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久之乱:“武者之世”的真正到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承久之乱:“武者之世”的真正到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73 6.2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坂井孝一 著,王玉玲 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66132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1514257

上书时间2024-11-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坂井孝一,1958年生于日本东京都,于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主攻日本史学并完成博士课程,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创价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日本中世史,尤以镰仓幕府、承久之乱、《曾我物语》等相关研究见长。主要著作有《〈曾我物语〉的史实与虚构》(2000)、《源实朝》(2014)、《源赖朝与镰仓》(2016)等。在研究之余,经常做客各种历史栏目,领衔负责NHK大河剧《镰仓殿的13人》的历史考证工作。
王玉玲,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本中世史研究,在《世界历史》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前言 序章 中世的开幕 1 院政的成立 2 武者之世的到来 3 多彩的文化 章 后鸟羽的朝廷 1 源赖朝的幕府创 2 文化的巨人 3 君临 章 源实朝的幕府 1 三代将军源实朝 2 镰仓的动荡 3 朝幕协调的和平 4 将军惨死 第三章 乱前的历程 1 源实朝横死的冲击 2 从妥协到敌对 3 承久大内里的修建 4 向兵乱发展 第四章 承久之乱的爆发 1 追讨北条义时 2 动摇的幕府、反击的幕府 3 进攻的镰仓方 第五章 大乱的终结 1 后的攻防 2 大乱后的京都 3 败者的命运 第六章 乱后的世界 1 新时代的政治 2 新时代的文化 终章们与承久之乱 后记 承久之乱相关简略年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序章 中世的开幕 1 院政的成立 从摄关政治到院政 众所周知,平安时代中期的10世纪到11世纪,是藤原氏作为天皇外戚掌握政治权,以摄政、关白之职展开摄关政治的历史时期。11世纪初,藤原道长所作和歌“此世即吾世,如满月无缺”,恰好说明了藤原氏盛极一时的状况。但是,以修建平等院凤凰堂而闻名的藤原道长之子藤原赖通却失去了外戚的地位。随着尊仁亲王践祚,即后三条天皇的即位,朝廷政治迎来了转机。后三条天皇从藤原氏手中夺回政治权,通过制定延久宣旨栅,实施庄园整顿等,积极地推进了各种政策。 延久四年(1072),后三条天皇让位于贞仁亲王成为上皇,即院。并且,在白河践祚后,仍然以院的身份继续政治。但后三条让位后仅半年就去世了,因此无法断定他让位的真正意图是否是开始院政。按照通说,应德三年(1086)实施天皇亲政的白河册立8岁的善仁亲王为皇太子并即日让位,被视为院政的开端。本书亦采用该说法。不过,白河天皇的让位也是出于确立其自身皇统的目的,并非在最初即以开始院政为目的。 实际上,在白河之外,后三条还有实仁亲王、辅仁亲王等皇子。两位亲王都是白河同父异母的兄弟。后三条让位于白河后,在立实仁为皇太子的同时,也决定了由实仁、辅仁在白河后先后继任皇位。根据元木泰雄的观点,当时摄关家藤原师实的养女贤子成了白河天皇的中官(与皇后几乎地位相同,天皇之后),如若其所生之子继任皇位,摄关家恐再次作为外戚夺回权力,而后三条则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加以阻止。 但对于白河而言,后三条的决定却意味着他的子孙无缘继承皇位。在白河看来,势必难以接受。而且,宠妃贤子产下善仁亲王五年后便香消玉殒。白河悲不自禁,据镰仓初期的说话集《古事谈》记载,白河甚至不惜破坏关于接触死秽的禁忌,抱住贤子的遗骸久久不肯离去。此后,白河欲将贤子所生的皇子善仁亲王送上皇位的想法越加强烈。 当然,既然后三条预先决定了实仁亲王的皇太子之位,那么白河想要拥立自己皇子的想法必然难以实现。但是,应德二年(1085)实仁亲王却因感染疱疮(天花)去世,于是白河就开始筹谋拥立自身皇统。白河无视后三条指定辅仁继实仁之后接任天皇位的遗志,改以善仁亲王为皇太子,并于当日断然让位,堀河天皇由此践祚。白河立太子并即日让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实施的。 此后,白河作为幼帝堀河的父院行使亲权,执掌政务,开启了院政之路。贤子的养父、新帝的外祖父藤原师实出任摄政。在具体的施政中,二人互相协作,并由白河做出最终裁决。这样的政治模式持续了一段时间。白河院政的确立 不过,在宽治八年(1094),也就是堀河天皇16岁时,关白之职由藤原师实嫡子即贤子的兄弟师通继承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33岁正值壮年的藤原师通器宇轩昂,才能过人,意志坚定,以舅父的身份辅佐天皇施政,而不再向白河问询政务。究其原因,其关白之职是直接继承自其父,因此他对白河院便不再有所顾虑。 不仅如此,根据平安末期历史物语《今镜》的记载,藤原师通还将白河称为“降位之帝”,只将其视为已退位的天皇而已,甚至在院御所前也不行下车之礼。在藤原师通看来,国制机构上正式的帝王始终是天皇,而辅佐天皇的是摄关,院只是非正式的存在。如果按照现代的公司组织来理解,恰如引退后的社长不干涉经营,而将全权交由现任社长以及社员一样。 然而,承德三年(1099)六月时年38岁的藤原师通突然去世,其22岁嫡子权大纳言藤原忠实继承其位。年轻的藤原忠实最初仅官至内览(对上奏天皇的文书进行预先审阅之职),白河再次开始亲执政务。直至长治二年(1105)十二月藤原忠实才在白河的授命下出任关白之职。足见二者实力之悬殊。 不过,堀河成年后便开始积极地参与政务。在当时的贵族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天皇亲政才是正式的政治形态。而且,堀河具备作为帝王的很好资质,期待“贤王”亲政的人不在少数。结果,在天皇堀河与父院白河间甚至出现了对立。 P7-11



主编推荐

承久之乱是日本历划时代的大乱,奠定了日本700年的权力关系格局。1219年,三代将军源实朝遭到暗杀,朝廷与幕府矛盾逐渐激化,后鸟羽上皇发动兵乱,被迅速应对的镰仓方击败。乱后,三位上皇被流放,幕府取得对全国的控制权,北条氏成为幕府的实际控制者。本书在院政和镰仓幕府成立、发展的大脉络中对承久之乱进行了定位。 暗杀、复仇、同室操戈,一场跌宕起伏的“权力游戏”。后鸟羽上皇由于天丛云剑的丢失而不断强化自己的正形象;源实朝努力推进将军亲裁,树立了强大的,却意外遭到侄儿公晓暗杀;面对后鸟羽的进攻,尼将军北条政子发表演说,稳定了动摇中的镰仓幕府御家人……本书再现了大乱中的一幕幕经典场面,尽显历史中的偶然和宿命感。 重新思考乱前的公武关系,构建后鸟羽、源实朝的历史实像。后鸟羽朝廷与源氏幕府是敌对关系吗?后鸟羽上皇是轻率、傲慢、不识时务之人吗?源实朝是政治上被孤立的无力将军吗?本书直面学界争论的问题,摆脱先入之见和陈旧史观,吸收前沿研究成果,提出了富有启发的新见。 日本中世史研究、《镰仓殿的13人》历史顾问坂井孝一教授“大家小书”。精研镰仓幕府和承久之乱数十年,批判利用《吾妻镜》《愚管抄》《承久记》等史料,尝现代社会现象解读历史事件,实现过去与现代的对话。日本《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知名作者伊东润、学者!



精彩内容

前言 提起“承久之乱”,通常认为这是朝廷权力者后鸟羽院(上皇)以打倒幕府为目的发起的一次兵乱。诚然,以此次兵乱为节点,朝廷与幕府的实力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仅从这个意义来看,承久之乱确实是朝廷意图打倒幕府却以失败告终的历史事件。但这其中存在着一种先入判断,即认为朝廷与幕府的关系是敌对的。而且,大约百年后,企图倒幕的后醍被流放后鸟羽曾经的流放地隐岐岛似乎也影响了这种结论。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展开,相关成果证明并不能仅以对立的构造来理解朝廷与幕府的关系,后鸟羽的目标在于讨伐执权北条义时,而非倒幕。日本高中的日本史教材中也采用了“后鸟羽发兵追讨北条义时”“向全国发布追讨义时命令”的表述方式,而“倒幕”“讨幕”的表述则相应减少。 并且,对后鸟羽其人也存在误解。大概很多人都认为后鸟羽轻率地与幕府对抗,反遭幕府流放孤岛,是个不识时务的傲慢无情之人。这恐怕也与前面提到的有关承久之乱的一般理解以及对朝幕关系的先入认识有关系。但是,后鸟羽是亲自主持编撰被誉为中世和歌杰作的《新古今和歌集》的歌人,而且多才多艺,长于各种艺术、学问。在对于后鸟羽的一般认识中,这些侧面往往被忽视了。 同样,对镰仓幕府的三代将军源实朝其人的认识也存在类似的误解。过去,我们一方面认为源实朝是个天才歌人,不仅创作了众多万叶调雄大风格的和歌,而且自撰家集《金槐和歌集》,另一方面也认为他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贵公子,他的艺术造诣反而导致他在粗犷的东国武士间成了政治上被孤立的无力将军,年纪轻轻便惨遭其亲侄公晓暗杀。不过,这也是先入为主的误解。姑且不论年幼之时,成年后的源实朝作为将军掌握了十足的与权力,积极地参与幕政。并且,后鸟羽的朝廷与源实朝的幕府间,不仅不存在对立,反而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源实朝暗杀事件不仅对幕府,对朝廷也造成了很大冲击,并且对承久之乱的爆发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书希望去除这种基于先入观的一般认识,描绘出与学术研究成果相一致的“承久之乱”像。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重视以下两个视角:,在院政及镰仓幕府成立、发展的大的历史脉络中对承久之乱进行定位。承久之乱是院发起的兵乱,乱后三位院被处以流刑。当时,院是朝廷政治的中心,因此有必要论及院政这一政治形态。并且,后鸟羽意图打倒的是北条义时,而北条义时本身是镰仓幕府的执权。若不对镰仓幕府的成立与发展进行探讨,便无法展开对承久之乱的论述。 ,为了便于一般读者理解,本书尝试比照现代的社会现象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以此勾勒这段历史的形象。当然,现代日本是自由、平等的民主法治国家,同800年前承久之乱发生时的中世日本存在根本的不同。但是,同现代人无异的是,对于生活在800年前的人们来说,800年前的当时即是现代,当时的人们也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而且,日本社会、乃于人类也具有不变的本质。为了理解800年前的过去,尝试过去与现代的对话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再者,有必要在进入正文之前对史料的问题作一下说明。中世存在着诸多用于记述自身见闻的日记,如九条道家的《玉蕊》、藤原定家的《明月记》等。这些日记是记录事件发生当时一手情报的同时代史料(一级史料)。但关于承久之乱几乎没有这样质的史料。比如《承久三年具注历》,本是阴阳师记录笔记的日历,但关于承久之乱爆发时以及之后的记录因忌惮幕府都被抹除了。之所以缺少日记类的史料,或许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此外,还有被认为是仁和寺僧侣记录的日记《承久三年四年日次记》。相对来说,这是可信度较高的史料,但相关的记录不多。 因此,研究承久之乱时往往依据后世出现的著作、编纂史料及军记物语。著作方面,《愚管抄》是常用的史料。该史料是摄关家出身的天台座(比叡山延历寺住持、管理天台宗的职务)慈圆在承久之乱爆发前完成的作品,在承久之乱后曾两度追加补充。该史料具有很强的同时代特,是探究承久之乱发生前史实的史料,但关于承久之乱本身只有追记部分中的若干记录而已。 编纂史料方面,镰仓幕府编纂的史书《吾妻镜》为重要。关于承久之乱的记录也十分详细、丰富。但不容否认的是,《吾妻镜》是幕府基于幕府立场对所得情报进行编纂而成的史料。而且,该史料成书于13世纪末,正是执权北条氏嫡流得宗家掌握权力的时期,因此拥护、彰显北条氏的倾向很强。此外,还有仁和寺僧侣记录的《仁和寺日次记》、镰仓后期成立的编年体史书《百炼抄》、以历纪为中心的年代记《皇代历》等。这些史料基本都是以日记类记录为基础,虽然史料价值并不低,但记录大抵都简略。 另一方面,军记物语《承久记》是专门描写承久之乱的作品,记录为详细、丰富。现存的写本大致分为“慈光寺本”“流布本”“前田家本”几种。也有《承久军物语》等异本,但内容和表述方面差异明显。题签(贴于封皮之上,用于书写题名的纸签)上题着“承久记慈光寺全”的“慈光寺本”被认为是早的版本,其史料价值也。但是,其中没有关于宇治、濑田之战激烈战斗场面的叙述。“流布本”以“慈光寺本”为基础制成,现存庆长、元和两种“古活字本”以及制版本、文库藏写本等年研究发现“前田家本”是摘录“流布本”的作品。《承久军物语》是以“流布本”为基础,并加入《吾妻镜》记录而创作的异本。《承久记》以古本“慈光寺本”为中心,部分应用了“流布本”的庆长“古活字本”。但这些作品都存在文学作品特有的虚构与润色,作为史料使用时无疑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另外,中世时期的皇位继承称“践祚”,与其后登上被称为高御座的玉座,向内外昭示继承皇位的“即位”仪式有所区别。本书统一使用“践祚”一词表即位。“上皇”即“院”,是“院政”政治的中心,因此正文部分从“院政”的成立开始说起。



媒体评论

日本中世史研究权威、《镰仓殿的13人》首席历史顾问坂井孝一教授,全面呈现奠定日本700年权力关系格局的大乱
★承久之乱是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乱,奠定了日本700年的权力关系格局。1219年,三代将军源实朝遭到暗杀,朝廷与幕府矛盾逐渐激化,后鸟羽上皇发动兵乱,被迅速应对的镰仓方击败。乱后,三位上皇被流放,幕府取得对全国的控制权,北条氏成为幕府的实际控制者。本书在院政和镰仓幕府成立、发展的大脉络中对承久之乱进行了定位。
★暗杀、复仇、同室操戈,一场跌宕起伏的“权力游戏”。后鸟羽上皇由于天丛云剑的丢失而不断强化自己的正统君王形象;源实朝努力推进将军亲裁,树立了强大的权威,却意外遭到侄儿公晓暗杀;面对后鸟羽的进攻,尼将军北条政子发表著名演说,稳定了动摇中的镰仓幕府御家人……本书再现了大乱中的一幕幕经典场面,尽显历史中的偶然性和宿命感。
★重新思考乱前的公武关系,构建后鸟羽、源实朝的历史实像。后鸟羽朝廷与源氏幕府是敌对关系吗?后鸟羽上皇是轻率、傲慢、不识时务之人吗?源实朝是政治上被孤立的无力将军吗?本书直面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摆脱先入之见和陈旧史观,吸收前沿研究成果,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新见。
★日本中世史研究权威、《镰仓殿的13人》首席历史顾问坂井孝一教授“大家小书”。精研镰仓幕府和承久之乱数十年,批判性利用《吾妻镜》《愚管抄》《承久记》等史料,尝试用现代社会现象解读历史事件,实现过去与现代的对话。日本《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知名作者伊东润、学者今谷明推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