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教往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教往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7.25 6.2折 2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宝龙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18894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17585921

上书时间2024-12-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宝龙(1941-2021),男,江苏泰兴人,1964年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先后在泰兴县长生中学、县文教局、江苏省泰兴师范学校、县委宣传部、县人民政府、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工作。2001年退休后以书法和写作自娱,斋号言实。曾在南京市各类书法展赛中多次入展和获奖,为秦淮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发表多篇调研报告并参编《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和社会调查(泰兴卷)》。



目录

序朱光亚.

老来话当先(代自序)李宝龙........

第一辑历史文化研究

泰兴县传统经济和文化・

泰兴方言里的文言味道....

第二辑

教育发展忆旧

我的小学生活(1948-1954)

我的初中生活(1954-1957)

我敬佩的中学老师(1954-1960)......

难忘的三次高考(1960、1977、1992)....

中学教学十年琐记(1964-1973)

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经历(1966-1976)

教育局工作十年概略(1973-1982)

第三辑

社会变迁杂谈

旧时孩童的用具和玩具...

小时候冬天里的生活..

过年的习俗和生活・

“大跃进”年代的恶作剧(1959-1961)

“挑战极限”的苦力活(1964-1981)

两个化肥袋一一计划经济缩影・

睹物思变一整理老居室有感

第四辑经济建设思考

蒋华区家庭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银杏仙子的告诉-泰兴银杏产业反思

泰兴县城建设的变迁与反思........

后记:珍贵的遗产



内容摘要

泰兴县传统经济和文化

此文成稿于1989年,是我参加泰兴县情调查组时主笔撰写的章节,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的中国百县市情调查的一部分,全文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国情丛书一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泰兴卷)》一书中。

一、传统经济

泰兴属地系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无山矿资源,只有土地作为生产劳动的对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境内经济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以农副产品的初级加工和与之相关的商业贸易为辅的自然经济,几乎没有机器生产。种植业以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为主。一年两熟,夏熟产小麦、元麦、大麦和少量的蚕豆、豌豆;秋熟产高粱、粟子、稻谷,以及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还有红薯、芋头、胡萝卜之类。境内沿江(长江)、沿靖(靖江县)一线的水田和圩田地区,秋熟种植水稻,其余绝大部分地区种植旱谷,因而总体产量低而不稳。

在历史上,泰兴的粮食作物以种植旱谷为主,这是由邑地成陆状况决定的。据载,早在西汉时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焦土港以北、江平公路以东的大片土地渐次成陆,面积85万多亩,高程5米左右。成陆地表土质较沙,粉沙含量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黏粒含量仅有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五,且剖面上下都有石灰反应,有的可见石灰结核(即砂码儿),土质贫瘠,农民就引种北方旱谷,故多为秋熟品种。高粱、粟、際(即糜子)生命力较强,耐旱耐瘠;大豆、花生能自生根瘤固氮,可以抗衡土壤含氮量极少的情况;还有荞麦、胡萝卜和豌豆等,生长期短,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芋头、红薯、绿豆、赤豆、芝麻等也在旱谷地区普遍种植。这里的民谣说得好:“旱谷旱谷,一年十八熟,荒了这熟望那熟,荒到临了还有胡萝卜。”水稻的种植始于三国时代(220-280)。由于长江北岸河滩向南延伸,经过短期的生草过程,被淀积物覆盖形成圩田地区,大致在焦土港以南、靖泰界河以北的沿靖一线。南唐时代(937-975),县境西部江边各沙洲由于江滩水流所夹泥沙的沉积作用,开始连接成一片水田地区,范围在今江平公路西侧的沿江一线。沿江、沿靖区带地势较低,一般高程4米以下,最低处仅2米多,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性能好,似同江南水乡。到明成化年间……



精彩内容
本书是地方文教工作者的个人文集,全书约15万字,按主题编为四章,分别记述和讨论了江苏泰兴文化、教育、社会和经济的变迁往事。第一章以文化研究为主旨,包括1989年泰兴县传统经济和文化总体情况查报告,以及方言特点的分析和整理。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作者所亲历的教育发展往事。第三章以个人生活为视角,从童年生活、风土习俗、老屋旧物等侧面,记载了今昔社会变迁。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泰兴经济建设的反思,包括乡镇家庭经济调查、银杏产业兴衰和城市建设变迁等。本书立足时代纪实,着眼文化旨趣,行文朴实生动,对于地方文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具有一定的文献和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