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匮要略》新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匮要略》新解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0.37 6.2折 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倪青,陈玉鹏主编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23609620

出版时间2024-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7644598

上书时间2024-11-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总论

第1章六经钤百病《金匮》开先河

第2章理法肇机原六经是准绳

第3章脉理益伤寒切诊别阴阳

第4章四诊重合参六经定乾坤

第5章病证症结合方证药对应

各论

第6章病脉证治有先后辨证总览在六经

第7章太阳过汗或致痉风寒人里犯阳明

第8章湿邪重滞病候多外邪郁遏太阳经

第9章太阳中喝脉微弱邪热体虚气阴伤

第10章伤寒虚劳百合病治重补虚清血热

第11章狐惑为患着伤寒蚀毒致病易走窜

第12章阴阳毒病中疫邪厥阴心肝毒瘀滞

第13章疟病主属少阳经六经相侵在五端

第14章虚寒相持中风病正气引邪经腑伤

第15章历节体虚寒湿病起于太阳累筋骨

第16章表受风邪成血痹治用太阳桂枝方

第17章虚劳属于三阴病气血亏虚在厥阴

第18章肺痿肺痈咳嗽病治在太阳和阳明

第19章汗后伤阳奔豚气桂枝加桂为主方

第20章胸痹心痛总因寒兼证短气有虚实

第21章腹满寒疝宿食满同属太阴脾胃肠

第22章五脏风寒积聚病外邪内侵是主因

第23章痰饮本属太阴病表里同病涉六经

第24章营卫两虚消渴病胃热气乱亏阴津

第25章气化失常水气病外感内伤壅三焦

第26章湿热内蕴黄疸病太阴少阳转厥阴

第27章惊悸吐衄下血病寒热虚实六经解

第28章呕吐哕利胃肠病治于阳明太阴求

第29章疮痈肠痈浸淫疮一分寒热一分表

第30章蛔厥转筋阴狐疝治在厥阴肝气舒

10第31章妇女妊娠肝脾虚调和阴阳安胎气

第32章妇人产后气血虚外邪人侵多在经

第33章妇人虚冷病多端辨治体系六经总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总论

第1章六经钤百病《金匮》开先河

一、六经铃百病源流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由于兵火战乱等原因而散佚,西晋时期经王叔和搜集整理编次改名为《伤寒论》得以传世。众多医家认为《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是张仲景为外感病所特设,且更适于指导外感病的诊疗。《金匮要略》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诊治杂病的专著,其所载的脏腑经络辨证也被认为是辨治杂病的唯一辨治方法。至清代柯韵伯始提出“六经为百病立法”的学术思想,即“仲最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在理论上,柯氏在《伤寒来苏集》指出:“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两书也。凡条中不冠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是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也。”同时强调:“观仲景独于太阳篇,别其名日伤寒、日中风、日中暑、日温病、曰湿痹,而他经不复分者,则一隅之举,可以寻其一贯之理也。”“岂知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该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因此,六经为百病辨证的方法,不仅仅为外感病而设,如果一叶障目,岂不辜负湮灭仲景大法。在临床实践中,柯氏认为“凡条中不冠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考《伤寒论》398条原文,冠有伤寒或者中风者共97条,冠三阴三阳者166条,不冠名者135条,其中很多方证,临床实践中不仅可治疗外感病,也可以应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清代著名医家俞根初认为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伤寒”二字,统括四时六气之外感证;以“杂病”二字,统括全体脏腑之内伤证,外感内伤无所不包。俞根初在其著作《通俗伤寒论》明确提出了“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即“六经铃百病”的学术观点。俞氏基于上述诸家对六经的认识,提出“六经形层”的概念,其拓宽了狭义六经即经络的内涵,使六经包含了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同时将气化学说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有机地结合,从而使四时外感所致之病以及内伤杂病,均可囊括在六经之内而无遗。清代以后“六经铃百病”理论在柯、俞的理论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为后世医家所广泛认同和使用。六经辨证及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疗效显著,证实了“六经铃百病”的正确性。以太阳病为例,狭义的太阳病定义为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外邪侵袭人体,正邪交争于肌表,以营卫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桂枝汤、麻黄汤等为太阳病的代表方。而在“六经钤百病”的理论指导下,桂枝汤、麻黄汤亦应用于内伤杂病,如有学者收集了1958-2018年公开发表的桂枝汤医案505例,其中气血津液病医案占 16.83%,位居第一;妇科病医案占15.84%,位居第二;而涉及外感病的肺系病医案仅占10.74%,位居第三。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者同源而异流,一论外感时病,一论内伤杂病,虽然重点不同,但联系紧密,张仲景将六经辨证广泛运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突出了六经辨证是其原书《伤寒杂病论》的基本辨证论治方法。无论伤寒还是杂病,均由人体患病后所反映的症状确定,其发病规律是一致的,即正邪交争,二者不能截然分开。仲景的六经辨证可作为辨治疾病总纲,用六经辨证理论和方证治疗杂病是被现在临床研究证实的事实,而《金匮要略》是应用六经辨证论治杂病之先河。

……



精彩内容

著者从六经辨证角度系统解读了《金匮要略》的专著,先概述了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方药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及意义,然后系统介绍了每个病证六经辨证应用的具体内容,以方证为主,从“症-病-证-治则-主方-加减法”层次,剖析杂病治疗中六经辨证的整体性。本书以临床实践为依据,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杂病六经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体系,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医生、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应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