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凌,生于陕西平利县,单向街2019年度青年作家,新京报2017年度致敬作家,腾讯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入选三届《收获》文学排行榜,两届豆瓣年度作品、新浪十大好书、华文十大好书、南方都市报十大好书等,出版《生死课》《寂静的孩子》《世界》《青苔不会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等书,发表长篇小说《记忆之城》等。
目录
2019 ………… 1
2001 ………… 88
2003 ………… 202
内容摘要
十八梯顶端的平台上飘散《荷塘月色》,黄桷树蒙着一层苔粉的根须间倚着两口音箱,几拨人跳着“坝坝舞”。我在这里等候陈天。树下小贩摊子上十几年前几块钱一张的黄碟,已经换成了储存电影的U盘,我似乎认出了他的脸。当年在大都会后身通向较场口的横街上,在鱼贩子和五金商店中间的交界地带有一排卖碟的。那时还没有发生夫妻看黄碟事件,三级片袒胸露点的封面可以公开摆放在鱼城的地摊上,一眼扫过去有些白花花的,只有黑乎乎的毛片需要口头询问。我的口味也没那么重,只需要掩藏起脸上的些许热度,蹲下去捡起一张李丽珍、叶玉卿或者“亚洲第一美胸”杨思敏的碟子来,交上五块钱,就可以回家在VCD上享受几十分钟的快感。那时候苍井空似乎都还没有出来,更谈不上被人叫作阿姨,眼前这个卖盗版电影U盘的中年人,脸上黄桷树根一样纵横的皱纹也都没来得及生长出来。这么多年过去,他只是一步步离开解放碑,把地盘从大都会后身挪到了十八梯这片废墟顶端。下过一阵鱼城常见的小雨,“坝坝”地面上有很多积水,人们跳舞的影子倒映在水光里,萦绕又分离。这并非常见的广场舞,穿梭的人影中,一个老年人和一个中年女子是固定的舞伴。老年人又高又瘦,中年女子面目黧黑,骨瘦如柴,穿着一套带褶的黑色短裙。两人的影子若即若离,似乎在贴近中保持着某种无形的距离。老年人略微仰着头,脸上现出某种远离这里的神情,似乎并不能安心投入。旁观者告诉我,他们并不是熟人,鱼城人把中年女子叫“对对娃”,专门陪这种老年人跳舞,一场舞收几十块钱。老年人和中年女子跳完几曲后,乐曲停顿,两人分开休息一会儿,我过去问他一曲舞多少钱。老年人脸上仍旧带着矜持的表情,又似乎被问到有些窘迫,低声说“我们是老关系”,就别过脸去。两位骨瘦如柴的中年舞女,看起来是从当年的金竹宫或者食品舞厅转来的,她们当中的一个,就是小芹在遗书中提到的证明人吗?我在食品舞厅里有没有见过她?心里有一丝紧张起来。我不禁背过脸去,向平台脚下张望。平台外沿紧临十八梯,倚靠栏杆望下去,阳光下废墟冒起似有若无的青烟,气味也隐隐地蒸腾起来。两天来从我住的穆斯林大厦十三层连锁酒店房间俯视,巨大的废墟沿阶梯两侧铺展,从顶端的较场口,一直延伸到下半城的厚池街。最初让我注意到它
……
主编推荐
腾讯年度非虚构作家袁凌的自传体小说。 一座山城,两个时代,由平淡的表象窥探内涵的底色。它们沉睡多年,需要一次复活的机会。 以山城重庆为原型的舞台,讲述一段似远的时代故事。
精彩内容
《记忆之城》是知名作家袁凌创作的非虚构自传体小说,故事记录了大学毕业后的主人公来到“鱼城”之后的数载光阴。身为一名社会新闻作者,他接触了许许多多生活在“鱼城”的普通市民,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感受到在城市的光鲜外表下,一个平凡群体日常讨生活的挣扎和坚忍。工作之余,与身边好友、自己恋人、报业同行等人的相处,以及鱼城历经拆迁、改造后的场景,都让主人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产生了摇摆和怀疑,经过一场病痛的洗礼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之后,他也寻得了让身心和解的方式,让鱼城里的种种化作记忆,成为其人生成长中的一道痕迹。
小说采用回忆式絮语的方式,道尽了大城市中底层人士的辛酸遭遇。层叠交错的山城风光,光鲜亮丽的重建城市,其实离不开那一群为之默默奋斗的人。“野生作家”袁凌以他擅长的敏锐视角和跳跃性的文字风格,为自己和读者描绘了一个细碎而真实的“鱼城”。
媒体评论
腾讯年度非虚构作家袁凌的自传体小说:“我”站在十八梯石坎顶端,写下了“鱼城”故事的开头。
“野生派”作家袁凌,继《我的九十九次死亡》《青苔不会消失》之后又一部剖析自身与社会的非虚构小说。
作品曾获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2017年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
李敬泽、梁鸿、弋舟、路内等名家倾情推荐。
腾讯年度非虚构作家袁凌的自传体小说。
一座山城,两个时代,由平淡的表象窥探内涵的底色。它们沉睡多年,需要一次复活的机会。
以山城重庆为原型的舞台,讲述一段似远而近的时代故事。
我克服了一些心理障碍,又经过反复修改,就是为了尽可能安心地、有机地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我不怕过程麻烦,只希望让这些故事有个最好的传播接受度。 ——袁凌
袁凌的小说很精彩,够味也到位。但我怀疑他对虚构本身并不在意,他看重的,只是虚构文体可以把零散的生活事实和真相自由组合的便利。他非常清醒也清晰地知道他要的是什么,该怎么做。毫无疑问,他是执意为社会和人生的作家,正是这一点,让我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油然而生出敬意。——徐则臣
这是一部小说,但我不想以“小说即虚构”来判断袁凌的写作。事实上,就是有一类这样的作家,只会以一种“非虚构”的态度去和生命角力,他们与之搏斗的,从来都是真而又实的生活本身,这令他们避免了将世界变成仅仅是一则故事的风险,而此种风险最大的危害是——将写作降格为了谎言。在这个意义上,袁凌接近于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那么,我可以将他想象为是无所畏惧的。
——弋舟
著名非虚构作家袁凌在虚构领域的惊艳亮相。无论是非虚构还是虚构,袁凌都有一种“抢救”意识,他是失去世界和失去时间责无旁贷的证人。他是写作界的道德力量。——阿乙
袁凌的写作,虚构似乎不够残酷,纪实仿佛未必热情,可他完成的每一个作品,都有着足够充沛的情感力度和极其粗粝的现实感知——在这本《记忆之城》里,我尤其看到一个希望放弃每一个人却永远关心着所有人的灵魂。——黄德海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