有一 种目的:只为了让来访者困惑到足以迫使他们敞开心扉,用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技术并没有经过事先的挑选,但都适合当下情境的迫切需要。即使艾瑞克森拒绝将自己的做法与任何著名的心理治疗学派画上等号,但他经常在独特操作模式的架构中运用了行为、认知、精神分析和其他的方法。催眠被运用在能有效促进治疗的情境。虽然人格和价值观改变向来被视为或快或慢会达成的理想目标,但他的立即目标是缓解症状和解决问题。
有一些心理治疗师对于艾瑞克森的崇拜几近盲目,每个字、每个情绪、每个观点或动作都被视为具有某种启发意义。那些根植于对全知全能的期待,将艾瑞克森奉若神明的治疗师,*后一定会导致幻灭;将艾瑞克森视为一位桀骜不驯者的治疗师,认为他惊世骇俗的手法只是一时的流行,终究还是会被弃如敝屣,也是同等的偏见。这些态度对于一个高度创意、富想象力和原创的思维不甚公允,他确实对一些*棘手的心理治疗问题演绎出一套全新的方法。艾瑞克森是一部惊人的影响机器,通过长期艰苦地驾驭他痛苦的身体残障而来。他的勇气、敏锐度、觉察力和独特的适应模式,套用海利的一句话(Haley, 1973),使得他变成一位 “不寻常的治疗师”。但是他的方法综合了他“不寻常”的人格特质和操作风格,让其他治疗师不容易移植、消化和运用。
对艾瑞克森策略治疗一针见血的批评是:那些相信聪明的策略能够取代扎实训练的人高估了它的价值。技术的操作模式通常只是全部心理治疗课程所探讨的一个片段。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处理关于来访者的防卫、信念体系和性格的独特性等大量变量,这些因素都会抵消和耗尽所有策略性介入的效果。
艾瑞克森是运用计谋去避开抗拒的专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那让人难以忍受的身体磨难是他用来锐化自己机智的磨刀石。我记得一件事,艾瑞克森有一次到纽约旅行,他来拜访我,当时我有一名来访者也刚好来看诊。这名来访者是个年轻的强迫症患者,因为他的敌意行为以及疾病、死亡和毁灭念头的入侵,造成他自己和周遭其他人的生活都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因为他童年早期就接受过一连串心理分析师、行为治疗师和催眠治疗师的治疗,次数相当惊人,他经常抱怨他们的治疗对他有害无益,使得这些治疗师逐渐耗竭殆尽。他*后被转介到我这里做催眠治疗——因为没有其他的催眠治疗师能够成功让他进入催眠状态。我也彻底地失败了,经过几个月无效的疗程之后,我期待有一天能把他转介给某个人,让自己平静地加入那一长串挫败治疗师的行列,所有人都已经放弃去帮助他。
注定的好运总是会意外降临到你身上,艾瑞克森刚好在另一次不愉快谈话的开头走进来。我开玩笑地问:“米尔顿,你相信你能催眠这个年轻男孩吗? ”艾瑞克森喜爱挑战,他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机会,特别是当这个孩子对于任何使他进入催眠的企图都没有反应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艾瑞克森说服了这位来访者跟他到隔壁的房间,把他留在那里将近三个小时。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察看房间,去看一下我原先预期的状况,也就是来访者是个可怕的敌手,他会完全清醒,咧嘴嘲笑着艾瑞克森对他做那么多尝试后的失败。但艾瑞克森没有放弃,令我惊讶的是,两个小时之后,我很确定艾瑞克森已经成功使那个来访者进入了梦游的催眠状态, 在暗示之下,那男孩看到物体和动物的幻觉。我对艾瑞克森面对失败时的坚持如他催眠诱导的技巧印象一样深刻。
在这次示范之后,这个病情严重的孩子又回到我手上,可能因为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放弃主控权的经验,他显得相当焦虑,让他的父母很担心。但这个情况给了我一个建立有意义接触的机会,化解了他对于死亡恐惧的问题,让他的症状大幅度缓解。我用这个案例说明艾瑞克森转化和卸除来访者对治疗抗拒的伟大能力。
艾瑞克森善于结合与来访者的特别才能或缺点有关的因素,来运用介入技术,在加速来访者学习方面,艾瑞克森展示了不可思议的能力。很多治疗师都不能认识到许多来访者对一些治疗介入的方式有不同的反应,虽然已经谨慎小心地处理,但还是会产生矛盾的结果。处理这个问题,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建构出主要的治疗目标。艾瑞克森独特的天分不仅在于他辨识功能失常的部分,他非凡的能力还展现在找出阻碍来访者复原的因素。然后他会拟出介入的方式,快速地移除这些障碍。杰弗瑞·萨德在这里提供了许多艾瑞克森如何进行这些介入的实例。关于这位催眠领域中*受瞩目的大师,相关的出版物不断出现,本书的出版又将增添一份极有价值的文献。
路易斯·华伯格医生(Lewis R. Wolberg,M. D.)
纽约市精神健康研究院创办人暨荣誉退职院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