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3.03 6.3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季丹,郭政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ISBN9787502647803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1120364
上书时间2024-12-11
第1章绪论
第2章质量危机舆情传播:文献的观点
2.1质量危机
2.2危机传播
2.3舆情传播
第3章质量危机舆情传播:成因与特征
3.1传播成因
3.2基本特征
第4章质量危机舆情传播机制
4.1基本要素
4.2影响因素
4.3主要阶段
4.4公众心理演变规律
第5章 质量危机舆情传播应对基础
5.1质量危机舆情传播应对特征及变化
5.2质量危机舆情传播应对基本原则
第6章 质量危机舆情传播应对策略
6.1企业应对策略
6.2政府应对策略
6.3主流媒体应对策略
第7章 质量危机舆情传播案例分析7.1食品质量
7.2产品质量
7.3服务质量
后记
参考文献
第1章绪论
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社会的复杂性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当今社会各种质量问题频发,大到国家层面的“毒奶粉”“毒疫苗”,小到企业层面的麦当劳、肯德基供应商上海福喜的“过期变质肉”、大众汽车全气囊和安全带预警器安全隐患、苹果公司的“双重标准”、回力童鞋重金属超标、各大电商网站涉嫌窃取用户信息、三星手机电池爆炸门、强生婴儿爽身粉致癌疑云等。这些质量问题不仅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影响了企业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对某些行业产生致命的打击,政府如果对这些危机处理不及时,也将影响到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形象也将大打折扣。从民众频频选择出国购买日本的马桶盖可见一斑,公信力即购买力,缺乏公信力的市场必然缺乏对民众的吸引力。如Liou(2009)所言,质量危机事件往往涉及与之相关的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它不仅影响到企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会影响整个行业及社会的稳定。一些重大的食品质量问题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
人类社会文化在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物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之后,迎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媒介信息传播是自上而下,单向传播。信息发布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非常有限。主要由少数群体掌握话语权,传统媒介成为少数群体管理民众的一种重要方式、普通民众则被动地接受少数群体所传递的信息,信息传播所带来舆论影响力是有限的,就如福柯(Foucault,1975)在《规训与惩罚》中所比报的“全景监狱”一般。在传统的环境中,社会的管理者主要通过控制信息的方式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福柯认为,这种控制方式类似于一种金字塔式的监狱:犯人被囚禁在监狱的每个不同的房间。而看守者则在最高的监狱顶端来监视整个牢房,他可以看见所有的囚犯、而囚犯们却看不见他,又由于犯人之间也没有互动的渠道,导致信息无法流畅传播。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无论看守者是否就位,囚犯都能假定他存在而接受控制,同时也自觉地规罚自己。
相比之下、网络平台信息打破了传媒媒介,由于时间和空间间隔导致的传播障碍、具有即时性、互动性、虚拟性、低成本、低门槛等特点,民众参与信息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就使得舆情的传播力度极大地提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生产者。这就改变了少数群体掌握信息传播的格局,形成了与传统“全景监狱”相对的“共景监狱”概念。“共景监狱”是一种围观架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关注与控制,“全景监狱”是一种一对多的俯视,“共景监狱”则像古罗马的竞技场,是多对一的观看,个体由之前的“被监管者”转变为“监管者”。福柯将这种监管称为“权力的眼睛”,认为监管就是一种权力的实施,“全景监狱”向“共景监狱”的过渡实际上就是监督的权利从少数群体向所有民众转移。因此,网络平台中的监督群体不断扩大,可形成对某一对象监督的氛围,也可使这一对象成为公众的“目光的猎物”,公众通过“关注”对象而获得了信息的支配权,并引发相应的舆情,最终使“该猎物”自觉地将关注者的意志施加于自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