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僧人“前理解”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8.73
5.0折
¥
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戎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43325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9467470
上书时间2024-12-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戎川著的《唐代僧人前理解研究》分为四章。其中,绪论叙述本书的选题意义。第一章详细论述本书所运用的理论基础,即哲学诠释学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则是基于《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唐代墓志汇编》,以及《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等史料对唐代僧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前理解”进行详细的研究。第三章以第一节为方法论基础,以第二节为史料基础,以理论提升的方式解答了本书探索的两个问题:其一,由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为什么不能“原汁原味”的落地中国,为什么一定要经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其二,既然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不可避免,那么与印度佛教相异的“中国佛教的合法性问题”如何看待?
作者简介
戎川,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宗教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中国化。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概述
第一节 “前理解”为真理塑形
一 正见始于偏见
二 “前理解”之于真理的意义
第二节 “视域融合”使真理成型
一 非科学真理的“关系”结构
二 非科学真理即“视域融合”的真理
三 “视域融合”真理的合法性
第二章 唐代僧人的儒家文化“前理解”
第一节 僧人的儒家文化背景
一 家世儒宗
二 儒生出家
三 出家后补习儒学
第二节 僧人前理解中的“孝”
一 对亲人之孝
二 对师父之孝
第三节 僧人前理解中的“忠”
一 一颗忠心圆满两重身份
二 建塔造像祈福尽忠
三 “梦”是僧人尽忠之纽带
四 “忠”的其他表现形式
第四节 僧人修行境界的儒家维度
一 以“仁”来形容修行境界
二 以“大丈夫”为修身标准
三 作为通往佛教道路的儒学
第三章 “视域融合”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唐代佛儒之间的“对话辩证法”
一 以“入世”来审视“出世”
二 在“入世”中从容“出世”
第二节 佛教中国化问题的再审视
一 本土化提法的结构与解构
二 佛教的中国“显现”
第三节 现实问题的启示
一 宗教中国化问题的思考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摘要
戎川著的《唐代僧人前理解研究》引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理论视角,以唐代僧人的传记史料为研究对象,用新角度审视老问题,把“佛教中国化”还原为“理解如何可能”与“真理如何可能”两个基本的哲学议题进行讨论,以此来尝试证明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必然性以及中国佛教的合法性。本书论述了佛教在中国的样态是儒家文化“前理解”与佛教本身“出世”特点相融合的“视域融合”的佛教。
精彩内容
本书引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理论视角,以唐代僧人的传记史料为研究对象,将“佛教中国化”问题还原为两个很基本的哲学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佛教中国化”换个角度来审视就是“中国人如何理解佛教”,进一步即还原为很基本的哲学认识论问题,即“理解如何可能”,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可证明“中国化”的必然性;其次,既然“中国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由此带来的中国佛教新形态,其合法性又如何证明?这个问题又可以还原为很基本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也就是对真理标准的分析,即“真理如何可能”。通过对这两个很基本的哲学问题的探讨,并结合唐代僧人的传记及金石资料进行分析,回头再来审视“佛教中国化”问题,便能深入到其内在结构中,并且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中国佛教形态的必然性以及中国佛教的合法性。目录:绪 论……………………………………………………………………1章 人是通往真理的道路…………………………………………20 节 伽达默尔主客融合的真理观………………………………20 一、“前理解”为真理塑形…………………………………………20 二、“视域融合”使真理显形………………………………………27 第二节 真理观的源始之境…………………………………………34 一、真理的家园与诞生地…………………………………………34 二、真理的很初显现………………………………………………40 第三节 主客二分真理观的出现与发展……………………………47 一、真理与生活的剥离……………………………………………47 二、解决主客之间的割裂…………………………………………50第二章 唐代僧人的儒家文化“前理解”………………………………58 节 僧人的儒家文化背景………………………………………60 一、家世儒宗……………………………………………………60 二、儒生出家……………………………………………………63 三、出家后补习儒学………………………………………………66 第二节 僧人前理解中的“孝”………………………………………69 一、对亲人之孝……………………………………………………71 二、对师之孝……………………………………………………82 第三节 僧人前理解中的“忠”………………………………………87 一、一颗忠心圆满两重身份………………………………………89 二、以佛教的方式为国祈福尽忠…………………………………92 三、“梦”是僧人尽忠之纽带………………………………………95 四、“忠”的其他表现方式与总结补充……………………………98 第四节 僧人修养境界的儒家维度………………………………103 一、以“仁”来形容修行境界……………………………………105 二、以“大丈夫”为修身标准……………………………………108 三、作为通往佛教道路的儒学…………………………………110第三章 “视域融合”的中国佛教……………………………………115 节 唐代佛儒之间的“对话”…………………………………115 一、以“入世”来审视“出世”……………………………………115 二、在“入世”中从容“出世”……………………………………130 第二节 佛教中国化问题的再审视………………………………137 一、本土化提法的结构与解构…………………………………137 二、佛教的中国“显现”…………………………………………142第三节 对现实问题的三点启示…………………………………147 一、对外来宗教文化中国化问题的思考………………………147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150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思考…………………………153结 语…………………………………………………………………158参考文献………………………………………………………………163后 记…………………………………………………………………184
媒体评论
戎川著的《唐代僧人前理解研究》分为四章。其中,绪论叙述本书的选题意义。第一章详细论述本书所运用的理论基础,即哲学诠释学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则是基于《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唐代墓志汇编》,以及《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等史料对唐代僧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前理解”进行详细的研究。第三章以第一节为方法论基础,以第二节为史料基础,以理论提升的方式解答了本书探索的两个问题:其一,由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为什么不能“原汁原味”的落地中国,为什么一定要经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其二,既然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不可避免,那么与印度佛教相异的“中国佛教的合法性问题”如何看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