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厦天下:房地产经济学ABC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广厦天下:房地产经济学ABC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17.91 6.3折 1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淮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16422489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88元

货号11058756

上书时间2024-12-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淮,1952年2月生,经济学博士,研究员,1969年下乡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78年至1982年2月,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2月至1988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获硕士生导师资格;1987年3月至1989年3月在日本东海大学作访问学者,1987-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副教授;1992年2月至1993年4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客座研究员;1992年2月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1993年获研究员职称,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背景与国情篇
  第一讲  中国出了个房地产
    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打碎了隔绝在中国普通老百姓与住房之间的诸多体制藩篱,在中国推动了一场社会价值观的深刻革命,全面小康社会将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有“产”的社会。
  第二讲  我们离城市文明还有多远
    我们正在从一个“大多数人住乡下”的民族向“大多数人住城里”的民族转变;中国要想强大,中华民族要想富裕,就得完成用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的工业化,就得推进城市化;解决中国诸多重大难题的相交之点就在于城市化发展。
  第三讲  房地产要有颗“中国心”
    中国的城镇住房尚处于“绝对短缺”状态,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是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中国房地产业必须承担起缩小不平衡差距的历史任务;对城市资源的国际化竞争使房地产业已经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第四讲  政策能“包治百病”吗
    政府办不到“让所有穷人买得起房”,但可以通过保障让穷人住上房;宏观调控政策不过是一个“看天气增减衣服”的政策;产业政策不完善使产业整体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非常薄弱。
  第五讲  住房基本保障是天赋人权
    保障体系的分配原则越发达,市场经济的原则才能贯彻得越彻底;那些完全无力解决住房问题的社会群体,他们的住房需求就应当由政府“包下来”;住房补贴是在世界各国采用最为广泛的保障性政策。
  第六讲  合理房价只是个传说?
    “拿价格说话”,这种尺度的单一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判断房价合理与否,先要判断社会收入水平是否达到普遍“买得起房”的程度;房价上涨并非就是不稳定,异动才是不稳定;风险过度集中于某一环节时,市场对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很低。
  第七讲  我们从过去走来
    我们的住房建设历程是和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普通老百姓对共产主义的普遍认识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改善型需求是目前和未来20到30年内的住房需求主体;我们从旧制度下走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对一个新制度做好充分准备。
……
理论与市场篇
议论与思考篇
后记

内容摘要

  在过去近20年来,房地产业几乎始终是社会关注的舆论焦点、百姓谈论的热点、政策调控的重点、学者褒贬发挥的兴奋点。谈价格、话规模、说信贷、问走势、议冷热、吁公平、论财富、侃排行。大声疾呼的、忧心忡忡的、冷嘲热讽的、建言献策的、痛加斥责的、奔走呼号的,都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话题的核心点也有变化。大约说,20022008年间以为主,泡沫…‘房奴…‘暴利等就产生于这个区间;此后到2012年间,以为主,频出的政策调控,目标是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再到2017年左右,以为主,:3600万套保障房以及后来的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把供给改善推到了社会关注的前沿;再此后迄今,以为主,外加字,稳预期、稳房价、稳供求以及限购、限售、限买、限贷甚至限离婚…‘限迁户等成为关键词

    咱们的话题就从中国为什么会出了个房地产开始。

    在过去很长一段经济建设的历史时期内,包括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并无一个叫“房地产的产业,当然也就没有房地产市场。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酝酿1980年到2000年那个翻两番战略时,就不断有学者提出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的问题了。但当时,说住房商品化,也就是房子可以买卖,这提法很是让人有石破天惊的感觉。

    尽管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让百姓自己买房子住是个遥不可及的事,但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却千真万确是历史必然。现在的“40…‘50甚至“60都会记忆犹新,那个时候中国的城镇真的是面临严重的房荒、严重的住房危机。危机到什么程度?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北京的领导人推动,在北京的前三门地区盖了一大批高层建筑。这可以视为是长期动乱之后,在我们国家开创了给老百姓大规模建住房的先河。但这批住房建成后。用杯水车薪都不足以形容供求差距之大。最后,这批房子需中央政治局开会定方案才最终分下去。从当时人民群众普遍的住房困难状况看,即使是北京前三门这样规模的建房,哪怕是初步缓解也将是遥遥无期。再往下该怎么走?这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战略性焦点问题。

    19804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与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提出:关于住宅问题,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以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买房合算。因此要研究逐步提高房租。房租太低,人们就不买房子了。繁华的市中心和偏僻地方的房子,交通方便地区和不方便地区的房子,城区和郊区的房子,租金应该有所不同。将来房租提高了,对低工资的职工要给予补贴。这些政策要联系起来考虑。建房还可以鼓励公私合营或民建公助,也可以私人自己想办法。农村盖房要有新设计,不要老......

 




主编推荐

关于住房这件事,中国只有两个人的话屡被验证其正确。一个人的名字已不可再提,另一个人是陈淮。



精彩内容
本书是知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陈淮撰写的一部关于房地产经济学专著。全书立足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态,借鉴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清晰梳理了中国房地产业的产生、发现及现状,阐述了房地产作为一种产业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并明确地回答了有关中国房地产的各种正面与反面的问题,澄清了大量似是而非的说法,是一部逻辑清晰、立论谨严、语言晓畅、极具学术价值与阅读价值的经济学著作。全书共25讲,约36万字。

媒体评论
十几年来,他的话可能不讨人喜欢,但却一一应验了!
关于住房这件事,中国只有两个人的话屡被验证其正确。一个人的名字已不可再提,另一个人就是陈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