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中幡
【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名片】
遗产项目:天桥中幡
创 始 人:王小辫
艺术特点:从技艺角度来说,中括手法(挑端云开垂)和腿法(踢抽盘跪过),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胆量、力量和技巧,那么是很难学会中幡的。此外耍中幡还必须掌握中国式摔跤、等技艺。
传 承 人:傅文刚
传承意义:天桥中幡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杂技项目,凭其精湛的技艺、滑稽的表演,在老北京历史文化的中有着光辉的一笔。由于社会的发展,舞幡已逐渐非职业化,专业艺人越来越少,加上天桥杂技作艺的环境及演出的形式均发生了变迁,使中幡这项技艺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和保护。
提起老北京,不得不说天桥。天桥在宣武区东部正阳门外,原有汉白玉石桥一座,三梁四栏,桥下为由西向东的小河龙须沟,由于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坛时的必经之路而得名。说得更直白一点,天桥就在今天坛路西口,永安路东口,天桥南大街北口,前门大街南口等四条交通要道的汇合处,差不多有方圆一千米左右。
如果你看过电影《黑白人间》,肯定知道,天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很多艺人在天桥的某个角落画个圈子,作为演出场子,行话就叫做“画锅”。锅是做饭的,画了锅,有了个场子,就等于艺人有碗饭吃了。天桥市场的杂耍表演是一大,不但项目繁多,而且技艺高超。要说,这里哪些杂耍,中幡能排得上前三。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是装饰华丽、既具有仪仗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中幡一开始作为仪仗队的旗杆,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
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各种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比较有讲究的中幡的杆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璎珞宝盖。所以,中幡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还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从视觉和听觉上满足观看者。从技艺角度来说,中括手法和腿法,不仅练的是人的胆量、力量和技巧,还需要文武兼备。
要说对中幡的发展起到主要作用的人那就不得不提王小辫。清朝末年,他的哥哥在宫中当差,并且学到了这些技艺,然后传给了他。后来,王小辫就把中幡变成买卖性质的表演传入了民间。其实,如果按照皇宫里的规矩的话,王小辫在民间耍中幡这种行为就算不会头,至少也得抓到衙门里去关几天,毕竟耍中幡这种技艺是只有才有资格欣赏的。不过,对于摇摇欲坠的清帝国来说,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心思去管中幡的事。
后来,王小辫收了宝善林为徒弟。民国初期,八旗子弟为谋生计纷纷到天桥市场卖艺,其中由沈三(沈友三)、宝三(宝善林)、张狗子(张文山)等率众表演的中幡为京城的老百姓所喜爱。20世纪50年代,天桥耍中幡由宝善林先生执掌,第三代传人陈金保、付顺禄、徐茂等人在天桥跤场演练中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少高手前来切磋技艺。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被取消,各种文艺演出被禁止。改革开放后,为了弘扬老北京文化,宣武区文化委员会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在区文化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付顺禄先生之子付文刚跟一些艺人成立了“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一批天桥绝活儿得到传承。
如今,天桥中幡发展到第五代传人付文刚手中,他也是如今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的团长。虽然付文刚目前有20个学生,8个徒弟,但对天桥中幡的传承,付文刚仍忧心忡忡,因为目前真正有天赋并愿意继承这门技艺的人还是越来越少,加上现在演出的环境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迁,耍中幡技艺仍处于濒危状态。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确定,北京市的傅文刚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