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本研究专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版本研究专论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4.67 6.3折 11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景文等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5174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9184131

上书时间2024-12-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景文,河南灵宝市人,文学博士,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编译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集中于文献学、版本学、图书馆管理学等方面。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6项。先后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古代开封犹太人一一中文文献辑要与研究》《清代河南巡抚衙门档案》《河南大学图书馆史》《民国教育史料丛刊》(1120册)等学术著作20余部。

目录

绪论
专题一 唐宋篇
[壹]温庭筠诗集版本源流考
一 唐五代温庭筠诗的结集与流布
二 温庭筠诗集在两宋的整合与刊刻
三 温庭筠诗集在元代的流布
四 明代温庭筠诗集的刊刻与流传
五 清代温庭筠诗集的刊刻与流传
[贰]唐代中日汉籍交流研究
一 唐代中日汉籍交流的背景
二 唐代中日汉籍文献交流盛况
三 唐代中日汉籍交流的特点、传播方式及影响
四 唐代日本汉籍回流中国及现存东传日本汉籍的学术价值
[叁]北宋汴梁刻书及其历史贡献
一 北宋汴梁刻书兴盛的历史背景
二 北宋的汴梁刻书
三 北宋汴梁刻书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肆]宋浙刻本对唐欧体书法的传承和变异
一 宋浙刻本的欧氏书体渊源
二 具有欧体特征的宋浙本及其地域分布
三 宋两浙刻书对唐欧体书法的传承与变异

专题二 元明篇
[壹]元代政府对图书出版业的管理
一 元代图书出版业的管理机构
二 元代图书出版业的管理政策
三 元代图书出版业的兴盛与发展
[贰]明代书坊刊印通俗小说研究
一 明代书坊刊印通俗小说的历程
二 明代书坊在通俗小说刊印形式上的探索
三 明代书坊刊印通俗小说的历史贡献
[叁]明代私人抄本研究
一 明代私人抄书兴盛的原因
二 私人抄书的地域分布和主要类型
三 明代私人抄书的特点
四 抄本价格
五 明代抄本的价值和影响
[肆]明代周藩著述刻书考辨
一 周藩著述、刻书之背景
二 周藩著述考辨
三 周藩刻书考辨
四 周藩代表人物的个人成就与周藩著述、刻书的价值

专题三 清代民国篇
[壹]浙江官书局刻书考
一 浙江官书局的创置与终结
二 浙江官书局刻书特色及数量
三 浙江官书局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
四 浙江官书局刻印图书书目、用纸、板材、版式概览
[贰]江苏官书局研究
一 江苏官书局的历史沿革
二 江苏官书局的管理制度
三 江苏官书局刻书及其特色
四 江苏官书局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
[叁]金陵刻经处经版的管理与保护
一 杨仁山和他创立的金陵刻经处
二 金陵刻经处经版的管理与保护情况分析
三 金陵刻经处经版保护的技术分析
四 金陵刻经处经版管理与保护的价值与影响




内容摘要

《版本研究专论》:
  与此同时,北宋统治者大兴科举,并对科举制度实行改革,使大量中下层文人进身仕途,为巩固中央集权服务。宋太宗深谙选拔人才的重要性,他曾说:“国家选才,最为切务。人君深居九重,何由遍识,必须采访。”①他还说:“吾欲科场中广求俊彦,但十得一二,亦可致治。”②据统计,太宗一朝的贡举,仅进士科就录取了1368人。宋代的科举名额一再扩大,有时竟然达到两三千人,比唐朝增加了二三十倍。此外,朝廷还对久试不中者表示恩典,特赐本科出身,成为“特奏名”。这样科举成了当时统治阶级拉拢利用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汴梁是北宋的心脏,它是北宋治国方针和政策的最先实施者和受惠者。正所谓“王畿之内,风化之本,四方是则”③。显而易见,汴梁是北宋建立后最早科举取士的地方,并且在科举上占尽了皇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机和优势。这些都为汴梁刻书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二)汴梁刻书占尽地利
  汴梁地处中原,是北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它北临黄河,南接江淮,又有汴河、五丈河等穿城而过,漕运发达,交通便利。汴梁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都异常发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汴梁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据记载,英宗治平四年,京师的杭米已有五年之储,神宗熙宁二年,京师竟有七年之储。杨侃《皇畿赋》里曾这样描绘它:“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④
  汴梁是全国的藏书中心。宋初统治者就很用心搜集图籍,以充实内府藏书。每征服一个割据政权,就立即把其图书运往汴梁。宋太祖干德元年征服荆南,把那里的图书全部运到汴梁。干德三年征服后蜀,从那里收取图书13000余卷。开宝八年平定南唐,在金陵“籍其图书,得二万余卷”①,其中有不少精本。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钱俶归顺大宋,他收藏的图书全部被送到汴梁充入三馆。另外,北宋政府还广开献书之路,多次向民间各地求书,并视其书籍价值及献书人之能力委以官职。“到宣和四年的一百五十年之中,曾下诏求书和派专使到地方征集图书,就有十五六次,几乎平均每十年一次。”⑦这样到了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正副本图书就达八万余卷。后来整比图书,删其重复,“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③。这就使汴梁的藏书富甲天下。为了更好地储藏图书,宋初就建立了昭文、集贤、史馆三馆,宋太宗即位后临幸三馆感到“湫隘卑陋”,“若此之陋,岂可蓄天下图书,延四方俊贤耶?”④于是下诏将三馆由长庆门东北迁往左升龙门东北旧车辂院,重新建造,并赐名为崇文院。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朝廷又在崇文院中另建秘阁,用来收藏从三馆中调出的万余卷善本和一些书画珍品。政府注意收集图书的同时,也很重视校印和整理,使政府的藏书质量不断提高。
  汴梁官府藏书卷帙浩繁,汴梁私人藏书之多也让人叹为观止,甚至和官藏相比也不逊色。据《墨庄漫录》记载,京都昌盛时,贵人及宗室往往聚书,多者至万卷。如赵宗晟、赵宗颜的藏书都过万卷,赵宗绰竟“蓄书七万卷”,“三馆、秘府所未有也”⑤。就京官和士大夫而论,“京师藏书之家,惟故相王浦为多,官尝借本传焉;丁谓家书亦多,收入秘府”⑥。居住在昭德坊的昭德晁氏,家传之书有24500卷之多。苏过《夷门蔡氏藏书目序》中还记载:比游京师,有为余言,吾里有蔡致君……
  ……




精彩内容

《版本研究专论》尝试以图书出版为点,以版本传播为线,局部揭示中国古代文献出版传播的概貌.笔者力求从版本学的学科规律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判断是非,处理疑难,系统考论“温庭筠诗集版本源流”“北宋汴梁刻书及其历史贡献”“元代政府对图书出版业的管理”“明代书坊刊印通俗小说”“明代周藩著述刻书”“金陵刻经处经版的管理与保护”以及唐代中日汉籍交流、宋浙刻本对欧体书法的传承与变异、明代私人抄书、清代浙江和江苏官书局刻书等版本学专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