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野念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74
6.2折
¥
3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西门媚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ISBN9787569915839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8997006
上书时间2024-12-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西门媚,小说家,著名作家,画家。被列入中国文坛十大zui活跃青年女性作家。曾在广州、北京、成都三地媒体工作十年,现专事小说创作和专栏写作。出版长篇小说《实习记者》《看不见的河流》,短篇小说集《硬卧车厢》,随笔集《纸锋》《结庐记》《说我爱你》等。先后在“腾讯大家”“百度百家”《南方周末》《东方早报》《外滩画报》《南方都市报》等上百家媒体开设专栏。
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心怀野念的人心怀野念的人_003彻骨之凉_006建在巴黎街头的农庄_008莎士比亚的影子_010饿着了的幽默神经_012生命的最后一站_014精致的法式甜点或日本寿司_017一个勇士的成长_021平常日子的诗意_024从诗歌到时评,以前倾的姿态_027第二章每个人都属于适爱人群每个人都属于适爱人群_033伟大的友谊或者爱情_036我口讲我心_039爱情与信仰_042如香颂美好_044温暖的老友_047像孩子那样去爱_049第三章爱在路上爱在路上_055制造娇妻_057双生花结果_060当爱情暗度陈仓_062这种感觉,古今无不同_064要嫁就嫁四川人_067第四章听本能说话听本能说话_071借胆求爱趁醉结婚_074科学闻到爱_077爱情的马太效应_080乳贴的道德_082硅胶在思考_085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爱_088第五章告别旧照片告别旧照片_093检点过往的爱情_097我的爱情理想_100愿足球和爱情冲昏头脑_102大作家什么时候开始谈论爱情_104他或许是个天使_107卿本佳人,奈何作英雄_110第六章归来的激情归来的激情_115取名记_118生还是不生_121闲居读杂书_124人生最初的书_128重大的轻愁_131世界杯的男性之美或人性之美_134误读的焰火_137所有的经历都是心灵的养料_140忍不住一开口就倾诉自己_143绝对娱乐时代_146品性、灵性和慧命_149第七章日常之毒日常之毒_153除了文艺你别无选择_156恐无爱症_159中年猥琐男_162不爱的大多数_165请问姑娘,你的性别_168崩溃之年_171爱凡·高还是毕加索_174与陌生人相爱_176花花女子_178恋爱平台_181恐惧与诱惑_183寂寞如斯_187风凉八宝粥_190可疑的富婆_193以宠爱的名义_195第八章激情与妥协激情与妥协_201比女权更深情_203爱与独立才是现代精神_207以十三岁的眼光_209一个故事的两个角度_212雪中,世界合为一体_215拿什么做最后抵抗_217我的世界杯文学地图_220第九章移动的城市移动的城市_225迷宫中的马尔克斯或者其他_228艺术与现实的边界_231看行为艺术是件体力活_234比写作更不能成为职业的_237发一个标准的呆_241搞笑的面对严肃的_243比西方还遥远_247第十章忠告或者废话忠告或者废话_251永远的此时此刻_254摇滚乌托邦断想_257最终的负累和堡垒_261他们也生于1970_264《我爱问连岳》:烹小鲜如治大国_268两个大脑的战争_275
内容摘要
心怀野念的人 有次采访吴文光,问到他的作品是给什么样的人看的,他说,是给一些心怀野念的人,那些人是极少数,但他们存在。 心怀野念的人。 这是我喜欢的一个说法。 我想这种人可能存在于不同的群体,只因为一些内心的野念,他们生机勃勃,与众不同。 前日搬家,搬家公司派来了三个民工。其中一个见我扔了一地的书不带走,忍不住想弯下腰来仔细看。其实那些书大都是些不好的书,我经常会以扔掉某本书,或者把某本书拿来垫桌子来表示我对某个作者的愤怒。 我对那个工人说,你想要就拿走吧。他真的挑了一本,而且很好准确地选出了其中相对很好的一本。后来在等电梯的空档,他又在我的家当中拿出一本画册来看,先是看了画作,后来又仔细地在读前面一学者写的深奥莫名的文章。我开始注意他,他其实太不像一个民工了,接近是一副书生气质。我跟他做简单地交谈,只知道他离开家乡已经两年,其间走了很多城市。 在更早以前,一个给我修水管的年轻工人还跟我讨论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观点精到。 而我平时接触的大众更像我的北京房东。他们全家搬到郊外住平房,把房子租给我,我成了她家的专享经济支柱。她年纪不算大,每天专享的事情就是坐很久的汽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工作,她说,我二十岁都不上班,为什么四十岁反而要去上班?上班不就是打工吗?打工我可不干。 那些大众里的异类,就是我眼中的心怀野念的人,他们拒绝命运的安排。 昨日到北师大参加一个活动,看纪录片《铁路沿线》。杜海滨拍的。 他在一个春节前后记录下了一个车站附近的一群人。一群流浪者。 他们有青年,有老人,更多的是少年,半大的孩子。 他们有的是有家难归的,也有的有家而不愿回的,以一种松散的方式,过着流浪的公社式的生活。 这个群体中也有一些有野念的人,怀揣着一些梦想,哪怕遥不可及。 在杜海滨的镜头前,他们自然呈现着他们的状态和想法。 片子演起来很漫长,杜海滨肯定花了很多的精力在里面,也投注了个人的情感,所以他舍不得剪辑,差不多150分钟的长度。这样的长度,又没有连贯的故事,明确的线索,看的人居然都很耐心很专心,时不时会发出一点笑声,因为这帮流浪者身上的勃勃生机和生活的幽默支撑着观众的兴趣。特别是看到流浪者在春节前夜围在火边唱起自编的流浪歌谣时,观众居然和片中人同时鼓起了掌。 吴文光的纪录片《江湖》讲述的那一个大棚马戏班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和杜海滨拍的群体有很多共通之处。 我就想到为什么靠前现在好的纪录片都拍的是这样相似的群体,为什么不涉及城市生活。是城市生活了人的野念,还是被掩藏起来不易发掘?彻骨之凉 两个月前,看《小团圆》,看得很不耐烦。好些天,才看到一半,就扔在那儿了。今天忽然捡起,很顺利地看完了剩下的一半。很惊讶。前一半的感觉和后一半的感觉很不一样。之前看这小说的时候,觉得写得真不好。反复和絮叨。像老年失了神。 看这后一半的时候,才找到感觉。 之前,因为怕被各种说辞引导,所以,关于这本书的评论也一概不看。倒是听两个朋友谈了他们的看法。 一个男性朋友说,她是爱他的,别看她和代理人宋氏夫妇通信,用的是无赖人这个名词,那是因为他们不懂,他们庸俗,她一向孤高,才懒得跟他们解释什么。不过是借用他们的说法。 这个男性朋友是个有意思的人。一向喜欢胡兰成。 这书看到只剩五分之一的时候,我就很相信这个朋友的话。不过,看到完结,我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她很后是明白了的。她不再爱他了。而且心里也渐渐地看不起他,只是不肯说出来。 也是这位朋友,听到另一女朋友说,要写小说来报复曾经的上司,他笑,说,文学上报仇从来没有成功的。 其实,《小团圆》当然也是这样。张爱玲肯定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她不耐烦他了,但写的时候,仍然好好写,投入到当初的情景中写。她是好作家,当然明白。但并不是还爱着他。 一个女性朋友说,这小说倒不是写爱情,很重要的是写母女关系,多么特别的母女关系。 但整个小说看完,我觉得那些,也都不过是张爱玲对自己的一个讲述,解释,和总结。 她小时候的生活背景,造成了她的冷淡、自私,造成了她与人的相处模式,总是那么冷眼旁观,无论大事小事,别人死在眼前,也可以不眨一下眼。但心底她又渴望爱,想和母亲好好相处,挣钱来给母亲,以为这样就不欠母亲的了。但她也误解了母亲,母亲因此伤心,也因此误解她。 这时,也才明白,她在小说前半部,不厌其烦地啰唆那些家族小事是什么缘故。 这些,都造就了她,她和母亲的关系,和爱人的关系。 这小说读起来不像小说,的确是自传,很赤裸裸的自传。没有小说好看。但是却深得让人害怕。 读完以后,我在想,如果先读了她的这本小说,那才看她早期的小说,可能就觉得意思不够了。她在这里面全部剖析完了,别的虽然比这个好看,但都浅了。 这也是她不同其他作家的地方。别人都是先讲述一遍自己,后来就驾轻就熟地,用文学来讲别的了。 她正好反过来。 搞得那么深刻也怪吓人的。她不仅对他人凉薄,对自己是更加凉薄。一点开脱都没有。建在巴黎街头的农庄 罗伯特·米兰,粗看是个快乐的黄发背包客,背个黑色的双肩背囊,年龄虽大,但走路总是一蹦一蹦的,细听才知原来是法国一艺术学院的院长。 这次来北京,一是来探探以后在这儿搞艺术活动的路子,同时来逛逛。顺道带了些作品来,在一个使馆区的小画廊搞了个展示。 幻灯的内容是他在法国的很多地方挂上艺术作品,让这些作品融入公共空间。比如郊外的村舍的门上、窗上,比如厕所的外墙…… 接着放Video,我觉得是异曲同工的思路,但更有趣。 他们在巴黎的一个繁华地区,用从垃圾堆里拾来的木头之类的东西搭了一个小房子,圈了一个小院子,种上蔬菜,养上了鸡。好多市民目瞪口呆也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切,尤其是那个请来合作搭房子的西班牙老头,灵活地用着各种工具,一点点建起了一个家园。 几十天以后,他们拆除了这个都市农庄,把草坪恢复原样。 当然他的这个作品是得到巴黎市政府批准的,而且还得到了拨款。 他放的第二个Video也是有些类似的作品,但是放在一个公园中。 如果有人在中国做这样的一个作品,恐怕不会有人把它当成一个作品吧。但我从中能够感觉的东西是很多的,他们的幽默,他们对人与环境的思考,他们对世界的关心…… 自然我就联想到了做行为的中国艺术家。尸体、死婴、人油……一切特别的东西他们都用上了,比西方的艺术家不知要凶恶多少,但从中你感觉到的只是他们对成名的疯狂。除了能吓人能让人恶心,还能怎样? 从罗伯特的作品你能看出人家的胸怀是宽阔的,想象是自由的。行为艺术的高低优劣从此处便可知晓。 一个艺术青年听说了罗伯特的作品便说,如果是我做这个作品,应该让个肮脏的叫花子穿了华丽的衣服去各个豪华场所,看看那些侍应如何应对,看看这个叫花子如何表现,到时间了,再让叫花子恢复身份,看他又如何反应。 我对她讲,你这里面毫无善意,只有对别人恶意的捉弄,和靠前的那些行为艺术家是一样的。 罗伯特在北京的同时还在继续他的另一个作品,拍人发呆的图像。他去到别人的生活中,等候别人出现发呆的瞬间,然后拍下那人发呆时看到的景象,记下那人发呆时的想法。 已经拍了很多,内容五花八门。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想法,从开阔处一下又到了细微,满世界走下来,拍下来,又从细微到了宏大。 莎士比亚的影子 这就开始了。 话剧《理查三世》。 舞台上空空如也,背后高大的砖墙露了出来,很普通的红砖,让我一下就能想象当年首都剧场建设时的情景,朴素的年代,没钱的年代,连涂料都舍不得刷一层。不过,这么多年过来,想必也不要紧,因为这前面肯定都有花花绿绿的布景把这层砖墙遮掩起来。只有今天,舞台的装饰全无,让剧场露出了出生时的容貌。 很多男男女女都一样的打扮,黑外衣,白衬衣。 在空旷的舞台上走来走去,渐渐就走出了花样。 他们的黑色的影子投在背后的砖墙上,因为灯光的不同,有的高大有的渺小,有的急急向前,有的缓缓后退。很有趣,也很有意味。 ·0··0·主人公理查三世出来,靠独白来塑造性格交待剧情。故事里的人物一个个被他拎出来,所有的性格,故事脉络也都是靠语言来塑造交待。 演员都很抽象,衣着和语调都一样,情节在这种抽象中发展,你集中注意力,才能辨明这个黑衣人是谁,那个黑衣人是谁,这有些像智力游戏。 舞台上还模拟好多童年游戏来表现各种场景,比如用老鹰抓小鸡引出理查三世与各个人物的争斗,两队人手牵手的冲撞来表现战争,还比如一列人的“开火车”游戏,沙包游戏…… 舞台上始终是简单的,没有更多的布景,除了一些活动的白幕布和一个从上面放下的金属丝网。但加上变化的灯光,抽象的人物和他们的影子,幕布上再放映一些影像片断。极简的东西组合出了无穷的变化。也因为抽象就有了想象的空间,这种抽象和想象呈现出了人的欲望,人与人的争斗,人性的复杂,简单的东西就变得极丰富。 看这出戏的时候,我觉得不像是在看一出戏,而像在观赏一个前卫的综合的艺术品,比如其中有装置艺术,有行为艺术,有Video,都比我们平常所知的这些门类的艺术家的许多作品要好。 虽然我知道林兆华年纪挺大了,65岁,可看他的东西怎么都不像。 虽然他再三地对别人讲,他不前卫,可把强调叙事的莎翁的名剧排成了这么个抽象的东西,他不前卫,还有谁前卫。 只是市场效果不好,据说,票房收入20万,场租就要付18万。 不知是观众怕一个65岁的导演,还是怕抽象,或者怕莎翁。 饿着了的幽默神经 如果我要看《读书》杂志,就会把前两页连着翻过去。因为我怕看见丁聪的漫画。跟丁聪一拨的有一大群漫画家,老一代漫画家。他们如果看见此说,肯定会认为我一定是他们笔下讽刺的人——因为他们是以画笔为武器的,我怕他们的漫画,肯定是被他们刺中了。 我记得我的童年就是在他们的刀光剑影中度过的。那时看的一份报纸叫《讽刺与幽默》,其实看不见幽默,只有讽刺。而且讽刺还很简单化。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华君武有幅漫画是讽刺当时市场销售要搞搭配,就画了一个老头买豆腐也要搭白菜。好在那些老先生多数都偃旗息鼓,颐养天年去了。只剩下丁聪。 如果按我的标准,丁老先生的漫画算不得漫画,他不过是给画下面的文字配了幅插图罢了。文字如是借古讽今的故事,丁聪就多半画个县令;如果是忆苦思甜的题材,画面多半就有穿破衣的瘦子和穿皮袄的胖子。但这也罢了,我尤其受不了的是丁老先生画面的难看。别人的漫画讲究的是夸张而简洁,求神似,而丁聪的画却是另一种夸张,人物画得极其复杂丑陋,为了突出这种复杂,丁聪还要给他的每个人物穿上条纹衣服。这让我联想到《老残游记》里描写一幅画,说那牡丹的每一根经脉都清清楚楚,像是用真花瓣贴成的。其实一想都明白,这种局部求真的画,不要说神似,整体来看,形都不似。 在丁老先生老一代的漫画家的教化下,我们一代人成长了起来。学会了讽刺,却不知何为幽默,以为漫画就是要一部分人看了跳起来,另一部分人感到解气。如果按照他们的逻辑,把问题严重化才叫幽默,也可以说,这是败坏了我们的品味,教大家仇恨。 但问题显然没这么严重。正是丁老先生们饿着了我们的幽默神经,所以当那些轻松的、机智的,让人恍然大悟、会心一笑的漫画一进入我们的视野,就让我们喜欢上了。这其实是丁老先生们的功劳。 所以,从此我不看《读书》,看《天涯》。因为《天涯》封二上是我喜欢的赵汀阳的漫画。 生命的很后一站 刚刚看了赖声川的《红色的天空》。本来以为这样的名字会涉及政治,涉及概念,却接近不是。 这是一出关于养老院的戏,关于一群等待结果的老年人。 他们有的是被儿女送来,有的是自己散尽很后的家业进来,有的是因为孤单一人进来。 在这里,他们晒太阳,下棋,唱歌,拌嘴,发呆,生病,生气,争长短,他们互相安慰,互相取暖,他们被世界遗忘,也慢慢忘记了世界。 演员演得很好好,那些琐碎的,哀伤的,孤单的,无奈的,被排斥的,无法言传的情感,那些破碎的回忆,破碎的心情,破碎的时间感,一下子就把观者击中了。让我想到了老年,想到了生命的意义,想到了人生的虚妄,让我的心沉到大力度优惠处。 说了这么多感觉,其实舞台上却是一点不抽象,全是很具体的样子,让你看到他们就想起了你曾经看见的,听见的,想见的。 戏里的老头们,相互取乐,为一盘棋的胜负争执,拉琴,唱戏,虽都不大成调子,但他们比那些老太太有活力些,开朗些。老太太们更羸弱,更不容易开阔,更容易陷入对结局的害怕。 我有一阵在桂湖公园看书、写生时也发现过这一点。老头们往往聚在一起,以下棋为基础进行社交,老太太们往往只踽踽独行,更没有活力。我想,也许是因为老年女性的作为母亲的社会角色失去以后,她们更容易失去世界。她们的心灵更无所依托。 但这出戏带给人的感情是复杂的,绝不仅仅是让你沉没在悲伤里。在戏里,老人院建院八年有个联欢会,老人们各施所长,参加表演。那很年老的陈老太太平时只能靠推着一张椅子走路,她所表演的就是“活着”。这些有趣的地方让你一下子被逗乐了,但还没笑完,你的心又沉下来。老金表演他的全家福,他去世的太太,他去世的女儿,他去世的狗。他用一种方式来表演全家。天衣无缝的幽默,我不被戏里的他逗得哈哈大笑,但笑之后的心酸,无法言表。我一直抗拒看杨绛的《我们仨》,也是这个原因。我不能想象那样的世界,你爱的人爱你的人,你关心的人关心你的人,他们都在遥不可知处。这样的世界,会有多寒冷。 从戏里出来,我仍在为演员们叫绝。这出戏,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演员们排演时的即兴创作。他们都是年轻人,他们怎么体会到那些老年状态的细节的,那些琐琐碎碎,那些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到的东西。而且在戏里,演员们除了服装,并未化妆,接近是靠表演和方言来表现角色的年纪。 但我真的就看见了老年。看见每个人都将面对的生命的很后一站。 我想起一个故事,曾经有个拥有一切的人要求智者在他的戒指上刻一句话,让他高兴的时候不要忘形,让他失意的时候不会一蹶不振,智者给的那句话是“连这个也会失去”。 这出戏就像这句话。 它让我想到很深远的地方,但在这冬日,却也很容易让人忧郁。 我想到那些今天的日子都过得很不好的人,不知他们看这出戏会是什么感想。 前几日,朋友文迪去给大学生们做了个演讲,他讲到传统教育永远只讲光明的一面,永远不肯承认,人的一生中孤独、失意、挫折,更像是我们的常态。这样的教育让我们丧失心灵的敏感。 其实,赖声川这出戏正好是反过来,再迟钝的心都能被他击中。他让我们变得脆弱,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思考一些问题。 另外,我还想到,这出戏在台湾地区地区是进行巡演的,台湾地区地区的观众会买票来看这样一出戏,他们的观众真是有极好的文化素养啊,他们会思考“生命是什么”。我想,这样的戏,除了台湾地区地区,也许只能在欧洲有市场吧。 精致的法式甜点或日本寿司 我一直觉得女性写作有一个大忌,就是喃喃自语。很多女性写作都逃不开这个问题,通常会从头到尾都充满呓语,喋喋不休,自爱自怜,觉得自己是天下美女,多情多才,同时,男人不是好东西,自己所遇通通非人。 自述式写作,对于女人很好容易上手。这可能和女性思维方式相关,女人思维直接感性,心理活动细腻纷繁,直接记叙下来似有一点文学性。所以,不少女性一开始写作就从人称出发,从我出发,直抒心怀,把所受的情感创伤全部放进作品,就容易落入这个泥坑。 因此,很多有文学理想的女作家,会从一开始就避免人称写作,她们选择了更理性的角度,选择了和女人本性更远一些的距离。 但我惊讶地发现,法国女作家妙丽叶·芭贝里的《刺猬的优雅》是个意外。 《刺猬的优雅》是人称的作品,但接近不是上述的那种女性自恋型小说,那种是苍白无聊,除了作者外没人能读的作品,而《刺猬的优雅》却出人意料的有趣。 这首先跟作者设定的人物有关。主人公是个有意思的角色:一个看起来丑陋贫穷的女门房,却是内心无比丰富,很好有学问的人。她要把自己隐藏在门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