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4.58 6.3折 ¥ 55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莉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9597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11726508
上书时间2024-12-12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小说风景》《持微火者》《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等。主编《人生有所思:给青少年的散文读本》《我认出了风暴》《2021中国女性文学选》《望云而行:2021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带灯的人:2021年中国散文20家》《京味浮沉与北京文学的发展》等。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文学奖评委。
2022年,作者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
审美信任*珍贵(修订版自序)
上
越奇幻,越民间 关于莫言
难以转译的“中国性” 关于贾平凹
叙述声调里的秘密 关于余华
那些“沸腾的欲望” 关于铁凝
与“变”易,守“常”难 关于王安忆
那些平凡里的不平凡 关于毕飞宇
痛楚和百感交集的阅读旅程 关于格非
对存在意义的执迷 关于刘震云
凝视作为“现实”的世界 关于苏童
异质经验与普遍感受 关于阿来
重写“人民的主体性” 关于韩少功
把“自己”写飞 关于林白
以有情的方式构建美 关于迟子建
下
异乡人 关于魏微
有内心生活的人才完整 关于张楚
重构人与城的想象 关于徐则臣
对日常声音的着迷 关于葛亮
卑微的人如何免于恐惧 关于路内
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在一起 关于李修文
不规矩的叙述人 关于鲁敏
以写作成全 关于弋舟
与时间博弈 关于冯唐
作为生活本身的常态与意外 关于曹寇
在生活之上 关于廖一梅
附录
我为什么想成为“普通读者”
《持微火者》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的文艺随笔集,以生动亲切又锋芒毕现的笔触,勾勒生气勃勃的文学现场图景,为当代作家绘制群像。书中对莫言、贾平凹、余华、铁凝、王安忆、毕飞宇等当代经典作家与魏微、张楚、徐则臣、葛亮、路内、李修文等70后代表作家提供了个性化的观察与描绘,发现闪烁在沉默文本里明亮迷人的微火,以及文字背后那些致力于改变和完善的心灵。本书初版曾获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修订版保留了原书核心部分,补充了作者关于近年现象级作品的新论。
本书金句:
1. 我喜欢寻找那些闪烁在沉默文本里的亮光,尤其着迷于写作者们点燃火种、照见幽暗的片刻。我所能做的,是用文字聚拢起这些“微火”,因为其中隐含着我们身在的广阔扰攘的现实,以及那个在深夜里抗辩、反省、致力于完善的“自我”。
2. 每次阅读都是寻找,每次阅读都是跋涉,每次阅读都是辨认。漫长旅途,如果运气够好,会遇到同路人的,那就有如荒原游荡后的久别重逢——当我们终于照见似曾相识的面容,听到久远而熟悉的言语,触到频率相近的心跳……真是再开心不过的事。
3. 今天的文学评价标准是多元的,有豆瓣评分,有网友投票,有发行量指标,更有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支持。有如此多的数据,还需要批评家的判断和评价吗?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也不是一个问题。今天更需要无数文学批评同行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文学的尺度、一个雅正的文学标准,给未来的文学史写作留下我们这个时代批评家的声音。
4. 关于莫言:这位少年长了一双与众不同的、像吸收器一样的耳朵,它吸收高密东北乡的一切,故事、人物、情感、爱恨,借助它的帮助,他“声无巨细”地将一切纳为己有,沉积在内心。奇幻、诡异的故事发生在他的作品里,也似乎再自然不过了。
5. 关于贾平凹:像“幽默”也分文化语境一样,能体悟到贾平凹的“中国性”,须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学修养……贾平凹的美则是工笔细描,庞大繁复,是欲语留白,是传统中国柔弱书生长衫里潜藏的强悍,这是前现代中国语境里的美。
6. 关于余华:与其说余华的《活着》书写的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毋宁说他借助福贵这一形象书写了现代“采风者”自乡间采集到的宝贵的“风”,采集到的来自民间立场而不是庙堂之上的对于“活着”的认识。
7. 关于铁凝:《玫瑰门》是铁凝文学世界里元气*为充沛的小说。这是一部从非伦理、非道德层面去理解人的小说,她由此打开了一个普通而又有典型意义的女人的内心……这也是铁凝*后之所以成为铁凝的原因——小说家坚定地遵循她作为作家的本能,遵循她超拔的艺术感受,她为我们理解女性、人性以及历史打开了新窗子。
8. 关于王安忆:王安忆评述朱天心是一位“刻舟求剑人”,某种意义上,她也是,她深晓不变通之意义。就让那些像流水一样的变化都去吧,这位小说家要写的是生活之下的、那些不变的常态,她专心致志,她心无旁骛,她重构的是一位独立艺术家与所在时代之间的应有关系。
9. 关于毕飞宇:毕飞宇不热衷于大开大阖、戏剧性、传奇性,他感兴趣的从来不是非同寻常的“大事件”,而是平凡的、普通的、我们人人都身在其中的日常生活。他有能力使我们“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有能力使“寻常”的生活变得“不寻常”。
10. 关于格非:第一次读《春尽江南》我就被深深吸引。小说关注的是此时代的物欲横流及人心的溃败,它关注的是人的自我沉溺、自我逃遁、自我挣扎、自我搏斗,小说写出了我们时代的精神世界。
11. 关于刘震云:也许每个时代遇到的物质困难是不同的,但精神的困窘却相仿。对何为生存的沉迷,对何为生存意义的寻找。这是刘震云之所以是刘震云的原因,也应视作他写作的重要母题。
12. 关于苏童:创作生涯日渐长久,尤其是中年以后,苏童的注视发生了隐秘的变化,这当然不是单纯的所谓“温度”的变化,但又分明有了复杂的慈悲心,对人间世相有了同情的理解,亦不无锐利的凝视——叙述人不再是袖手旁观者。这转变是如此宝贵。
13. 关于阿来:他安静,沉稳,却别有所思。他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深描了一种深入骨髓的难以名状的情感。那种被烙得生疼、格格不入的异类感觉,经由阿来的书写唤醒、被放大、被深描,于是,读者感受到了疼痛,不是他们的,而是我们的疼痛。
14. 关于韩少功:《赶马的老三》这部小说是韩少功对于农村小说的重写,他重新审视农村生活、农民生活,重新思考站在农民立场书写的可能,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试图重写“人民的主体性”之作。
15. 关于林白:或许,把林白小说比作银幕上的电影或许更容易理解。她那么精确而细微地描述我们曾经的时光并使之在那个洁白的屏幕上重现。那些人、事,是现实的,但又是超越现实的;是生活中的,但又超越了生活的琐屑,具有了自我飞升的能力。
16. 关于迟子建:写寒冷时写暖意,写孤独时写热闹,写人群时写生灵,写“天地不仁”时也写下“人间有情”,这是独属于迟子建文学的魅力。迟子建和她的大森林、北极村、额尔古纳河、漫天的雪花、黑土地,以及黑土地上的人民一起,构建了苍茫、浩瀚、郁郁葱葱的纸上乡原,那是当代文学史上*迷人的东北风景。
17. 关于魏微:魏微不断地书写着那个渐变的故乡和被时代摧毁得面目全非的“小城”,她的文字常常令人重回昨日: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这个飞速旋转时代的异乡人?每一个人,内心里不都有个他乡与故乡?
18. 关于张楚:张楚的小说似乎从未走出过他的小城,他把对亲人和朋友以及他的小城镇的情感都镌刻进他的文字里。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普泛的人群,那是面目含混但渴望尊严的人们,是生活中有血也有泪、有奶也有蜜的人们,是肉身中藏匿着焦躁而扭曲的内心的人们。
19. 关于徐则臣:那是作为美好愿景的北京,那是作为攀比对象的北京,是作为奋斗目标的北京,是作为各种欲望搅拌器和巨大阴影存在的北京……关于北京的想象、传说,与许多在黑暗中奔跑着的族群一道,构建了徐则臣关于人与城的陌生想象。
20. 关于葛亮:他是对声音极为敏感的作家,尤其关注陌生的、偏僻的、微弱的声音。对于一位写作者而言,没有比听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快乐、深夜里的哭泣辗转、孤独人的内心独白更幸运的,也没有什么比以平静深情的方式写下世间的众声喧哗、五味杂陈更有魅力的工作。
21. 关于路内:相对而言,写青春是容易的,忠实记忆即可。而《慈悲》的困难在于如何理解一个人的付出和得到,如何理解一代人的失去和痛楚,理解他们的奉献和被剥夺。因为和他的人物在一起,路内站在了工厂内部,不是作为青年人,而是作为历经沧桑的成年人。。
22. 关于李修文:在另一些人看来,这个世界是残酷而无情的,但是,李修文着意使我们感受到这残酷无情之外的“有情”。他把世间百姓的情感与尊严写到浓烈而令人神伤。他爱他笔下的人物,苦他们所苦,喜他们所喜,痛他们所痛。作为读者,我们心甘情愿和他结成坚固的情感同盟。
23. 关于鲁敏: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对尘世生活的无奈,是导致鲁敏小说人物诸种暗疾发生的原因。不安于“此”而向往于“彼”,使他们变得神经质,以暗疾方式表达着对自我生存状态的不满和消极,这也成为故事之所以发生的原因。由小的病灶出发,鲁敏进而临近了人性的无尽的深渊。
24. 关于弋舟:他能敏锐捕捉到生活中那些有独特气质的人,并为他们在小说里重塑肉身。在他的笔下,尘埃纷纷掉落,浮沫终会蒸发。一些纯粹的、类似结晶体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那是外表之后的真相,那是人在夜深人静时对精神境遇的思索。
25. 关于冯唐:还是回到桑塔格关于丈夫和情人的比喻里吧,冯唐不属于加缪的同类,他是另一种,他有诱惑的天赋,能让读者体验到“危险的感受”。冯唐到底要走他的路,犯禁忌,致非议,行异路,与时间进行不屈不挠的博弈——“别管世人,别管短期”。
26. 关于曹寇:曹寇的敏锐在于洞悉普通人身上住着的“桑丘”。他比当下许多写作者更诚实、更冷静、更深刻地认识到何为人:人不是英雄,不是神,不是鬼。每个人的善好,有其来路;一个人的作恶,也非必然。人有人的局限。人的瞬间美好不意味着人的永远高大,人偶然的作恶也不意味着人性永远丑陋,人不过就是人罢了。
关于廖一梅:廖一梅把她的人物完全推到了悬崖,一种绝境。她的问题折磨着剧中人物,也折磨着她的观众——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爱如此复杂,关于爱的问题会以如此凛冽的方式被推到前台。当她的主人公开口说话,当这个弱的、偏执的、不屈不挠地坚持自我的人开始表达,你会发现其中包含有她对狂躁现实的抵抗,一种不屈不挠的对平庸生活的超越。
文学评论说到底还是人性的问题。批评家的人性特别丰富的话,解读作品就会解读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如果批评家自己感情不丰富、人性不丰富,只是通过一些理论教条去批评,会很难把握。我觉得,《持微火者》选了一个很好的方式,跟作家进行精神交流,能把握住作家*为精彩的地方。
——陈思和(复旦大学教授)
张莉的文字灵动而鲜活,从学院派中发出非学院派的声音;机敏、犀利,穿梭于词语之林,以智性面对难以言说的人生。她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又在意义中捕捉到虚空。批评不是依附,而充满了独立性的创造。在凝视他人的世界时,完成了对自我的雕刻。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从《持微火者》里能够看出一位批评家独特的自我期许。她会以她的理解、她的知识、她的分析能力,努力使作家所模模糊糊照出来的东西变得更为清晰,甚至使作品中难以言喻的东西,变得可以言喻了。在这个过程中,这位批评家她的志业或者说她的激情,和一位作家是相近的,同样充满创造性,同样是一种探索,一种发现,一种冒险,一种对不确定之物的努力把握。我把这样的批评家叫做“作家型批评家”。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莉说:“我是沉迷并享受阅读快感的那种人。”我们不要忽视这样的表述,文学批评家首先是对文学阅读深怀爱意的人。出自精神的幸福,批评文字自然会带上浸润的光华。张莉的文章里理智和性情常常交集互洽,史论令其含蓄,现场唤其热情,在按捺着心绪的梳理与情不自禁的畅快表达之间,显出独属于自身的风格。
——施战军(《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张莉是新一代有朝气的青年批评家,她对待所写对象有真挚的体恤之情,文字动心动情,有温度,也有感染力。
——苏童(茅盾文学奖得主)
张莉视野广阔,对偏僻事物有发现。有深度,不世故,像野生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她的文字有亮光,也有锋芒,让我感到良好的刺激。
——林白(著名作家)
《持微火者》这本书能够让读者对批评文体重新燃起热情。张莉对经典作家的研究很充分,甚至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精准地把一个作家的整体特征包括作品中很独特的东西表达出来;对于一些正在成长中的作家,她能够以一个同时代人的角度,甚至抱着与作家一起成长的态度来理解这些作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批评家,选择和一代作家一起成长,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以及彼此的援助。
——谢有顺(中山大学教授)
出色的作家,在他有限胸腔里,像口技演员一样融汇世间万千的声音——他不是“我”这一个,是无数“他们”中的那一个。张莉也有这样通巫的能力。凭借丰沛却克制的情感,她深入作品的幽妙之妙,甚至愿意与作品“同流合污”,精确地传达体验。尘世喧哗,兴观群怨,她从中看尽世间的烟花与灰烬。
——周晓枫(鲁迅文学奖得主)
张莉以她“这一个”的轻声,以一个“持微火者”的宁静,平衡和纠正了我们的文学境遇。她让我们闭上了久被强光刺激而过度疲劳的眼睛,然后缓慢睁开,在另一种有如黎明又恰似黄昏的柔和光线下,于文学中,心灵生动而敏感地重温那久违了的、未被扭曲和夸大的世道人心。她不仅还原着自然的光线,也唤醒着文学的初衷。
——弋舟(鲁迅文学奖得主)
当代文学批评者必须调动全部的学识、智慧和才情,才能从海量的当代文学生产中挑拣出有价值的珍珠和贝壳。张莉的《持微火者》正是这样一部“挑拣之书”。从这部文集里,我读到了另一种心灵。这个心灵充满养分,既勇于敞开,同时又善于守护。她之所以生机勃勃的原因,就在于从来没有停止过和另外一些心灵碰撞和对话。
——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得主)
这本书的每一点文字的星火,无燎原之势,却温暖。再靠近些,亦灼热入心。这是好的批评。暗夜中,只一点,足以洞彻这世间的大半。不鸣不放,蔚然于景。
——葛亮(鲁迅文学奖得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