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8.68 6.4折 ¥ 29 全新
仅1件
作者蒋蕾主编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581381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元
货号11500932
上书时间2024-12-12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中国传染病防控概述
第二节传染病影像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第二节甲型H1N1流感
第三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第四节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第五节流行性感冒
第六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七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三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二节耐药肺结核
第三节布鲁氏菌病
第四章 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隐球菌病
第二节肺曲霉病
第五章 蠕虫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棘球蚴病
第二节血吸虫病
第三节┄囊尾蚴病
附录国家法定40种传染病病例分析与讨论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第一章总论
学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国传染病防控概况,传染病影像学发展历程及影像学在临床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要熟知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的异同点,传染病与新发传染病的概念,掌握传染病影像学在临床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中国传染病防控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传染病防控发展概况。
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很大,其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社会人群的卫生条件、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等有一定关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感染与传染
感染病学是研究病原性生物所致人类疾病的科学。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是指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朊毒体等)和寄生虫(原虫、蠕虫等)感染人体后所致的疾病,包括可传播和非传播疾病,可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即为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不一定具有传染性,而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的范畴。为了加强感染病学科的完整性,促进学科教学与发展,便于学科与国际体制相对应,并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将传染病学及传染科(病院)分别更名为感染病学及感染病科(医院)。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与微生物学、寄生虫病学、感染做生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其他临床医学、药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传头病(communica小le disease)是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流行的疾病。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EID)是指人群中新出现的传染病,或过去存在但在发病率或者地理分布上在增加的传染病。
二、传染病学的历史
瑞典病理学家Folke Henschen 说过“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疾病或传染病大流行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和全面的影响。
人类历史上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最重要的几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战争,大规模的征战使得士兵们从一个地方跑到很远的另一个地方,今天有的传染病名字仍然保留着战争带来传染的痕迹,如非洲军团病。第二个渠道是通商,商人从一个地方到很远的另一个地方。第三个渠道是传教士的宗教活动。
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瘟疫是由人类历史上最早一次使用“生物武器”所致。1346年,西征的蒙古军队包围黑海港口城市克法(今乌克兰的费奥多西亚),把患鼠疫死亡的尸体用投石机射入城内,城内鼠疫自此开始流行,5年内就导致欧洲1/3~1/2人口死亡,随后300多年鼠疫在欧洲仍反复出现暴发,直到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才得以平息。据传3000年前源于印度或埃及的天花,于17世纪和18世纪在亚洲、欧洲及非洲流行,古代世界约60%的人口受到天花威胁,约1/4的感染者死亡;科尔特斯率领300名西班牙殖民者征服有2500万人口的爱兹台克帝国(今墨西哥)、皮萨罗带着180名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印加帝国(今秘鲁及周边国家)、北美殖民者征服数百万人口的印第安人使用的秘密武器均为天花。幸运的是,今天天花已经被人类彻底消灭,成为第一种,亦是至今唯一被消灭的传染病。
……
全书共五章,力求简洁、够用为度。按照传染病影像学的应用范畴分类进行编写。第一章介绍国内外传染病放射学的发展概况、传染病概述和影像阅读方法。第二章至第五章重点介绍病毒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和蠕虫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在内容编排上学习目标设在每章的开始,不仅有助于学生将学习内容归纳掌握重点,也便于教师讲授时参考。各章最后设有小结和思考题,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空间去分析和判断,以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能力,激励学生主动认识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为满足教学资源多样化,实现立体化教学建设,将影像图片、相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以二维码形式印在纸质教材中,扫描二维码后,读者可以随时在手机或电脑端观察优质配套的网络资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