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5.34 2.0折 ¥ 128 全新
库存196件
作者周丽霞编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4873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9233865
上书时间2024-11-20
版权信息
序言 悠扬飘逸的古乐歌舞
八音古乐——古代乐器与演奏艺术
玉磬之声——石类乐器
玉振金声——金类乐器
空谷传响——竹类乐器
悠扬婉转——匏类乐器
扣人心弦——丝类乐器
悦耳动听——土类乐器
黄钟大吕——革类乐器
余音绕梁——木类乐器
妙舞长空——舞蹈历史与文化内涵
图腾仪式——原始舞蹈
歌舞翩翩——礼乐歌舞
争奇斗艳——曲舞生辉
歌舞升平——广天妙舞
钧天广乐——古代十大名曲与内涵
天籁之曲——高山流水
鸿鹄之志——平沙落雁
傲骨气韵——梅花三弄
汉宫秋月余音绕梁
千古绝唱——胡笳十八拍
清耳悦心——春江花月夜
浩然正气——广陵散
慷慨悲歌——十面埋伏
正声雅音——阳春白雪
脱凡之境——渔樵问答
磬是一种石制的击乐器,磬乐器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磬。
后来,人们在山西夏县东下冯夏代文化遗址,发现了远古时期的一块石磬,其形状像耕田用的石犁,其上方有一圆孔用于悬挂,虽然整体打得非常粗糙,有的棱角还十分锐利,但敲击时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从此可见,磬乐器既是表现音乐的工具,又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工具或生活用具。
在先秦秦国宰相吕不韦所主编的《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
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
文中所说用生活器皿“缶”,其实就是蒙上鹿皮而成的鼓,而“拊石击石”就是远古时期人们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以伴奏化装成百兽的一种原始舞蹈。
此外,在《汉书?杨恽传》中记载:
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
这一记载,描述了先秦时期人们酒后兴趣大发,一边敲击盛酒用的器皿缶,一边仰天歌唱。
这一时期的石磬可能就来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工具,人们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使用,于是人们便发明了磬乐器。
因此,磬乐器最早是用于我国先民的乐舞活动,在远古时期的磬乐器具有双重功能,也就是表现性和实用性。
在远古时期,磬乐器已经广泛流传,后来人们从河南武官村大墓出土了远古时期一件虎纹大石磬,该石磬长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由一块白青的大石琢成。
该石磬正面是刚劲柔和的阳纹线条,雕刻着一只虎形纹饰,这只老虎瞠目踞伏,做张口欲吞状,形象刚猛壮美。可见当时磬乐器的制作非常精美。
后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磬乐器形状也有了多种变化,人们掌握了较高冶炼技术使磬乐器在材料上有多种选料。磬乐器除了有石制的之外,还有玉制和青铜制多种材料。
同时,在造型和雕刻上更加精致完美,当时磬乐器的磬架用铜铸成,呈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立柱,底座是一个龙头、鹤颈、鸟身、鳖足的怪兽状,磬依次悬挂于精美的兽座龙首铜架上,可谓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而牢固。
后来到了先秦时期,还产生了编磬。编磬是一种可以演奏旋律的打击乐器,是从石器发展而来的。编磬是用石或玉制作,它在宫廷音乐中用途颇广。特磬是单个的大石磬,常用于皇帝祭天地、祭祖时演奏的乐器。
编磬是由16件形式大小不同或厚薄不同的石块编悬而成,每只磬发出不同音色,可以演奏旋律。
在先秦时期编磬已经有了广泛制作和运用,后来还发展到用玉石制造。编磬开始一般是三五件一套,其低音浑厚洪高,高音明澈,音色优美而动听,音域可达3个8度,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多种乐曲,可见当时编磬制造技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编磬在先秦宫廷中一般是整套使用,当时制作的是16件为一套,大小相同,厚度有异,采用新疆和田碧玉,其形与特磬一致,只是体积较小。
本书第一部分介绍中国古代乐器,如打击乐的磬、镈、钟。吹奏乐的唢呐、笛子、箫。弦乐的古琴、古筝等乐器。第二部分介绍中国古代歌舞,如周代的祭祀乐舞,秦汉的习俗乐舞,唐宋的宫廷乐舞等舞蹈。第三部分介绍《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汉宫秋月》等中国十大古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