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作为“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关注的对象是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广西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壮族,人口逾1600万,是目前中国人口数量*多的少数民族,以壮语为民族语言,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的民族之一。“那”是壮语,译成汉语便是水田、稻田,“那文化”便是壮族的稻作文化。
作者简介
赵飞,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现任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系副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等职。研究方向为农业遗产与乡村旅游,已出版专著2部,在《Sustainability》《中国农史》《地域研究与开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10多项。
目录
主编寄语 苑利
序言 赵飞
初识“那文化”之乡
《自然》刊文助推申遗
12个太阳都不怕
罗兴江的见与闻
六月六稻神祭
欢乐的百家宴
隆安的大小“寻宝梦”
百岁老人的记忆
徐霞客11日的逗留
树叶做染料的五色饭
隆安的“香格里拉”
更望湖原生态歌圩
三月三的敬祖情思
雁江的米粉与粉利
村史馆里的捕鼠器
消毒稻草编制成的龙
“那”乡人的农家生活
那桐四月八农具节
从金榜山到稻神山
“那文化”的前行
后记
内容摘要
相传古时候,稻谷只需要种一次,便可长期收割,因为收割过的稻-谷能反复生长。有一对恩爱夫妻,结婚后很少分离。一天,妻子要回娘家给老父祝寿,来回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当时正值收割季节,丈夫又刚好外出,妻子担心自己走后,无人收割稻谷,于是决定用半天时间把自家的稻谷收割完再走。 第二天,鸡刚打第三次鸣,她便起床迎着月光到田里收割去了。她割呀割呀,割了一大半,回头一看,刚割过的地方又齐刷刷地长出了金闪闪的稻谷,于是她回头再割。如此反复几次,忙得她大汗淋漓.但始终割不完田里的稻谷。她本想上午割完稻谷,下午就回娘家,可稻谷割了又长,割来割去老是割不完,这可叫她发愁了。她想,要是不去给老父祝寿,人家定会说她不孝顺父母,去嘛,田里的稻谷又收不完,真是左右为难。她越想越心烦,就难过地流下了眼泪,随之就咒骂起再生的稻谷来。 主管稻谷之神听到她的哭声和骂声后,便下令:凡人种下的稻谷只能成熟一次,收割后不能再生。从此以后,收割过的稻谷再也不会复生了。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古流传着这样一个“再生稻谷”的传说。在这里,水稻已经不是简单的粮食作物,它充满了传奇性。故事中,水稻来自稻神的馈赠,可以复生,可以行走,曾大如柚子,收成不好是因为田鬼作祟让它丢了魂魄,获得丰收需要稻神的庇佑。这里是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中国那文化之乡”——广西隆安县,此书要关注的农业文化遗产正是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 “那”是壮语,译成汉语便是水田、稻田。有名壮学学者、《壮族稻作农业史》的作者覃乃昌先生曾形象而简略地将“那文化”概括为“据那而作、依那而居、赖那而食、凭那而乐”,即以“那”为本的壮族传统生产和生活模式。隆安县为南宁市代管县,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自古就是壮族聚居区,现有人口40余万,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6%。 民国《隆安县志》、1935年田曙岚所著的《广西旅行记55等文献称,隆安县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瑶、壮民族甚少。缘何出现如此矛盾的记述?我想主要有三点原因:,民国及以前,国家没有明确的民族识别政策。第二,壮族人生活习俗发生了改变,与汉族差异减小。如清顺治年间进士闵叙督学广西期间所撰的《粤述》就有载: “瑶壮各郡山谷处处有之,熟者耕田纳赋与汉人同。”第三,官府为巩固统治,也注重通过“民族同化”政策逐步把少数民族纳入汉族的范畴。 说起隆安县的设立,还与一位大人物关系密切,他便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集大成者王守仁。明嘉靖七年(1528),隆安县的地界还属宣化县思龙乡那久村(另有文献记载为“那九村”),王守仁平定田州卢苏、王受叛乱路过此地,“度其土”,认为应当“置县”。后得到皇帝批准,将宣化和武缘两县各一部分地方析分置县,赐名“隆安”,寓“兴隆发达、长治久寄”乡意。 我因何参与“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的编写?因何与隆安“那文化”结缘?可以归结为一个“缘”字的两份情愫,即“学缘”“情缘”。 2015年12月中旬,同单位的倪根金教授给我转发了一封邮件,内容是关于该丛书征集作者事宜,他嘱咐我如感兴趣可以报名。当时,我已经介入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有几年时光,写了一些小文章,并计划将其作为未来学术研究的一个方向。看到这封邮件,自然十分欣喜。在倪根金教授的办公室,他让我在尚没有作者认领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中进行选择…… P2-4
主编推荐
农遗力作,凝结学者心血。兼具田野调查与农遗科普,人文性、科学性并存; 图文并茂,真实再现,如临其境。想当年,立当下,思未来;近距离感受广西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的魅力;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丛书、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丛书、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丛书。 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的隆安县,“那文化”底蕴深厚,被学者梁庭望先生赞为“壮族稻作文化*集中、*灿烂的展示地”。2013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其“中国那文化之乡”称号,2015年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隆安丰厚的“那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世界*早的人类利用野生稻资源的证据—1.6万年前水稻植硅体发现于娅怀洞遗址;隆安县是桂南大石铲分布的中心区域,而大石铲的出现,被看成是广西稻作农业发展的标志;隆安野生稻资源丰富多样,隆安是广西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地之一;以“那”命名的地名在隆安数量众多;隆安有古老和系统性的稻作起源传说;“那文化”相关民俗节庆众多且富有壮族,其中以农具节和芒那节*;大米食品种类多样,经过漫长岁月积累,已形成十几个系列100多种精美的大米食品,该农业文化遗产地所指地理范围,包含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的各项要素,并以行政单位为边界,即隆安县域全境。 自2016年1月接受写作任务,笔者先是通过图书资料、网络数据库系统查阅了“那文化”相关文献。之后,为搜集写作素材,先后3次前往广西开展实地调研。2016年7月芒那节前后,先是前往南宁,在广西民族大学走访壮学研究学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后赶往隆安县,走访了隆安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和体育局(以下简称“文体局”)、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在文体局人员的协助下,考察了乔建镇的博浪村、儒浩村、鹭鸶村、大龙潭遗址、娅怀洞考古现场、稻神山,在博浪村、儒浩村实地观摩了芒那节。此外,还考察了城厢镇的惠迪公祠、那城,那桐镇野生稻基地及雁江镇区。2017年广西法定节日三月三前后,笔者第二次前往隆安。此行实地考察了南圩镇的南圩亥日、南圩镇与布泉乡交界处的更望湖歌圩、布泉乡稻田景观、雁江镇那朗古村,前往乔建镇的博浪村、儒浩村以及雁江古镇开展补充调研,并在县城补充搜集相关地方文献。2017年5月四月八农具节前后,笔者第三次赴隆安考察,宿于那桐镇上邓村,观摩了非遗项目那桐农具节,考察了城厢镇的国泰社区稻草龙基地、那城、隆安中学、独秀峰,乔建镇的金榜山、岜对山以及古潭乡的马村等地。 利用3次调研的素材积累,辅以阅读相关文献获得的信息,历时两年笔者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尽管笔者期望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用笔下的若干故事将隆安丰厚的“那文化”遗产展现给读者。
精彩内容
作为“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关注的对象是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广两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壮族,人口逾1600万,是目前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以壮语为民族语言,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的民族之一。“那”是壮语,译成汉语便是水田、稻田,“那文化”便是壮族的稻作文化。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