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子》对儒道思想的修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文子》对儒道思想的修正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03 6.2折 5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彦龙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98334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11463914

上书时间2024-12-0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彦龙,男,甘肃天水人,现为兰州理工大学教师。2003-2010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世界史学士学位和专门史硕士学位,2013-2018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中国史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庄黄老哲学、传统儒家哲学、中国



目录

绪论 1

 (一)选题缘起1

 (二)《文子》思想研究综述3

 (三)过往《文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基本思路14

 第一章 儒道思想的超越性与黄老思想的功利性 17

 第一节 儒道思想的超越性17

 第二节 黄老思想的功利性22

 结语 26

 第二章 道 27

 第一节 文子修正老子的玄虚之“道” 28

 第二节 文子修正老庄的齐物思想 32

 第三节 文子修正老子的无为思想 34

 第三章 理与时 38

 第一节 文子的“理”对老子“道”的修正 38

 第二节 文子的“时”对儒道“常道”的修正 44

 第四章 气与心 51

 第一节 文子的“气”对老子“道生万物”的修正 51

 第二节 文子的“心”对儒道思想的修正 61

 第五章 性静 66

 第一节 性静与性恶 66

 第二节 性静与反智 71

 第六章 论《文子》中的“一” 77

 第一节 “道”“一”“君” 77

 第二节 “执一”和“齐一” 84

 第七章 君臣异道 88

 第一节 无为 88

 第二节 因循 92

 第三节 用众 96

 第八章 法治 100

 第一节 道与法 100

 第二节 法治与反智 104

 第三节 法治与人性 107

 结 语 113

 (一)对黄老“采儒墨之善”的探讨 115

 (二)对黄老“重民”“爱民”“民本”的探讨 117

 (三)对《老子·一章》的一些看法 119

 附录 121

 一、平王、文子考 121

 二、今本《文子》之形成:以“经传体”为核心 142

 参考文献 167

 后记 178



内容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受辨伪思潮的影响,长期以来《文子》一直被当作一部伪书来对待,因而鲜被论及。直到1973年河北定州出土竹简《文子》后,《文子》的讨论才迎来一个高潮,但这一阶段的讨论以对《文子》的考据为主,思想的研究仅处于附属地位。考据的重心有两个:就人而言,文子、平王究竟指谁?文子、平王、老子三者是什么关系;就文本而言,主要集中在《文子》真伪,简、今本《文子》的成书时间,今本《文子》、竹简《文子》、《淮南子》三者的关系等。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大量讨论,业已形成一些共识,但仍有一些问题由于缺乏材料而无法断言。笔者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文子》和孟尝君田文有关,平王应指齐襄王,今本《文子》虽经汉代黄老学者修订,但主体部分仍属战国末年,《淮南子》抄自《文子》而不是相反,《文子》完全可以作为研究文子思想的主要材料,详细的论证可参见附录中的两篇文章,正文只研究《文子》思想。

从学界对黄老思想的认识来看,《文子》是毫无疑问的黄老学著作,陈丽桂认为“《文子》属黄老学派论著”①,李定生甚至认为《文子》是“黄老学之始祖”②,郭莉华认为《文子》中的“道家为司马谈所论之道德家,即今日所言之黄老”③。但《文子》的重要性似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从较早的《黄老帛书》来看,出现在这本书中的一些思想论题在《文子》中有更加充分的论述,如《黄老帛书》重视君臣分职的名分制度,《文子》在保留名分制度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御臣之术,《黄老帛书》虽提到“上虚下静”,但还未像《文子》一样有明确的“性静”说。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对道家也就是黄老的总结来看,《文子》与此高度吻合④。另外,文子④似有自觉与法家相区别的意识,他总是批评商鞅的严刑峻法以突出自己法治思想的“宽缓”特征这些都说明《文子》是典型的黄老著作,是战国末期黄老学的集大成之作。

战国以来,“大一统”成为历史发展的普遍趋势,“富国强兵”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萧公权指出:“国非富强无以应世变,君非专断无以图富强。”②君主集权是国家富强的先决条件,因为君主不能专断,就无法集中全国的各种资源与他国竞争,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说明君权越是集中,就越能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君主集权往往与人的工具化和手段化紧密相关,因为君主一旦集中所有的权力,就要将所有人统一地带向同一个目标,但人恰恰又丰富多彩,各人的目标实际上非常不同,使所有人接受相同的目标最终只会使所有人统一地成为君王的“工具”和“手段”,君主集权正与普通百姓的“物化”相一致。战国的以力争雄与春秋的霸政体系根本不同,霸政要讲道理、重信义,霸主要承担责任,如此才会赢得其他诸侯的服从,战国则是弱肉强食、强者为雄,实力决定一切,道义礼信都被蔑视和抛弃。

面对这样的世局,知识人也出现分化,大体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与统治者保持距离并能独立发声的士人;一种是参与统治并以“治”的心态维护统治的士人③。前者的代表是老庄孔孟,老庄坚持“理想”与“超越”,批判统治者的“有为”,向往本真自然的人;孔孟既希望参与政治又富有道义精神,他们主张“谋道不谋食”,因而也能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进而追求一些“理想”与“超越”的东西;后者的代表是致力于现实功利的法家,他们主张君主集权,施行严刑峻法,视人性为恶,极度反智,把人作为实现“富国强兵”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总之,道家超越……




主编推荐
本书对《文子》的儒道属性与作用做了新的解读。

精彩内容

本文将《文子》归属于黄老思想范围,以概念比较的方法着重论证了《文子》的黄老思想对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修正。”绪论”中提出学界对《文子》与《老子》的思想关系研究大体上呈现为两种情况,即一种认为《文子》在发展《老子》,另一种则认为《文子》在修正《老子》,本文遵从修正说。正文部分首先概述了黄老思想的功利性与老庄思想的超越性,进而从“道”“无为“理”“气”“心”“法” ”礼”等重要概念的分析入手,具体论证了《文子》如何修正儒道思想。”附录”中收入两篇考据文章,提出文子极有可能是孟尝君田文,平王则是齐襄王,《文子》一书的撰作年代应在齐王建元年之后,《吕氏春秋》之前,即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39年的25年时间内,而《文子》一书则应从《老子》之”传“的角度去理解。本书对《文子》一书的研究对于儒学和老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媒体评论

本书对《文子》的儒道属性与作用做了新的解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