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丁瑞莲,1968年2月出生于湖南华容。198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人文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南大学应用伦理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和应用伦理学,目前专攻金融伦理。近年来,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发展的伦理规制(05BZX061)”,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在《生产力研究》、《求索》、《伦理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章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金融与金融伦理
节 金融及其伦理意蕴
第二节 金融伦理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金融伦理界说与结构
第四节 金融伦理的特性与价值
第三章 金融制度伦理
节 金融制度概述
第二节 金融制度的伦理性质
第三节 金融制度伦理的内容
第四节 金融制度伦理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 金融市场伦理
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金融市场伦理的根据
第三节 金融市场伦理的内容
第四节 金融市场伦理的作用机理
第五章 金融机构伦理
节 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 金融机构伦理的根据
第三节 金融机构伦理的内容
第四节 金融机构伦理的作用机理
第六章 金融个体道德
节 金融个体道德的存在根据
第二节 金融个体道德的内容
第三节 金融个体道德的作用机理
第七章 金融伦理秩序的实现机制――以中国为例
节 金融伦理的价值引导机制
第二节 金融伦理的制度强制机制
第三节 金融伦理的文化提升机制
第四节 金融伦理的教育疏导机制
结束语唤醒金钱背后的良心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现有金融资本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国有金融资本在法律上享有某种特权;与国内一般民营资本相比,外资在中国也享有特权地位,它们可以利用这种特殊的权利转化为资本的高利润。在转型过程中,行政权力始终保持着对一部分资源的控制权,一些民营资本为了扩张规模,甚至通过权钱交易购买特权,以牟取垄断租金。而普通民众的微薄资本,却常常遭到特权的歧视。现有金融资本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普通公众发挥创造能力和改善自己境遇的机会,从而激化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冲突。
3.金融市场交易行为伦理缺失
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涉及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上市公司、自然人和监管者以及市场交易制度。“市场交易活动中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不公平的交易所引起的,如涉嫌欺诈和操纵行为;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平整的游戏广场而引起的,如不对称信息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平等。……还包括长期合同关系……出现了相关的义务和责任问题。”由于金融市场交易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资源、风险和财产价值的调整和分配关系,其运行的利益冲突和伦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金融市场交易的利益冲突和伦理缺失更加严重,大致有以下几个层面:
从货币市场看,作为我国信用主体的银行信用,由于信用责任和义务的缺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银行信贷交易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例如,有些银行与企业内外勾结,骗取银行信用,致使银行信贷资金无法收回,形成巨额呆账和坏账;据《金融时报》2001年9月8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在清理逃废金融债务案件的过程中查处了1240名违纪违规的商业银行负责人,他们都与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有关。 ……
精彩内容
改变金融失序状态,顺应金融社会发展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伦理规范。然而,现代金融的技术革命在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同时,遮蔽了金融的价值取向和主体德性问题,伦理资源供求矛盾成为了制约现代金融持续而健康发展的现实难题。本书把金融体系视为伦理实体,通过对金融体系内部客观存在的伦理关系的分析和反思,从理论上探讨了建立合理金融秩序的伦理基础,并根据金融发展从宏观到微观,道德发展从他律到自律的逻辑,初步建立了包括金融制度伦理、金融市场伦理、金融机构伦理和金融个体道德的金融伦理理论架构和相应的伦理原则规范体系。本书对各层次金融伦理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跨学科研究,并结合我国金融发展实际,提出了综合运用价值引导机制、制度强制机制、文化提升机制和教育疏导机制优化金融伦理秩序的现实路径。由此,本书强调金融不可能价值中立,伦理是金融不可阙如的维度,合理的金融秩序实质是一种伦理秩序,金融新秩序的重建关键在于伦理秩序的重建。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