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游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陆游传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87 6.2折 4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欧明俊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946537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17617796

上书时间2024-11-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古代诗词散文、古代文学理论、古典文献学、学术思想史等。出版《陆游研究》《陆游集》《宋代文学四大家研究》《词学思辨录》《古代文体学思辨录》等著作十余部。兼任中国欧阳修研究会会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副会长等,为《斯文》副主编。曾受邀参加CCTV-1央视综合频道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的录制。



目录

第一章 簪缨世家001

第二章 生逢乱世011

第三章 读书与学诗019

第四章 钗头遗恨029

第五章 坎坷科举路041

第六章 初仕闽中049

第七章 初为朝官059

第八章 京口唱和069

第九章 通判隆兴079

第十章 罢归山阴087

第十一章 入蜀记行097

第十二章 通判夔州109

第十三章 南郑从戎119

第十四章 蜀中宦游129

第十五章 提举建安、抚州141

第十六章 起知严州153

第十七章 蛰居山阴十二年163

第十八章 zui后复出177

第十九章 寂寞晚境183

第二十章 亘古男儿195

陆游年谱简编210

主要参考书目219




内容摘要

簪缨世家

北宋宣和七年(1125),江山风雨飘摇之际,淮河上一位伟大的诗人——陆游诞生了。陆游虽生于外地,但系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身出名门。陆氏家族为书香门第、簪缨世家。陆姓据说出自妫姓,始祖陆通,楚国人,齐宣王的小儿子。陆游《宋会稽陆氏重修宗谱序》载:“后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为氏。”陆氏家族从始祖陆通开始,就是贵族世家一脉,赫赫有名。陆通何许人?“楚狂接舆”是也。《高士传》载:“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论语·微子》说:“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可见陆通确有其人,且品行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陆游对这位始祖引以为豪,《广都道中呈季长》赞道:“天上石渠郎,能来伴楚狂。”《遣兴》又说:“素怀华渭嗟谁问?且作狂歌楚接舆。”以“楚狂接舆”自喻,既表现出自己的高洁志向,又传达出对陆通的赞美之情。

汉、唐时,陆氏家族比较显赫,代表人物有陆贾、陆续和陆贽等,皆为文武忠孝之士,《史记》《汉书》《旧唐书》等列有传记,名垂后世。五代时,则有陆谊一脉,为嘉兴(今属浙江)陆贽分支,不愿背弃唐王出仕为官,遂徙居山阴。就此,陆氏一脉,与山阴山水聚合,逐渐发展成为山阴世族。在《陆氏大墓表》中,陆游从七世祖开始列叙族谱:“山阴陆氏大墓,九里袁家?,曰二评事讳忻,配李氏祔,是为某之七世祖。九评事讳郇,配范氏祔,是为某之六世祖。光禄卿、赠太子太保讳昭,配福昌县君、赠昌国夫人李氏祔,是为某之五世祖……四世祖太傅公,始别葬焦坞。”评事、光禄卿、太保、太傅皆为正品官名,陆游所列七世祖、六世祖、五世祖、四世祖都有官职在身,可见山阴陆氏为名门望族。陆游《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描述家族荣耀历史:

陆氏自汉以来,为天下名族,文武忠孝史不绝书。比唐亡,恶五代之乱,乃去不仕。然孝弟行于家,行义

修于身,独有古遗法,世世守之,不以显晦易也。宋兴,历三朝数十年,秀杰之士毕出。太傅始以进士起家,楚公继之,陆氏衣冠之盛,寖复如晋、唐时,往往各以所长见于世。

从以上文字可看出,陆氏家族兴于汉唐,隐于五代,于宋复兴。在宋代,陆氏家族人才辈出,世代谨守祖宗家法,不因外界而改变。陆氏家族由汉至宋,绵延千年而不乏秀杰之士。

北宋以降,陆游高祖陆轸、曾祖陆珪、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几代人都在朝为官,山阴陆氏家族声名显赫。

高祖陆轸,字齐卿,号朝隐子,真宗朝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及第,任吏部郎中、直昭文馆等职,以上柱国致仕,累赠太傅。为官清廉,忠直不阿,得到皇帝称许。陆佃《朝奉大夫陆公墓志铭》说祖父:“老犹赋诗。以公余观史,以俸余买书,曰:‘吾以此终身,亦以此遗子孙可矣。’”陆轸嗜书博学,观史赋诗,开启了业儒守官、诗书传家的家风。陆轸晚归学仙修道,号朝隐子,有《修心鉴》,提出修心的内容、方法,为悟道之言,其中包含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可视为道书。

陆轸生二子:陆琪,陆珪。次子陆珪,字廉叔,即为陆游曾祖,仁宗朝景祐年间补国子博士,官扬州天长县(今属安徽)知事。因儿子陆佃功绩,朝廷赠太尉。他嗜书博学,好学尚义,多藏书。陆珪生四子:长子陆佖,次子陆佃,三子陆傅,四子陆倚。

陆游祖父陆佃,字农师,号陶山,徽宗朝官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尚书左丞,封楚国公。修《神宗实录》《哲宗实录》。陆佃是著名学者,多藏书,著有《陶山集》《埤雅》《礼记新义》《礼象》等,神宗将他与王肃、郑玄并列。他极爱王弼解《易》,以说《诗》著称于世,从王安石学经,尤精礼学。《宋史·陆佃传》载:“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蹑从师,不远千里。过金陵,受经于王安石。”陆佃为人正直,王安石执政时,他不一味顺从;王安石失势后,他不避讳与王安石的关系,王安石去世后,他还前往拜祭。陆佃少时家境贫寒,发愤苦读,中进士后,仍以清白勤俭教育子孙。《放翁家训》对“楚公”的节俭“家风”有详细记载:

楚君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

食。太尉与边夫人方寓宦舟,见妇至,喜甚,辄置酒,银器色黑如铁,果醢数种,酒三行而已。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

陆佃显贵后,仍不忘节俭,他的学识、品格对陆游影响至深。陆佃生七子,长子陆容,次子陆寘,三子陆宇,四子陆宦,五子陆宰,六子陆宗,七子陆宁。

陆游父亲陆宰排行第五。陆宰(1088—1148),字元钧,号千岩。历任朝请大夫、直秘阁、淮南路计度转运副使、京西路转运副使等。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他遂居家不仕。陆宰尚节操,工诗文,通经学,喜道教。他继承父志,嗜好读书,著有《春秋后传补遗》。他藏书万余卷,筑双清堂贮之,他对当时藏书界的情况非常熟悉,是很专业的藏书家,与石公弼、诸葛行仁并称浙中三大藏书家,且为三大家之首。他于蜀中得到《苏氏易传》,并传给陆游。他的藏书、爱书和读书精神对陆游影响甚大。陆游写有大量藏书题跋,还为友人写了《吴氏书楼记》《桥南书院记》《万卷楼记》《题唐执中书楼》,表达藏书思想。陆游读书,凡遇善本,必设法亲自抄录,或请人抄录,如《寒夜读书》二首其二:“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陆宰生四子:陆淞、陆濬、陆游、陆涭,陆游是第三子。陆游母亲唐氏同样出身书香世家。她是唐介的孙女,唐之问的女儿。唐介,字子方,江陵(治今湖北荆州)人。历官殿中侍御史,耿介无畏,以直声动天下。熙宁元年(1068),拜参知政事,多次就新法问题与王安石争论,王安石强辩,而皇帝站在王安石一边,唐介因愤生病,疽发于背,次年四月去世。《宋史》卷三一六有传。唐介生四子:淑问、义问、嘉问、之问,唐之问即陆游的外祖父。唐淑问之子唐恕、唐意,皆为博学杰出之士,忠直简亢,以文章、气节著称于世。可见,唐氏家族亦是忠君爱国之士,陆游自小受双亲影响,在这样的家族氛围下长大,更是身体力行,传承家族文化。

陆游,字务观,关于其名字的来历,自南宋以来,众说纷纭。有的说陆游母亲因梦见秦观(字少游)而生陆游,遂以其字为名、其名字之。又有人说陆游因仰慕秦观而袭其名字。这些说法纯系附会,不足为凭。其实,陆游的“游”与水有关,不是旅游的“游”,取义可能来自《列子》中“务外游,不知务内观”,也有可能来自《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但都是动词“观看”“游观”的意思,不可能是名词“楼观”的“观”,应读作guān,而不应读作guàn。

在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是诸多因素合力成就的,陆游也不例外。陆游的家世是重要因素,陆氏家族崇尚经学、儒学,敦厚守礼,尊师重教,代代相传。陆游《园庐》说:“七世相传一束书。”《自儆》二首其二说:“经术吾家事,躬行更不疑。”他自觉以承继并“躬行”家学为己任,在诗中反复强调“六经”的重要性,《六经》说:“‘六经’圣所传,百代尊元龟。”陆游认为读经最重要,继承家学,践行儒家仁义学说比做诗人重要,他以儒学经典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受家学影响,陆游亦重视子女教育,常督导子孙读书。《夜出偏门还三山》说:“到家夜已半,伫立叩蓬户。稚子犹读书,一笑慰迟暮。”当看到儿子读书时,他内心感到由衷的欣慰。陆游重视礼教和孝道,《寓叹》说:“《孝经》一生行不尽。”

陆氏家族又尊崇佛教。从高祖陆轸起,世代皆与僧人有交往。陆轸曾为福建转运使,任上写《赠真行大师》说:“语录传来久,所明机妙深。霜天七宝月,禅夕一真心。只有道为证,更无尘可侵。前溪鸥出没,谁自感浮沉。”陆氏家族女性亦多信佛,陆轸妻吴氏虔诚信佛,陆佃《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记述她“鸡初鸣,起诵经,至日旰乃已。盖更数十寒暑,精进如一日也”。受家学熏染,陆游亦嗜佛学,从《跋〈释氏通纪〉》《陈君墓志铭》等文可知,他年少时避兵东阳(今属浙江),就和僧人接触,《〈持老语录〉序》自述“甫数岁”,即与“持禅师”交往密切,“无旬月不见师”。他与僧人妙湛、僧琏、宗莹、慧升禅师等结为方外交,常以诗相赠。

陆游家世信奉道教,尊崇老庄。高祖陆轸撰有道书《修心鉴》,陆家世代珍藏。其祖父陆佃喜读道书,并为流传已久的《鹖冠子》作注,又从王安石学老庄,故老庄成为其家学。陆游《跋老子〈道德〉古文》自述玉笈斋藏道书二千卷,以《道德经指归》古文为首。陆游常读道家经典《老子》《庄子》,诗中多处咏及。陆游尤嗜道家养生之术。

陆氏世守农桑,陆游诗中屡屡咏及为农“家风”,《农家》说:“为农幸有家风在,百世相传更勿疑。”忠君爱国,忠义传家,更是陆氏“家风”重中之重。祖父陆佃爱民忧民,《依韵和查应辰朝散雪》二首其一说:“无地得施调国手,惟天知有爱民心。”表达自己对百姓的关心,对陆游影响很大。陆游有自觉的家族文化传承意识,有强烈的家族荣誉感,他能取得巨大成就,除个人努力外,还来自“家风”的承继。



精彩内容

 本书以可信的史实,生动的细节来叙写了一个有着深挚家国情怀,有着传奇经历的陆游。凸显一个由江南文化之邦、士大夫精神孕育的大诗人,一个家国情怀、在金戈铁马中坚韧前行的将领,让读者感受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情一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