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简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简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7.94 4.6折 39 全新

库存10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国涌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3575

出版时间2012-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8114215

上书时间2024-12-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傅国涌编著的《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简史》讨论了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近百年的言论简史。每年一篇,论述当年的典型事件,篇末以“记事”方式列出该年的大事记。本书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漫长历程中,如何运用言论的武器,表达自己的观点,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作者简介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并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在多家重要报刊开设评论或历史专栏。评论家李静说:“傅国涌的写作堪称独树一帜,他总将庞杂的史料钩沉与高度的现实关切水乳交融,平静的史家调子里,暗淌着壮怀激烈的焦灼与隐痛。他使用史料的方式是轻柔自然的,没有学问家的卖弄和僵硬;语言也是简洁温暖的,以确切为限但绝不粗陋。”

目录
前言
小引
1872年  《申报》的创世记
1874年  王韬开创“文人论政”先河
1883年  《弢园文录外编》
1889年  《万国公报》开风气
1893年  “无党无偏”《新闻报》
1895年  “公车上书”
1896年  《时务报》一纸风行
1897年  严复翻译《天演论》
1898年  戊戌变法被绞杀之后
1899年  《清议报》一枝独秀
1900年  章太炎的“长枪大戟”
1901年  《大清律例》的紧箍咒下
1902年  呼唤“新民”
1903年  风雨“苏报案”
1904年  “中国智识阶级的一个宠儿”《时报》
1905年  《大公报》“勉尽天职”
1906年  “刀放在脖子上还是要说”
1907年  秋瑾被杀害之后
1908年  千夫所指《大清报律》
1909年  于右任再接再厉
1910年  《民立报》“凌寒自开”
1911年  宋教仁的“光焰逼人之文”
1912年  “言论自由,为约法所保障”
1913年  胡石庵拒绝勋位一
1914年  反对《报纸条例》、《出版法》
1915年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6年  “呜呼袁世凯”
1917年  “《新青年》时代”
1918年  “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
1919年  陈独秀被捕之后
1920年  《争自由的宣言》
1921年  《不自由毋宁死》
1922年  《我们的政治主张》
1923年  “我是不跑的”
1924年  《语丝》和《现代评论》
1925年  “五卅”惨案发生之后
1926年  “四不”开创“《大公报》时代”
1927年  “四—二”之后
1928年  “没有气骨的人不配主持有价值的刊物”
1929年  《新月》光华
1930年  《大公报》重申“四不”
1931年  “确实的消息”和“负责任的评论”
1932年  从鲁迅答《中学生》开始
1933年  刘煜生被枪杀之后
1934年  “报有报格”
1935年  “射雕老手,箭无虚发”
1936年  “为争取言论自由宣言”
1937年  “不投降”
1938年  邹韬奋提案“撤销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
1939年  朱惺公的公开信
1940年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941年  “飞机洋狗”起风波
1942年  陆蠡书写“正气歌”
1943年  《看重庆,念中原!》
1944年  《延安一月》
1945年  “拒检运动”
1946年  《观察》绝响
1947年  《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
1948年  南京《新民报》被封杀之后
1949年  “时间开始了”
后记

内容摘要
    2月4日,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无疑是百年言论目前的一件大事,它不是靠前份中国人自办的中文日报,却是靠前份中国人自办成功的中文报纸。在它之前,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发行量很少,没多久即停刊了,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与《循环日报》差不多同时,中国靠前个留美学生容闳在上海创办《汇报》,因为怕以言罹祸,创刊之初即以英国人为主笔。

    而《循环日报》一出世就以“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相标榜,真正迈出了中国人自办报纸的靠前步。特别是王韬每天发表的那些评论开创了“文人论政”的先河,对中国言论史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在他之前,中国文人固然就有清议的传统,但只有到了19世纪70年代,在文明转型之际,他才给这一传统注入了新的生命,并赋予其新的形式。借助报纸这一新的载体,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达对时事世局的看法,发出批评社会、干预社会的呼声,这是一个靠前的变化,也在本质上有别于以往的清议传统,这是近代与古代的区别。正是从王韬开始,一种新型的不以做官为目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诞生了。这一年,王韬46岁,正当人生的盛年。

    在自己办报之前,王韬与西方文明有过长期的接触。他弱冠之年就在英国传教士主办的上海墨海书馆任职,从1849年到1862年的13年间,他协助编辑、校订西方书籍,参与了上海早期中文杂志《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因为向太平天国上书,王韬成了清王朝的通缉犯,被迫流亡香港。从1862年到1874年又是漫长的12年,在英华书院翻译中国古籍的同时,他对西方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主编推荐
傅国涌编著的《笔底波澜:百年*国言论简史》讨论了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近百年的言论简史。每年一篇,论述当年的典型事件,篇末以“记事”方式列出该年的大事记。本书反映了*国知识分子在漫长历程中,如何运用言论的武器,表达自己的观点,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精彩内容
本书讨论了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近百年的言论简史。每年一篇,论述当年的典型事件,篇末以“记事”方式列出该年的大事记。本书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漫长历程中,如何运用言论的武器,表达自己的观点,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