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北京大学课堂讲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5.32
6.2折
¥
89
全新
仅1件
作者王曙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1312216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7616311
上书时间2024-12-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已出版经济学著作《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中国扶贫》《中国愿景》《中国论衡》《中国农村》《文化中国》《金融伦理学》《农村金融学》等三十余部,并出版散文集《燕园拾尘》《燕园困学》《燕园读人》《燕园论艺》以及思想史著作《老子心诠》《论语心归》《周易心解》《孟子心证》等。
目录
目录 第一讲 引言:中国千年经济增长的长期视角分析:体制、结构与文化 ·····················································001 一、 理解中国,寻找“中国逻辑”:研究中国经济的方法论 ·······001 二、 大一统与权威主义、地方主义与乡土社会:中华传统体制及其嬗变·············································006 三、 天下主义、民族—国家观念与社会达尔文主义: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念之转折 ······························014 四、 现代化和发展至上主义——近代中国国家命运的历史转折 ·····························019 第二讲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上):经济过渡和社会主义改造 ············································026 一、 新权威主义的塑造与计划体制选择的出发点 ·················026 二、 经济赶超和工业化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基础 ··············032 三、 新中国的外部约束与国际经济战略选择························034 四、 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渊源与初步框架的形成 ··············039 五、 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和方法论精髓 ·················043 第三讲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下): 计划经济的调整与反思 ··············································· 050 一、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视角与误区 ················· 050 二、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范式的主要特征························ 058 三、 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路径选择及其历史逻辑 ··········· 064 四、 新中国国家计划体制初步形成···································· 068 五、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设想 ··········· 073 六、 第一代领导人对计划体制的反思和调整························ 074 七、 小结:中国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征及其未来 ··········· 079 第四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转型(上):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084 一、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一阶段:经济思想领域的解放与计划经济 体制的初步反思 ················································ 084 二、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正式启航 ·························· 095 三、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 099 四、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四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和扩大开放 ······················································ 103 五、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06 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基本矛盾的变化 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 108 第五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转型(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逻辑 ····································113 一、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顺利过渡何以可能? ···············113 二、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起点与基本条件 ·····················119 三、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八大传统智慧 ··············130 四、 反思和突破“华盛顿共识”,创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135 第六讲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上):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反思 ···················143 一、 理解人民公社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144 二、 人民公社制度的演进和主要制度安排···························150 三、 全面反思人民公社制度的利弊····································163 四、 家庭联产承包制形成的经济学逻辑及其历史意义 ···········167 五、 中国农村体制变迁的未来趋势:“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175 第七讲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下):新型农村经营体制的构建与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178 一、 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及其体制根源 ···········179 二、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兴起:动力、功能、性质 ··············183 三、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内生发展、自组织、异化与可行能力培育················································187 四、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198 五、 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展望未来三十年 ·················203 第八讲 中国工业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变革(上): 传统体制的形成与演进逻辑 ········································· 207 一、 新中国成立至“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传统工业 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1949—1957) ······················ 207 二、 以权限下放为特征的工业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 调整(1958—1960) ················································· 218 三、 以权限上收为特征的工业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 调整(1961—1965) ················································· 225 四、 调整、整顿、探索的十年(1966—1976) ······················ 229 五、 总结:传统工业管理体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 特征及其历史评价··················································· 237 第九讲 中国工业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变革(下): 新型体制的探索与未来前景 ········································· 244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管理体制探索: 放权让利和承包制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244 二、 股份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256 三、 从混合所有制视角梳理我国的国有企业 改革历程 ······························································· 261 四、 总结:国有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扬弃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271 第十讲 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变迁与产业政策演进 ········ 279 第十一讲 中央—地方关系、财政体制变迁与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构建 ······································320 第十二讲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未来趋势 ····················343 第十三讲 中国金融体制变革:从传统金融体制到现代金融制度的转型 ·······················364 第十四讲 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 396 第十五讲 中国经济的未来目标: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 424
内容摘要
本书是王曙光教授在北大经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的课堂讲录。书中秉持“理解中国”之宗旨,以历史视角和专题研究纵横融合的方式,深入诠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势。本书广泛涉及中国千年经济增长的长期逻辑与体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转型、国有企业制度和工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经济体制变迁和农业发展、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转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迁、中央地方关系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全球化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未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等重大课题。既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又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深度和前沿性,对于当下 “讲好中国故事”和“把握中国大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编推荐
把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情境”中,从而深刻把握中国发展的体制渊源、文化传承和路径选择特征。 怀着“温情与敬意”看待百年中国的奋斗与挫折,以清醒与客观的研究心态,深刻省察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体制选择与经验教训,从而探寻中国复兴的独特道路。
精彩内容
本书是王曙光教授在北大经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的课堂讲录。书中秉持“理解中国”之宗旨,以历史视角和专题研究纵横融合的方式,深入诠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势。本书广泛涉及中国千年经济增长的长期逻辑与体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转型、国有企业制度和工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经济体制变迁和农业发展、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转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迁、中央地方关系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全球化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未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等重大课题。既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又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深度和前沿性,对于当下 “讲好中国故事”和“把握中国大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