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扎特:作品和生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莫扎特:作品和生平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25 2.5折 25 全新

库存7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曼弗雷德·瓦格纳著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ISBN9787810961967

出版时间2004-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5元

货号10655829

上书时间2024-11-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莫扎特效应

一切皆为娱乐而写?

 昨日消遣,今朝娱乐

 莫扎特的消遣音乐为一切人而存在

 呼唤爱心和理解的音乐

 莫扎特眼中的古典文艺

 莫扎特所经历的危难岁月是历史的必然吗?

童年时期的莫扎特:杰出的天才+优越的社会环境

 莫扎特的祖辈

 莫扎特的父母双亲

 在胚胎状态中感受音乐

 音乐学习的自动传承

 莫扎特音乐学习的具体内容

 第一次维也纳之行

 旅行体验与感受

 盛大的欧洲巡回演出(1763―1766)

 对音乐的理解就是对文化的理解

 莫扎特的宗教信仰观点

 宗教信仰与共济会主义

 莫扎特与当时社会的接触

以欧洲为坐标系

 莫扎特――一位欧洲作曲家

 莫扎特的欧洲游记

 共济会运动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

 莫扎特拒绝用德语谱写音乐

 土耳其音乐时尚

 高贵的欧洲局外人

 莫扎特的爱情观

 莫扎特主张欧洲的整体性

 从萨尔茨堡宫廷乐师到欧洲音乐制作人

 浅谈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的风险

 萨尔茨堡:天才的伤心地?

 特立独行至少意味着自由自在

 特立独行也意味着向志同道合者致敬

 启蒙运动是对道德的洗礼

 启蒙运动无疑是一次文化教育

 启蒙运动也意味着恪守和捍卫一种音乐观念

歌剧――莫扎特对人的描述

 早期的歌剧

 严肃歌剧

 诙谐歌剧

 未完成的歌剧

 舞台配乐

 以歌剧形式诉说一切?

 伊多梅纽斯

 后宫诱逃

 莫扎特为三部达?彭特剧本谱写的乐曲

 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女人心

 狄托的仁慈

 魔笛(KV620)

 歌剧在莫扎特看来就是启蒙运动

从当代视角诠释莫扎特

 “听”与“倾听”的区别

 音乐存储:益处与风险

 何谓“真实可信”?

 表演者的真实性才是硬道理

 当前几种可行的阐释模式

 唯美主义浪潮

 生态趋势与自然朴质

 日常生活的文明化

 精神分析和心理描述

 价值追求

 价值意义的恒定性

 莫扎特对新型音乐戏剧的评价和要求

 讲述平常故事

 仔细阅读乐谱

 创想图景

 歌剧中的人物塑造必须始终保持人的形象

 过去与现在总是形影随行

 歌剧不能是博物馆的翻版

 为了真实而自由

作品目录

精选唱片资料目录(略)

重要事件年表(略)

主要参考文献(略)

内容摘要
    这个问题与莫扎特写给他父亲的一封信札有关:“……对于所谓的流行他们一点都无所谓,因为我的歌剧里的音乐可以为形形色色的人所接受,当然除了那些对音乐一点不感兴趣的人。…”(摘自1780年12月16日信)

     ◎昨日消遣,今朝娱乐

     如果你24小不问断地关注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核心反映器,即以私人电台节目为主体而又直接穿插着公共节目的电视频道,那么你就会有一个这样的印象,那就是整个世界好比一个舞会。好象只有在遇到轰动的灾难报道(尽量图片资料少之又少地循环重复着)时,“舞会”才会稍有中断。大众把这种被反射出的生活意义称为“fun”,即欢乐,兴趣,游戏,金钱,消费以及性爱。最糟糕的是居然音乐也涉列其中了,里面或多或少都会有来自英美的流行音调,这些所谓的流行因素被频频传入西方国家。它的节奏基本上都是4/4拍,还经常有年轻的、活力四射的、爱好舞蹈运动的青年男女领舞,他们穿着引人注目的奇装异服,异常兴奋地舞动身体,大胆地将最突出的性征展现在观众面前。这种趋势主要是在90年代成为娱乐的先锋并达到高潮的。后来趋势逐渐下降,原因是不稳定的劳动市场状况,波动的资本主义,性消费,家庭的破裂和鱼目混杂的花花世界再也无法保证这种无忧无虑的畅快了。同时人们还觉得,社会问题、全球经历的战争和自然灾害更是接踵而至,令人无法逃避。“Rap”也许是年轻一代最后的反抗了。他们已经厌倦了常规的音乐形式,因此把注意力投向了诸如手机、游戏机和电脑等玩物上,在那里看来同样思想贫瘠的声音震撼也接近可以满足音乐的需求。

     仿佛最时髦的是这样的身体造型:裸露的肚脐、紧绷的皮肤、苗条的细腰和健硕的上身。但是这些都是外表上的。青年男女们对于歌曲总是有所偏爱的,国内的抑或是国外的。他们的喜好反映出的却是一种兴趣的贫乏。

     电子媒体的长期广泛应用当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年纪稍长的人们,比如30岁以上的人并不中意这种流行音乐,他们更怀念他们年轻时的歌曲和旋律,对于60岁的人来说更是没有其他的音乐形式了,因此一种介于披头士和乌多?优根斯(Udo Jtirgens)乐队风格之间的音乐盛行起来。老的摇滚歌星像麦克.亚格(Mick Jagger)、嘻哈派团体“狂奔-DMC”(Run DMC)、豪斯(House)乐队主唱埃里克?马里洛(Eric Murillo)、电子摇滚乐(Techno Freaks)代表斯文?外特(Sven Vath)、南亚摇滚派舵主沃尔夫冈?阿姆布鲁斯(Wolfgang Ambros)、赖因哈德?凡德里希(Reinhard Fendrich)、乔治?丹泽(Georg Danzer),以及其他一些名震一时的巨星,在德国那些巨星起初都是在一些地方电视台露脸哼唱的新秀,后来才成名的。

     大调一小调的简单化现在很受大众的喜爱,这样的曲子除了终止段之外,都是一拍,它运用了一套构思巧妙的、能满足所有技术创新的背景音乐。除了社会学家以外,再没有人去研究这种音乐了,因为研究结果并不会给人带来什么利益。即使是有人再写那些正规的音乐,也很少有听众乐意去聆听那段落复杂、辛苦谱成的乐章了,再说即使能够得到大众的接受但又褒贬不一。30多岁的人经常把流行音乐曲解为民俗音乐,这些音乐同青年人的流行乐一样,也是被简单地编结成的,只是其中窃用了一些其它的节拍如3/4拍,詈拍或詈拍,反而使乐谱变得更笨重,那些拙劣的作品被大肆地宣传出版,描写的尽是些心灵的创伤,以性为导向的秽言以及对老一辈的叛逆的损贬和挖苦。

     流行音乐也是一种实用的音乐,从大众的理解来说,在今天被称做大调――小调体系,从头至尾都是简单的拍式、重复和精心设计的“热闹的伴奏”,在北莱茵威斯州是这样叫的,我们或许可以把它叫做“激昂伴奏”。

     ◎莫扎特的消遣音乐为一切人而存在

     “流行”是莫扎特为自己创作所有音乐提出的前提要求,不管是他的教堂音乐、歌剧音乐、弦乐四重奏,还是乐器独奏,抑或是交响曲、清唱剧,以及包括所有那些他接近按照逻辑、以实用为导向创作出的作品都是以这一前提为出发点。流行应该是为形形色色的人出于基本意愿所能接受的,还要贯穿于所有的文学艺术种类之中,因此自主性是无从谈起的,作为音乐家他尽管在独立于求乐者中达到了一种自主的境界,但内容上的自由在今天仅仅被看作是在头脑中一闪而过的自我游走。

     P1-3

精彩内容
奥地利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三岁弹琴,四岁识谱,五岁开始作曲,小小年纪就名满京都,震动全欧。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满脑子都是音乐”,被誉为“音乐的上帝”,而又历尽坎坷,英年早逝,博得后人无尽的倾慕和喟叹。

 曼弗雷德?瓦格纳所著的《莫扎特--作品和生平》在众多关于莫扎特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不仅写出了大师不可思议的神奇和难以想象的才情,还写出了他与常人无异的平凡、天真和个性上的脆弱与缺陷,并以很大篇幅再现了他的成长历程、奋斗精神和家庭、社会、时代对他的影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