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92 2.0折 ¥ 40 全新
库存61件
作者邓敏文著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ISBN9787510115141
出版时间201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0元
货号11870369
上书时间2024-11-04
邓敏文,男,侗族,1943年出生,贵州省黎平县竹坪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著有《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神判论》《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美的心声——西部文学》《蝉声中的文化——侗族大歌拾零》《珠郎娘美》等书。1988年4月获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称号及奖章、证书。
综述:崇尚和谐的民族
第一章悠久的民族历史
第一节侗族的远古神话传说
第二节侗族的族源与族称
第三节侗族古代社会知名人物
第四节革命大潮中的侗族精英
第二章 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
第一节 侗款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侗款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原始的公民社会
第四节侗族民间法典——《约法款》
第五节侗款对现代侗族社会的影响
第三章侗族人口的变迁
第一节侗族人口数量的变迁
第二节侗族人口素质的变迁
第三节侗族人口观念的变迁
第四节侗族人口分布格局的变迁
第四章传统的农林经济
第一节神秘的绿色世界
第二节原始的生态农业
第三节敬树如神的侗家人
第五章古朴的生活习俗
第一节侗寨的魅力
第二节侗家美食
第三节侗族婚恋
第四节 其他习俗
第六章多彩的文学艺术
第一节 侗族先民爱唱歌
第二节 天籁之音与心灵之声
第三节 侗族文化的杰出人物
第七章侗乡新貌·
第一节 立体交通网逐步形成
第二节 高楼林立的城镇建设
第三节体恤民生的卫生事业
第四节开启民智的教育工作
第五节不断更新的侗人观念
后记
综述
崇尚和谐的民族
侗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走进侗乡,你会感觉到和谐的气息扑面而来。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侗族村寨依山傍水。村前近处,河水清清,鱼翔浅底,鹅鸭嬉戏。村前远处,稻秧青青,禾叶飘香。花桥跨河而架,将村寨和稻田连在一起。村后低处,翠竹婆娑,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村后高处,杉林葱茏,蝉鸣鸟叫,吹奏着人与自然的交响曲。
走进侗寨,鼓楼巍峨,耸立寨中,那是侗族村寨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侗家人议事、娱乐的重要场所。鼓楼内,篝火通红,歌声悠扬,笑声朗朗。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如繁星捧月将鼓楼团团围住,那是侗家人的栖身之处,起居之所。寨内鱼塘,碧水汪汪,既可养鱼,又可防火,侗家人的灵性也在其中。鼓楼上或鼓楼边的戏台是逢年过节最热闹的地方,侗家人的喜怒哀乐在他们自编自演的侗戏中得到再现。每个侗寨,都有一座朴实神圣的萨岁堂,那是侗家人的信仰中心或崇拜中心。通过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到侗民族人神和谐的悠远历史。
侗族是由中国南方百越族群中的一支或几支发展而来,古称“峒人”或“峒民”。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侗族总人口为2879974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比邻的溪流河谷沿岸。侗族内部虽有“北侗”和“南侗”的地域区分,也有“更佬”、“更侥”、“更镡”等不同的支系称谓,但整体称谓是统一的。侗族各支系在历史上和睦相处,从来没有发生过支系与支系之间的内部战争,与周边苗族、瑶族、壮族、汉族等兄弟民族也能和平共处,友好交往。
侗族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民间自治和自卫组织——“款”组织是维系侗族社会内部安定团结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侗族社会内部进行自我教育或自我约束的重要组织形式。古代侗族社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款”组织的严格管理。
侗族人民勤劳善良,但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在无数次的民族自卫或国家革命战争中,造就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如被侗家人崇敬为神的萨岁、杨再思、吴勉等;北伐名将王天培、革命先驱龙大道、开国大将粟裕、红军“大管家”杨至成等。
侗族是一个以农为本的民族。侗家人主种水稻,在历史上以种植糯稻为主。糯稻田终年蓄水,习称“软田”。“软田”就像千千万万座小型水库,而且是层层叠叠,沿山而建,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有多高。“软田”既可防洪,也可防旱。遇到雨天,“软田”将雨水积蓄起来,并不断补充地下水,预防洪涝。遇到晴天,“软田”的水不断蒸发,生成云雨,普降大地,预防干旱。这就是侗家人与天和谐的一种杰作。“软田”既可种稻,也可养鱼养鸭;鸭粪喂鱼,鱼粪养稻,稻谷养人,侗家人创造的原始循环生态农业对现代生态农业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本书文并茂地从侗族的起源和变迁、社会组织与风俗习尚、民族英雄、人口发展、婚姻与家庭、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文化等多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侗族的历史、文化, 厚古亦厚今, 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的侗族, 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