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学基础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2.45 2.5折 49.8 全新

库存49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洪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9343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8977934

上书时间2024-12-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绪论001

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00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00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03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005

一、整体观念005

二、辨证论治007

第三节《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008

一、《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009

二、《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方法009

第二章阴阳五行011

节阴阳学说011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01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0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学的应用016

第二节五行学说017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与归类018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01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药学的应用022

第三章藏象025

节概述025

一、藏象和藏象学说的概念025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026

三、脏腑的分类和依据027

四、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027

第二节五脏028

一、心028

附:心包络031

二、肺032

三、脾036

四、肝039

五、肾042

附:命门045

第三节六腑047

一、胆047

二、胃048

三、小肠049

四、大肠050

五、膀胱050

六、三焦051

第四节奇恒之腑052

一、脑052

二、髓053

三、女子胞053

附:精室053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054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054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059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061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062

节精062

一、精的概念062

二、精的生成062

三、精的功能063

第二节气064

一、气的概念064

二、气的生成064

三、气的功能065

四、气的运动067

五、气的分类068

第三节血070

一、血的概念070

二、血的生成071

三、血的运行071

四、血的功能072

第四节津液072

一、津液的概念072

二、津液的代谢073

三、津液的功能074

第五节精气血津液的关系074

一、气与血的关系074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075

三、气与精的关系076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076

五、血与精的关系077

第五章经络078

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078

一、经络的概念078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079

第二节十二经脉080

一、命名原则080

二、走向、交接、分布规律081

三、表里关系和流注次序082

四、循行部位083

第三节奇经八脉088

一、分布规律088

二、生理功能089

三、循行部位089

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093

一、十二经别093

二、十五别络094

三、十二经筋095

四、十二皮部095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095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095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097

第六章体质100

节体质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100

一、体质的概念100

二、体质的构成要素101

第二节体质的形成102

一、先天因素102

二、后天因素103

第三节体质的分类105

一、体质阴阳分类及其特征105

二、古今体质类型研究106

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107

一、体质与养生防病107

二、体质与病因病机107

三、体质与辨证论治108

第七章病因110

节外感病因110

一、六淫110

二、疠气116

第二节内伤病因118

一、七情内伤118

二、饮食失宜120

三、劳逸过度122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123

一、痰饮124

二、瘀血125

三、结石127

第四节其他病因129

一、外伤129

二、诸虫130

三、毒邪131

四、药邪132

五、先天因素133

第八章发病135

节发病原理135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135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37

三、影响发病的环境因素138

第二节发病类型140

第九章诊法143

节望诊143

一、望神143

二、望色144

三、望形态146

四、望头项五官147

五、望舌150

六、望皮肤154

第二节闻诊155

一、听声音155

二、嗅病气158

第三节问诊158

一、问诊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158

二、询问—般情况、主诉、病史159

三、询问现在症状160

第四节切诊169

一、脉诊169

附:二十八种脉分类比较表174

二、按诊174

第十章病机与辨证177

节八纲基本病机与辨证177

一、表里的病机与辨证117

二、寒热的病机与辨证178

三、虚实的病机与辨证179

四、阴阳辨证总纲180

五、八纲病机与辨证的复杂变化181

第二节阴阳失调的病机与辩证184

一、阴阳偏盛184

二、阴阳偏衰185

三、阴阳互损186

四、阴阳格拒186

五、阴阳亡失187

第三节气血津液失常的病机与辩证188

一、气病的病机与辨证188

二、血病的病机与辨证191

三、津液失常病机与辨证193

四、气血津液关系失常韵病机与辩证196

第四节脏腑病的病机与辩证198

一、五脏病的病机与辨证199

二、六腑病的病机与辨证214

三、脏腑兼证的病机与辨证219

第五节外感病病机与辨证223

一、六经病机与辨证223

二、卫气营血病机与辨证227

三、三焦病机与辨证229

第十一章养生防治康复232

节养生232

一、养生的重要意义232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233

第二节治未病235

一、未病先防235

二、既病防变237

三、愈后防复237

第三节治则238

一、扶正祛邪238

二、标本缓急240

三、调整阴阳241

四、正治反治242

五、调理脏腑243

六、调理精气血津液245

七、三因制宜247

第四节康复248

一、康复的基本原则248

二、康复的主要方法249

主要考书目251

内容摘要
    **章 绪论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变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医学科学。

    中医学是我国很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凝聚着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千百年来,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保健事业和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又在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是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知名品牌思想,以脏腑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因此,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干,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医学科学。

    **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同自然灾害、疾病等作斗争,逐步地认识了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掌握了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各种方法,积累了大量的医药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药知识的丰富积累,逐渐将实践经验从理论高度进行反复而系统地总结,从而产生了中医学理论。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在当时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结合其他自然科学知识,对医药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和系统总结。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相继问世,为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 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流派相继产生,呈现一派浓郁的文化氛围,影响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如道家倡导顺应自然、全性保真的理念;儒家强调仁义精诚、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思维;以及兵家提出修道保法、谋略多变的观点等,在中医养生保健、医德医术、治则治法等理论的构建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当时推崇的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对世界的本原和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作了深刻的揭示,对中医学认识人的生命起始和发展演变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说理工具。

    2. 科学技术的密切结合

    科学技术历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及其他自然科学技术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天文学为中医学提供了宇宙观的背景,使之创立了人与天地息息相关的整体医学模式,结合所生存的外界环境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防治疾病的规律。气象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融入中医学,便从医学的角度探讨不同的四时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农业生产对中医学*显著的影响和作用之一是在药物学方面,当时所用药物多以草木为主,动物及矿物类药物只占很小比例,如《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物中,植物类药物就有252种。可见,古代自然科学知识与医药学的高度结合,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科学技术基础。

    3. 医药实践的系统总结

    古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人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步地认识到人的生理病理规律,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如殷商时期,已发明了酒和汤液;西周时期,为部分疾病确立了专门的病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针灸和药物治疗已成为医生治病的常用方法,并涌现出一批如扁鹊等具有精湛医术的专职医生,从而使医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不少医家将多年的医疗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著《五十二病方》,记载了103个病名,247种药物,283首方剂。还有《易经》《诗经》《左传》等著作中,也记载了许多有关医药学的知识与实例。这些都表明当时的人们对疾病已有相当深刻而广泛的理解,医药实践资料已极为丰富,从而为医学规律的总结、理论体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四部医学典籍的先后问世。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早的一部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该书对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整理,结合当时自然科学技术的一些重要成果,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系统阐述了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还涉及心理学、时间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及医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构建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源泉。《黄帝内经》的产生,标志着祖国医学已从单纯的经验积累发展到了系统理论总结的阶段,书中的许多认识也达到了当时**的科学水平。例如,在形态结构上,有关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基本符合人体的实际情况。在血液循环方面,很早就认识到心主身之血脉,血液是沿着脉道“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在疾病的防治上,特别强调防重于治,提出了“治未病”的观点,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难经》是继《内经》之后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成书于汉代。全书以阐明《内经》要旨为主,用问答的形式进一步探讨了脏腑、经络、病证、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医学道理,内容简要,辨析精辟,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尤其是在脉学上的阐述独具特色,完善了《内经》诊脉“独取寸口”的诊断方法,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撰写,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伤寒论》以诊治外感热病为主,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诊治内伤杂病为主,对脏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法、治疗等都作了较详尽的论述,理、法、方、药完整精当。《伤寒杂病论》共记载40多种病证,262首方剂,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部专著,基本形成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临床医学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药物学专著,集东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共收录365种药物,按照养生、药物性能功效、有无毒性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主益气、养生;中品药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书中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酸甘辛苦咸五味,并完善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与七情和合的理论,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自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药学家从基础理论、临床研究、方药知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1. 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这是我国医学发展目前承先启后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医学的学科分化日趋成熟而发展迅速,不仅有脉学、针灸学、妇科学、儿科学、外科学等方面的专著,还出现了《千金要方》、《诸病源候论》等综合性的内容丰富的医著。

    切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晋代王叔和撰写了我国**部脉学专著《脉经》,抢先发售从基础理论到临床运用对中医脉学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书中发展了《难经》的寸口诊法,提出脏腑于寸关尺三部定位的原则,详述了浮、沉、迟、数等24种脉象各自的形状、辨认特点、应指感觉及所主疾病等,并强调脉证合参,使脉学在诊断疾病方面更科学规范。

    现存*早的针灸学专著是晋代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集魏晋前针灸经络理论之大成,对中医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隋代医家在疾病病因的探讨与症状的描述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中,巢元方所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部论述病因病机与证候学的专著。全书记载了1729种病候,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对每一病证的发病原因、病机变化和主要症状都作了具体的描述。

    唐代名医孙思邈编撰的《备急千金要方》是我国**部医学百科全书。书中阐述了前人主要的医学理论及诊法、方剂、治法、养生等内容,尤其在为医之道德准则方面提出“大医精诚”等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 宋金元时期

    两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目前成效卓著,影响深远的一个时期。当时医学领域的学术争鸣十分活跃,不少医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创新。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病证方论》,详细地阐述了“三因致病说”,把各种复杂的致病因素纳为三大类,即外感六淫为外因,内伤七情为内因,其他饮食所伤、跌打损伤、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从而发展了《内经》及《金匮要略》的病因理论,使中医的病因学理论更加系统化。

    金元时期涌现的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中,*具代表性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创河间学派,以火热立论,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等。他认为临床上火热为病较多,强调“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故用药以寒凉清热为主,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论病首重邪气,代表作有《儒门事亲》等。他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用药以攻邪为主,并善用汗、吐、下三法,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倡导“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代表作有《脾胃论》等。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疗上重视调补脾胃,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创造性地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代表作有《格致余论》等。他认为在人体生命过程中,相火妄动而易耗阴液,治病主张滋阴降火,善用养阴药,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总之,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家,立论不同,但互有发明,各具创见,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3.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发展进入到学科深入分化,医学理论综合汇通的阶段,许多集前人医学理论之大成的全书、丛书和类书相继出现,如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楼英的《医学纲目》,清代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吴谦编著的《医宗金鉴》等,从而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日趋得到完善。

    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赵献可、张介宾等,致力于探讨生命的本原和动力,提出了命门学说,强调肾阴肾阳是脏腑阴阳之根本,主张肾阴肾阳并补。李中梓则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