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8.94 4.8折 ¥ 59.8 全新
库存78件
作者宋旭民编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89299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14971103
上书时间2024-11-04
宋旭民,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从事侨乡文化、民俗文化、校园文化研究,是江门市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委员,江门市梁启超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门市思想文化宣传拔尖人才培育对象。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立项省、市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8部。
第一章
少年时期
1 传奇三宝垄 / 3
2 幼年侯加昌 / 6
3 羽坛霸主 / 8
4 初学羽毛球 / 11
第二章
崭露头角
1 遇见偶像 / 17
2 室内羽毛球场 / 19
3 牛刀小试 / 21
第三章
决定回国
1 名落孙山 / 27
2 立志回国 / 30
3 离开印尼 / 32
第四章
加入广东队
1 等待录取 / 37
2 进入羽毛球队 / 40
3 归侨支援 / 43
4 温暖的家 / 46
5 教练徐权芳 / 50
第五章
初试身手
1 追赶目标 / 55
2 成为种子选手 / 58
3 首夺冠军 / 61
4 首胜印尼 / 64
第六章
新运会之战
1 备战新运会 / 69
2 再见父母 / 72
3 取得成功 / 74
4 回国路上 / 76
第七章
故乡之行
1 刻苦训练 / 81
2 对战陈友福 / 84
3 再遇陈友福 / 87
4 回到三宝垄 / 90
5 探访亲朋 / 93
第八章
访问北欧
1 遇到伤病 / 99
2 备战丹麦 / 102
3 打败丹麦 / 105
4 再胜丹麦 / 108
第九章
重回羽场
1 重回羽场 / 113
2 之旅 / 116
3 重回国家队 / 120
第十章
加入国家队
1 新老结合 / 125
2 克服伤病 / 128
3 对战马来西亚 / 130
4 出访欧洲 / 132
5 羽毛球外交 / 135
6 聚会香港 / 137
第十一章
妻子张明珠
1 大龄青年 / 141
2 认识明珠 / 143
3 与明珠交往 / 145
4 婚后生活 / 148
第十二章
加入亚洲羽联
1 亚运村见闻 / 153
2 对战印尼队 / 156
3 曼谷折戟 / 158
4 再战林水镜 / 161
第十三章
抗衡国际羽联
1 “汤侯时期” / 167
2 与国际羽联斗争 / 170
3 成立世界羽联 / 172
4 夺得世界冠军 / 176
1 侯父逝世 / 181
2 中印较量 / 185
3 巅峰对决 / 188
1 两个羽联合并 / 193
2 参加世运会 / 195
3 临场指挥 / 197
1 首天落后 / 203
2 战胜梁海量 / 205
3 追平对手 / 208
4 夺得汤杯 / 210
5 登上奖台 / 212
1 首夺尤伯杯 / 217
2 痛失汤杯 / 219
第十四章
开启新征途
1 侯父逝世 / 181
2 中印较量 / 185
3 巅峰对决 / 188
第十五章
走向世界
1 两个羽联合并 / 193
2 参加世运会 / 195
3 临场指挥 / 197
第十六章
圆梦汤杯
1 首天落后 / 203
2 战胜梁海量 / 205
3 追平对手 / 208
4 夺得汤杯 / 210
5 登上奖台 / 212
1 首夺尤伯杯 / 217
2 痛失汤杯 / 219
第十七章
一喜一悲
1 首夺尤伯杯 / 217
2 痛失汤杯 / 219
第十八章
双杯闪耀
1 积极备战 / 223
2 排兵布阵 / 225
3 先声夺人 / 227
4 拉锯苦战 / 229
5 最后一击 / 232
6 庆祝胜利 / 235
7 角逐亚运 / 237
第十九章
鼎盛时期
1 称霸锦标赛 / 241
2 三强聚首 / 243
3 蝉联汤杯 / 245
4 蝉联三届 / 247
5 角逐亚运 / 249
第二十章
1992 年
1 失去汤杯 / 253
2 折翼奥运 / 256
3 退居二线 / 259
第二十一章
名师高徒
1 韩 健 / 265
2 赵剑华 / 268
3 熊国宝 / 271
4 杨 阳 / 274
5 吴文凯 / 277
第二十二章
家庭生活
1 婚后生活 / 281
2 女儿眼中的母亲 / 284
3 痛失爱妻 / 287
参考文献 / 290
附录:侯加昌年谱 / 293
后 记 / 300
传奇三宝垄
本书传主侯加昌,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①,1942年8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②三宝垄市。在展开他的故事之前,有必要先来介绍一下三宝垄市。
三宝垄市位于爪哇海北海岸上,是印尼爪哇岛中爪哇省的商港和首府,是印尼仅次于泗水、雅加达的第三大港。“三宝垄”之名源于中国航海家郑和的一次偶然到访。
相传在明代时,此处虽然已有人迹,但文化水平较低,还停留在奴隶制甚至原始社会阶段,也未形成市集海港。据当地人说,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其船队在爪哇海从东向西行驶时,副使王景弘恰好得了重病,需要上岸休养。郑和见前面陆地的海岸蜿蜒、海浪平缓,是天然的避风良港,便停船休整。
上岸之后,发现此地虽有地理便利,但没有补给品来源,怕耽搁太久会影响船队航行,便决定给王景弘找个栖身之地养病,之后大部队先行前进。他带领众人上岸寻找,在离岸不远处发现一个可供栖身的山洞,既可以作休养之用,又可防御野兽袭击,便留下10名船员,以及一些食物、药物,一条船,让王景弘在此休养,自己则继续航行。
王景弘经过休养,病情好转,但没有了郑和的音信,与部下商议之后,决定随遇而安,在此地扎下根来,与当地人通婚生息。经过王景弘笔人的经营,此地逐渐人丁繁衍,成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市镇。
郑和小名“三宝”,为了纪念郑和曾来此处,便将王景弘栖身过的洞穴命名为“三宝洞”,而这一片区域则命名为“三宝垄”。王景弘雕刻了郑和的木像,放在洞里供奉。他活到78岁,其墓碑刻着“三宝大人的领航员”字样,以表明自己与郑和的关系。
有关郑和在三宝垄的传说,虽然在学界有争议,甚至有人认为事实不足,但在当地则一直传颂,是当地华人的骄傲。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九日为郑和登岸的日子,人们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并在全城游行。后来,次大雨把三宝洞冲塌,活动停了好多年。直到清雍正二年(1724年),位名叫林泽的华人首领发动同胞在三宝洞口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感谢郑和几百年来保佑此地华人安居乐业。在会上募捐集资,重修三宝洞,又在洞口修建凉亭,为前来祭祀瞻仰的人们提供休息方便。后来,人们又在此地建起郑和庙,来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成为当地有名的名胜古迹。
在几年的繁衍过程中,此地出现了不少华侨①名人,本书传主侯加昌是一个,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华侨精英。
印尼糖业大王黄仲涵就是其中之一,此人虽在爪哇岛出生,但对中华民族有着极强的认同感。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以“轩辕后人”的名义寄送5万荷盾绐革命军,1915年又捐助5万荷盾支持蔡锷的护法运动。为此国民政府先后授予他一、二等爱国勋章。黄仲涵的后人也受到其爱国行为的感染,大力支持国内的革命。其女儿黄煎兰是近现代外交家顾维钧的妻……
本书主要以侯加昌先生的人生历程为线索,介绍他早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生活,回国后一直从事羽毛球运动的故事。本书详细介绍他在1963年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以2:1战胜“汤姆斯”杯得主印尼队;1963年在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获得男子单打亚军;70年代他与汤仙虎共同打造的“汤侯时期”;执教中国国家队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并带领国家羽毛球队首获汤姆斯杯。侯加昌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尽心尽力为新中国的羽毛球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