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余厚强,武汉大学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现任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以副主编身份参编著作4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SCI/SCl索引论文8篇,EI源刊论文4篇,CPCI索引论文2篇,权威期刊论文8篇,CSSCI核心期刊论文2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中央高等业务奖金资助项目1项;自主科研重点研究项目1项;参与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各类评价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
目录
概念篇
章 替代计量学的基本概念与起源过程
1.1 替代计量学的基本概念
1.1.1 替代计量学的定义
1.1.2 替代计量学基本要素的定义
1.1.3 替代计量学定义的演化过程
1.2 替代计量学的相关术语
1.2.1 替代计量学与社交媒体计量
1.2.2 替代计量学与论文级别计量
1.2.3 替代计量学与大数据
1.2.4 替代计量学与影响力
1.3 替代计量学的产生背景
1.3.1 互联网对科学交流的影响
1.3.2 科技政策与科技评价的变革
1.4 替代计量学的译名问题
1.4.1 Altmetrics译名分歧的困扰
1.4.2 Altmetrics多维度译名辨析
1.4.3 Altmetrics译名的几点讨论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替代计量学的发展阶段与研究进展
2.1 替代计量学研究整体概述
2.1.1 替代计量学研究的基本脉络
2.1.2 替代计量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2.1.3 替代计量学的主要学术活动
2.1.4 替代计量学的主要研究群体
2.1.5 替代计量学的基金资助情况
2.2 替代计量指标相互关系研究
2.2.1 替代计量指标的构建思路
2.2.2 替代计量指标的分类与聚类关系研究
2.3 替代计量指标影响因素研究
2.4 替代计量指标标准化研究
2.5 替代计量指标的应用研究
2.5.1 替代计量指标用于信息检索
2.5.2 替代计量指标用于科学评价
2.5.3 替代计量指标用于知识发现
2.6 小结
参考文献
指标篇
第三章 替代计量指标的类型划分及其体系构建
3.1 替代计量指标的主要类型
3.1.1 依据数据来源的替代计量指标划分
3.1.2 依据活动类型的替代计量指标划分
3.2 替代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理
3.2.1 学术成果影响力的内涵辨析
3.2.2 学术成果影响力的产生模型
3.2.3 学术成果影响力的分层逻辑
3.3 基于影响力产生模型的替代计量指标体系
3.3.1 “金字塔型”替代计量指标体系
内容摘要
全书分为3篇,共计8章。第一篇为概念篇,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替代计量学的基本概念与起源过程,包括其定义、基本要素、相关术语的辨析、产生背景和译名讨论等;第二章介绍了替代计量学的发展阶段与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脉络、主要阶段、学术活动、研究群体、资助情况、研究主题和进展等。第二篇为指标篇,由第三章和第四章构成,第三章定义和划分了替代计量指标的主要类型,阐述了替代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构建了替代计量指标体系,并介绍了主流平台的替代计量指标体系;第四章介绍了替代计量指标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包括引文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探讨了替代计量指标用于反映整体关注度、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方面的内涵,以及替代计量指标数据的生产动机和质量评价问题。第三篇为应用篇,由第五章至第八章组成,第五章论述了替代计量学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第六章讨论替代计量学在网络科学交流中的应用,第七章实证说明了替代计量数据用于测度非正式科学交流方面的应用,第八章研究了替代计量学用于揭示新型学术成果交流的规律方面的应用。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全书分为3篇,共计8章。*篇为概念篇,由*章和第二章构成,*章介绍了替代计量学的基本概念与起源过程,包括其定义、基本要素、相关术语的辨析、产生背景和译名讨论等;第二章介绍了替代计量学的发展阶段与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脉络、主要阶段、学术活动、研究群体、资助情况、研究主题和进展等。第二篇为指标篇,由第三章和第四章构成,第三章定义和划分了替代计量指标的主要类型,阐述了替代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构建了替代计量指标体系,并介绍了主流平台的替代计量指标体系;第四章介绍了替代计量指标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包括引文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探讨了替代计量指标用于反映整体关注度、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方面的内涵,以及替代计量指标数据的生产动机和质量评价问题。第三篇为应用篇,由第五章至第八章组成,第五章论述了替代计量学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第六章讨论替代计量学在网络科学交流中的应用,第七章实证说明了替代计量数据用于测度非正式科学交流方面的应用,第八章研究了替代计量学用于揭示新型学术成果交流的规律方面的应用。
媒体评论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