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第三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第三辑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8.14 4.9折 160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齐开义主编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9787550840201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0元

货号17661445

上书时间2024-12-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特邀论文

取法乎上意在笔先-一朱复戡先生的篆刻思想与实践

唐存才施之昊

多读书尚志趣宜独立一张美翊《致朱百行》信札对当今书坛的启示李庶民

雄浑收玉箸挺劲拔钢筋一一朱复戡的书法篆刻艺术

叶鹏飞

雅人深致一一朱复戡三通手札摭谈

张瑞田

胸怀文化自信镌刻家国情怀一朱复戡先生篆刻的时代印记

翟圣亮张肖萍

纪念朱复戡12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米

朱复戡书学思想管窥-一以其论书诗文为中心我和的《文环》切州或术

石燕婷

试论朱复戡先生“古、厚、秀、挺”的书法审美取向

陈国斌

朱复戡“法古”思想探绎

计高军红

从《师门玲记》看朱复戡书学思想

吴亚宾

书以载道发乎本心一一朱复戡书学思想管见

孙政。

朱复戡的书法艺术批评观

马骄

朱复戡对“草从篆出”书学思想的接受及其对当代草书创作的启示

蔡则齐

草由篆出:朱复戡题跋中的书学观念研究一一兼述其书学观的当代延伸吴凡.

试论朱复戡“草由篆出”说一一兼谈其“二王”草书观

刘耀桢

朱复戡草书的发展过程及其审美观

罗改荣

从朱复戡论书诗窥探其草书思想

谢仪・

朱复戡题跋及其书法史学价值

颜李林嶙

论朱复戡书跋馆本《十七帖》

王博

朱复裁的青铜器艺术研究

王一迪

朱复裁《临金文四十种》与其篆书创作关系研究

谢欣坤

朱复戡对《石鼓文》的研究与贡献

刘瑶......

论朱复戡的篆书艺术特色

王征

朱复戡草书的金石意味与“二王”情结

齐迎雪..

……

论朱复戡先生诗与书的关系

孙强

金石山水与中华精神:朱复戡“泰山”题材山水画探究谢九生......

朱复戡与林散之草书思想及其启示

黄泽昕

朱复戡临《秦诏版》

薛元明

识力兼臻自辟蹊径一浅议朱复戡先生的书法艺术创作观李颖..

朱复戡篆印墨稿的特点及意义

王维

高古的余音一一朱复戡篆印艺术

唐子农

朱复戡印章边款研究

袁迪

朱复戡草书研究

刘燕

朱复戡古玺印艺术研究

张胜源

朱复戡书法研究

辛彤彤...

朱复戡篆书艺术研究

张傲,

浅议青铜纹饰在朱复戡篆刻中的应用

陈康...........

附:朱复戡研究资料目录..

后记.



内容摘要

1950年,陈毅在和一位篆刻家交谈中提到,他在未到上海时曾做过一个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共5亿人口,其中优秀画家539人,书法家不到百人,好的篆刻家只有二十几人。陈毅没有具体提到这二十几人的名单,但却请这位篆刻家为其治印。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陈毅就请他刻过印章。这位篆刻家就是朱复裁先生。城张由求出成求出朱复戡先生生于1900年的上海,其家族为明代宗室后裔,其父朱节铺(字景曙)曾与晚清大金石收藏家端方义结金兰。他6岁便在翰林王秉兰的教导下开始接触《说文》《石鼓》,均能过目不忘,故得“神童”之美誉。晚年朱复戡在自述《白头吟》中写道:“埋头苦读许慎书,象形会意细咀嚼。九千三百五十三,连首带尾腹中纳。”这样的小学积淀对其今后的艺术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之后朱复戡受到当时的艺坛领袖吴昌硕赏识,称其为“小畏友”,未及弱冠便在吴的推荐下加入“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此后朱氏艺名日盛,沪上文人骚客、名商大贾均以有其书印为乐。“当年的朱复戡在书法篆刻方面的影响,或许不逊于同辈中的任何一位大家。”

篆刻艺术发展到20世纪初,在当时的上海可谓一时蔚然。随着海上书画的兴盛,篆刻家也成为艺林一枝,逐渐形成了一个风格多样、各有干秋的群体。这些篆刻家根据各自的艺术禀赋与美学取向,总结明清两代篆刻家的艺术源流,按照篆刻艺术自身发展规律,方寸之间,游刃有余,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赢得了艺坛的一席之地。朱复戡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时代里的一位篆刻巨璧,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自然也并非不可复制。他留给后人的除了数量不少的篆刻作品外,还有他对于篆刻艺术的独到见解即他的篆刻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篆刻能够脱离“雕虫小技”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很高学术涵养的高雅艺术,就需要这样的篆刻思想。一个没有篆刻思想的篆刻家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位不错的“刻字工”。坡翁名言“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不欺余也。朱复戡先生也不例外,他的篆刻思想成为成就他篆刻艺术的重要条件。朱复戡先生的篆刻思想散见于印章边款、金石题跋以及他的学生们根据朱老生前教诲整理的《菜绮阁课徒手札》《师门聆记》等书,现略加整理归纳为以下六条:

一、书法决定篆刻一书法对于篆刻的“决定意义”

朱复戡先生最早闻名的是他的书法。年仅7岁就得到上海怡春堂笺扇庄老板的青睐,以2元的润格求得这位“七龄童”的对联(当时吴昌硕对联润格为4元)。同年,吴昌硕见到这位“神童”每字盈尺的石鼓文对联“渔渊趱鱼恋,载道驾鹿车”对此赞不绝口,以“小畏友”相称。朱复戡5岁开始,就在父亲朱节铺指导下练字,练习最多的是《张猛龙》《龙门二十品》,之后接触到《说文》《石鼓》等。这些碑帖的临写对从小掌握中锋用笔这条“千古不变”的书法第一要义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晚年的朱老曾教导学生:“篆刻以学秦汉印为主,兼习明清流派。你的字写多好,印就能刻多好,印从书入。”“印从书人”的观点从清代邓完白提出后,经过几代印人的传承发展,成为篆刻艺术的一条真理,从中受益者众多。我们从朱复戡先生的印章中就能看到这样的特点。

篆刻上有“七分篆三分刻”一说,说明书法尤其是篆书在篆刻艺术中的重要位置。一枚印稿从设计到定稿往往几易甚至几十易其稿,其中首先就是要过“篆书关”。朱复战先生早年学习《石鼓》,后又得到吴昌硕亲炙,在印章中呈现的书法表现就比其他印家更明显,这集中体现在印章中对于……



精彩内容

《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第三辑)》是以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纪念朱复戡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评选出优秀论文为主体,同时收入近几年发表在各种报刊的相关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共计60篇左右,汇编为《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第三辑)》。作为此次研讨会的理论成果,也是6年来朱复戡艺术研究领域理论成果的结集。文集内容涉及朱复戡书法、篆刻、绘画、教育思想、交游等诸多方面,相比以往出版的两部研究文集,文章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提高,研究深度不断推进,这部书的出版将是朱复戡艺术研究和当代书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