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本书在类型学视野下运用形式语义互证与历时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汉语的空间短语,在分析、解释过程中强调倾向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书中包括了:汉语空间范畴的语义内涵及其表述形式、空间短语里后置方位词的选择及其作用机制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内容提要
章 汉语空间范畴的语义内涵及其表述形式
节 空间范畴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汉语空间范畴及其表述形式
第三节 参照与基准
第二章 汉语空间短语的类型和共性
节 汉语空间短语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汉语处所词的词类地位及其类型学意义
第三节 从空间性看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
第三章 空间短语里后置方位词的选择及其作用机制
节 空间实体的可居点与后置方位词的选择
附录:后置方位词选择情况调查表
第二节 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
第三节 套式方位短语“X?方+的+Y?方”里方位词的类别选择
第四章 前置介词的形成、隐现及其类型和共性表现
节 “对着”的虚化过程及其语法地位
第二节 “单音动词+往”里“往”的语法化
第三节 “在”的涵盖义与句首处所前“在”的隐现
第四节 汉语方位短语前介词“在”的隐现机制
第五章 动词后的空间成分及其标记类型
节 处所角色宾语的判定及其典型性问题
第二节 处所角色宾语及其属性标记的隐现情况
第六章 空间短语的历时变化和共时表现
节 汉语后置方位词的范围、性质和历时变化情况
第二节 汉语空间短语不同结构式在更替时期的共现情况
第三节 《老乞大》、《朴通事》里方位短语作状语的异常情况分析
第四节 近代汉语里方位短语能否充当受事成分
第五节 “底”由方位词向结构助词的转化
第六节 “在”字句里的“SVO在L”式
第七节 “V往+O”的语义约束
第八节 里外关系变化的四种表达式及其标记模式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跟Chomsky不同的是,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不是一种独立的认知能力,而是跟一般认知能力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语言有天赋成分,但天赋的是人类专享的认知、推理及信息处理的能力,而不是头脑里有一部抽象的语法。自然语言是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应该从“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语言是不自足的,句法也是不自足的,与词汇、语义密不可分,没有明确的界线。语义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总会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句法结构在相当程度上不是任意的、自主的,而是有理据的。句法结构为什么是那样,主要从外部去找原因,而不是从内部去找原因。概念结构与句法结构具有象似性,因此,要从概念结构而不是从形式构造人手分析语言现象(张敏1998,沈家煊1999a)。
认知语法是以人类对世界的经验以及人类感知世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语法研究的语法学派,这种学派十分重视空间研究,因为空间认知对人类来说是基本的、重要的(Svorou 1993)。这种学派的形成,也是来源于认知语法学家对语言、语法的不同于别的流派的认识。
中国语言学界是如何认识语言、语法的呢?以熙先生为例。熙(1982:9)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熙(1985:80)指出,“语法研究的很终目的就是弄清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从原则上讲说,进行语法研究应当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显然,熙先生对语言的认识受到了Saussure的影响,但语言的符号性无疑是语言的实质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朱先生的语法研究方法是基于他对语言的认识的,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
……
精彩内容
本书在类型学视野下运用形式语义互证与历时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汉语的空间短语,在分析、解释过程中强调倾向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汉语空间短语是汉语空间范畴很基本的表述形式,包括方位词、处所词、空间介词和普通名词四大要素,构成“普通名词+方位词”、“空间介词+普通名词+方位词”和“空间介词+处所词”等三种主要形式。汉语空间短语的类型表现主要包括:a.同时使用介词和方位词.b.处所词自成一类;c.前置空间介词可隐可现。
世界语言里,介词和方位词的使用情况有三种类型:一是介词、方位词形式上分立(如汉语),二是介词和方位词合并成一项(如芬兰语),三是方位词接近被介词吞并(如英语)。
汉语的后置方位词包括两种情况,种是只能后置的“之上、之下、之中、之间、以内”等方位词,第二种是常常后置的“上、下、前、后、里、外、东、南”等高频率的单音方位词。海内外学者们关注的是第二种情况,但第二种情况只能是一个动态的聚合,还不能说是后置介词。后置方位词与名词构成方位短语,是有选择的。实体名词的物理可居点影响着后置方位词的选择范围,主体与客体的位置关系影响着后置方位词的选择值,实体名词的功能可居点影响着后置方位词的选择倾向。在“介词+普通名词+方位词”结构里,语义上起转化作用、句法上有强制作用的方位词是不能隐去不用的。运用认知心理分析后置方位词,虽然推动了空间范畴的研究,但也带来新的问题,主要是容易产生以倾向代替全面、多样的问题,如“汽车”被认为是“图解为一个平面”,常说“汽车上”而很少说“汽车里”,但我们利用大规模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表明,“汽车上”与“汽车里”的出现比例约为6:4。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