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慢慢明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故乡慢慢明亮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44 4.9折 48 全新

库存6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献平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82831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3882153

上书时间2024-10-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先后从军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成都等地。作品见于《天涯》《中国作家》《人民文学》《江南》《长江文艺》《大家》等刊。目前已出版“巴丹吉林沙漠文学地理”《沙漠里的细水微光》《黄沙与绿洲之间》《沙漠的巴丹吉林》《黄沙飞雪:河西走廊之书》;“南太行文学地理”《生死故乡》《作为故乡的南太行》《自然村列记》《南太行纪事》,“成都记”《中年纪》《西南记:北纬三十度的河山地理》,以及多部长、中短篇和诗集等。先后获得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首届三毛散文奖一等奖、首届朱自清文学奖散文奖、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四川文学奖等。现居成都。



目录

南太行河山地理 1

个人史 12

幼年的河北与山西 26

南太行旧年人物(二题) 40

南太行方言释义发微(组章)      54

南太行大地果实(九则) 144

南太行自然日历(四篇) 162

难以描述的命运 193

那些存在,那些消失 206

冷 春 221

在民间 243

最后的矿难 270

故乡与外省:离开与回到        285

关于故乡,渗透的和永恒的(代后记) 304

附 录 生命的醒觉与叩问

——杨献平散文的精神向度 315



内容摘要

关于故乡,渗透的和永恒的(代后记)

 

日光昏暗,北风之下,草木瑟缩,母亲带着我,徒步翻越摩天岭上那段早已坍塌的明代长城,再穿过唐朝泽潞节度使刘稹修建的峻极关,到山西左权拐儿镇,看到一个人躺在马路上,打着滚儿号哭,满身灰土。斯时,寒风摇动杨树,乌鸦飘摇其上,冬天似乎更深了。母亲说,这人生在这个村子里,长大后,在几百里以外的阳泉市工作,每年都回来给他过世的爹娘上坟。我问她,那个人为啥会这样?母亲说,他爹娘也都不在(世)了,自己也老了,哭爹娘,也哭自己没了爹娘的孤苦。我不解,母亲说,不管谁,天王老子到最后也得死,死了就得回到自己爹娘(埋身)身边来。

我们邻村的一个人,早年参军,后来定居辽宁葫芦岛,每次回来,都趴在他父母亲荒芜的坟头上哭得声震荒山,眼泪鼻涕糊得脸上身上都是。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悲痛。

母亲说,哪里生的人待在哪里舒服。谁老了都得回到出生地,死了也得埋在爹娘的坟墓旁边。我懵懂,不知道自己将来是留在父母身边还是远走异地。十八岁那年,参军离开家乡时,我暗暗发誓说,这一生,我死也不回这里了。在西北军营的最初几年,我是铁了心的,除了惦念还在那座南太行乡村生活的父母兄弟和几个非常亲善的亲戚之外,其他毫不留恋。

我发誓这一辈子不与河北籍女孩子恋爱,将来在西北安家,即使老了,也不回到家乡来。但很奇怪,这些年来,我回故乡的次数多了,对那一片地域和人的看法也有了根本性变化。长年累月待在巴丹吉林沙漠,总忍不住想起那座村庄的人事,有痛苦不安,也有快乐温暖。这是时间在起作用,还有无形的传承与基因,不断变化的世道人心。那是一种看不到,随着时间不断发酵并膨胀的事物。我渐渐觉得了它无处不在的力量,也无数次想起母亲的话,谁到最后都要回到原来的地方,甚至可以触摸到这句话粗糙而结实的纹理,有时像是一根尖利的针,刺着我的心脏;有时如一团棉花,暖在我最寒冷的部位。

这就是灵魂、血缘和传统文化的力量。一个人再不可一世或者英明伟大,总有一些东西如影随形。每周给父母打电话,总能听到一些南太行村庄发生的事情,一些人夭折了,一些人背叛了,一些人消失了,一些事物崩溃了,还有一些正在诞生和改变的人和事。即使是微小的琐事,也能够给我深刻的触动。无论我走得多远,身在何处,本质上,我还是那一座村庄的人,尽管我走了很远,身体在他处停留,内心精神和骨血仍还在原地。

我出生和长大的那座村庄狭小、偏僻,所有的人都与草木齐平,无一例外的卑微。一茬茬的人来了,又走了,就像山上的岩石,被灌木簇拥,也不断被苔覆盖,流水穿过的地方坐落着零散的房屋;牛羊和驴子、狼、鹰、金雕、野猪、麝、隼、石鸡、野兔等动物在村庄外围诞生、成长、老迈和死亡,与人为邻。

从这个村出来,翻过一道山岭或者蹚过一条河,就是另一个村庄,隔山隔河隔不住鸡鸣狗叫,更隔不住流传的婚姻和血脉,河流连接村庄,道路拉拢人。我的亲戚们也都在这一带分布。有很多次,母亲告诉我,这里有一个什么什么亲戚,叫什么名字,家境和他们的孩子们如何如何。如此这般,村庄人和人之间,血缘关系绕来绕去,让人眩晕。大地上的每一座村庄都是由各种远远近近、亲亲疏疏的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因为地域的小和封闭,导致了婚姻乃至血缘的进一步融合和混同,而光阴也在不断冲淡这种关系。

至今我还记得爷爷关于村庄往事的讲述,一种历史或者一些故事,比如强悍的和苛刻的地主,轮换的驻军和修炼成精的猛兽,等等。我小时候,村庄周围的狼很多,尤其是有月亮的夜晚,它们的嚎叫声好像粗犷的音乐,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寂静。我六岁那年,邻村一个男人对我母亲说,等我长大了,就把他的女儿给我做媳妇。我当时虽然小,但也有点激动。村里一个男人,为采一种名贵药材,从悬崖上摔了下来;有一个和爷爷辈分相同的人,走着路就瘫软在地,喃喃说:蛇精要他当女婿,不过一袋旱烟的工夫就死了。

还有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书的女孩子,忽然喝农药。她自己喜欢上了一个男人,父母却不让嫁。她就选择了消失。邻村出了几个痴呆者,想要正常的婚姻是不可能的,但他们的本能并不迟钝,甚至奇怪和变态。有几次遇到当年的一些人,忽然感觉到了陌生,他们的言语和方式令我感觉到了一种新鲜。尤其从一些孩子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

我觉得一切都“恍兮惚兮”,在村庄的所有人,不断生长、青壮和老去,一个被另一个替代,深长的血缘就像天书,一笔一画都是平民历史。可有史以来,没有人为这一座南太行村庄和它的人们树碑立传,这里所有的人和自然的故事都在岩石上晾晒,然后又被风吹走。我怀疑那些飞舞的尘埃就是文字的碎片,在阳光和星光下碰撞和传递。前些年,老家一位中学老师说,我本人成了他们学校教育孩子们的一个例子,我觉得欣慰。现在那里的人还记得我是因为我和他们一起长大……若干年之后,我制造和遗落的故事会不会也成为飘浮的灰尘?

答案是肯定的。这令我觉得伤感,也忽然明白,对一个人记得最深的不是别人,而是目睹他(她)诞生和成长的地方——包括草木泥土和人。因此我感到惭愧,人生之初,我对那座南太行的村庄的憎恨似乎不应当,显得狭隘和无知。或许,我憎恨的只是那里的人或者人所共有的本性和恶行,如性格上的促狭、人性恶的过分暴露和施展、互助精神的缺乏,等等,而对具体的人,无论他们做过什么恶事,都可以原谅,他们也只是遵从了自己的本性。

西蒙娜·薇依说,“当人们处在非正义虐行的境遇中而得到了公正的待遇时,却不知感激,这等于剥夺自己那种超自然的、神圣的、包含在一切正义的纯洁行为中的品性。”对于我出生的村庄,对于善恶,人们的判断只是一般意义上或者说约定俗成的那一些,如孝顺和忤逆,过分利己,以他人之巨大的痛苦而使得自己开心欢颜,从他人手中掠夺更多的物质财富,看着他人受难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等等,是人的天性之恶。

当然,我也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世上,总有一些人坚持良知。哦,“良知”这个词,对于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而言,几乎不知其为何物。这不能怪他们。社会发展过程中,总需要一些愚昧的人们沉在层,为一斗米而欢呼雀跃,为一个略微公正的判断而感激涕零,为一时安稳而感恩戴德。

原谅人的最本质的恶,尤其是底层者与没有文化的人,这是一门修行功课,也是一种无上美德。这里需要的一个前提是,一个人和一群人作恶,只要不那么暴力和邪恶地祸及众生,令一片地域上的人胆寒,因为尊严和物质的丧失,而对生活与未来失去信心,那就还可以挽救,甚至宽恕。可能是因为这一点,这些年来,我对自己出生的那座村庄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常常在睡前,重复想到它的原始与古朴模样:在那一片奇崛的山地,十多座自然的村落,像是千年磐石一般坐落在南太行山区的沟壑之间,这里的所有生灵,一生都只能在崎岖中寻找些许的平整,在偏远和青黄不接的现实之中,过自己的日子,幻想外面世界的生活。

我熟悉这里的村庄和人,村子内外的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木都异常清晰。每一次回去,都要四处走走看看,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这一家出来到另外一家,道路除了多了一层柏油之外,宽度和长度仍旧没有改变。沿途的风物依旧,多了的无非是各式各样的房子,有钱的起楼房,没钱的就修建平房;再贫困一点的,只能在摇摇欲坠的老宅里,继续烟熏火燎,衣食儿女。

迎面走来的和小孩,有的熟悉有的陌生,但总归是熟悉的。这里的一切都已经深入我的血脉当中,是它第一次接受了我,埋下了我的胞衣,给了我成长和活着的阳光、水、空气和粮食。它于我,就像是手掌上的纹路,折但深刻,隐喻也明畅。

爷爷说,我们这脉杨姓人家是北宋名将杨继业的后代,但无确凿的家谱佐证。而人在世上的本质,就是不断走失、被遗忘和被销毁。至今,我们还有一些同宗同族的人散布在山西榆次、太谷、左权、阳泉、大同等地,早些年,相互之间还有些来往,但随着老年人的不断消失,这种亲情也消弭不再了。

农耕时代的人们更在意血缘关系,他们始终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令人觉得温暖和可靠。尽管,普通民众从来就没有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内心有自己的家族源流。这令人沮丧,尽管我一再写到村庄,但一切都是徒劳的,充其量,我只是一个关于乡村历史人文、现世人生、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群体和个体命运等方面的观察者和记述者,有时候语焉不详,甚至带有可怕的偏见。要书写,就会不可避免地涉及那里的具体人事,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远去的和挥之不去的。

许多事情出乎意料,人生诸多遭遇,其实都是瞬间。只是当事人觉得猝然,而其他人则以为酝酿或者忍耐已久。2007年盛夏,弟弟电话询问我是否写到了故乡好多还健在的乡亲的逸闻旧事,并在报刊发表?(家乡)好多人看到之后,责问他和我们母亲。有人恶狠狠地说,看那小子怎么还有脸回“家”,我听到了诸多的愤怒和不解,责怪甚至怨恨。在他们看来,我写的那些文字,是在辱没故乡,包括他们每一个人。

为尊者讳,“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这是人们的惯常思维,一旦有人反之,便会被斥为大逆不道,是故乡的“逆子”或者“喂不熟的狗”。震惊之余,也觉得欣慰。那么偏远的村庄,数百年来,所有的人和事物自生自灭,即便有故事流传,但从来都是“口头”和“口碑”,而我做了这样一件事,无论我怎么说和写,都涌动着一种强烈的爱意,甚至慈悲。仔细想想,我写故乡的那些文章,大抵文学写作之初练笔之作,记录了一个人在故乡的一些真实经历,其中涉及一些具体的人和事,这可能就是引发故乡人愤怒的原因所在。

其中一篇文章名为《我的故乡安子沟》,在一家文学网站挂了不知多久,也不知哪位好事者转帖的,文下有三条于2006年3月和4月之间的回复,愤怒、指责和怨恨的情绪非常激烈。当初写这篇文章,我的内心确实有一些怨恨,为我们家人在那个村庄所经受的诸多人为的苦难,对暴力、解、钩心斗角、强势打压和无条件屈服等人之恶和底层之恶,等等,表示了愤怒和不满。

在乡村,人对人的恶意,尽管不显山露水,但却落在同一个人或家庭的痛楚,肯定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我个人逐步认识世界的成长阶段,它们轮番上演,我无法回避,只能晃着渺小如草芥的身体,用心灵和微薄的尊严承受。以至于我离开多年之后,这种状况毫无改观,父母和弟弟承受的那些,时常令我愤怒莫名。尽管身为,但在一切服从于经济建设的年代,我的呼吁和求告基本等于零,我也心有怨愤。所谓的故乡,生身之地,它教给我的只有屈辱、自卑和仇恨。我所写的,不过是用文字说出故乡一个子民对它的个体性的记忆和印象,当然还有一些真实的记录与呈现、判断与指出。这类作品,在我所有书写故乡南太行的文字中,占据了相当数量。

我念念不忘的还是至今在那里生存的父母亲人,尤其是他们在那个乡村所遭受的额外的苦难与屈辱。比如,我弟弟被邻居突然袭击之后脑震荡,至今没有得到公正的处理。母亲多次因为房基地问题,遭受他人的辱骂和殴打,也没有谁来进行解决。家里所分的田地本来不多,被其他人多势众的人家至今强行占有,拒不归还。

我做过一些努力,都是正常的方式,可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人的阶级性的联系是相当容易且普遍的。詹姆斯·斯科《弱者的武器》说,“在村庄的经济生活中,地方精英几乎总是有其有的行事方式。倘若他们掌握了物质资源,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控制公共仪式生活”。物质资源的抢夺和支配,是乡村的矛盾和冲突基因,因为资源的匮乏与经济的薄弱和脆弱,人们不得不为之耗费相当大的心力、财力和人力,甚至名誉、生命等更重要的东西。

这也很无奈,几乎全世界的人类,都如此这般,并非一国一地。我总是回想起在村庄旧年的生活遭际,以及那些正在加速消失的事物,如文化传统、农耕时代所用的器具、民间传承已久的各种禁忌、思维、思想、现实中信仰的挪移和变迁等。除此之外,唯有连绵山川,潺潺溪流,丰盛枯荣不止的草木,飞禽走兽和岩石一样的天空、无边无际而又短暂倥偬的时光,依旧丝毫不改声色,越过众生,直抵本质与终极。

我坚信自己对故乡的记录不虚妄,甚至很伟大。一个地域的核心是人,以及人的诸多形态和故事。而人是自然的,自然也是人的,人使自然变异,自然也使人不断变化。人是村庄的主体,自然似乎永恒不变,如果要变,肯定是剧变、蝶变;而人的生老病死、日常生活、命运轨迹、思想变革、观念变迁乃至不断地出走和归来,大地上到处盛开着人的故事之花,作为记叙、书写者,我必然要涉及人事。但我相信,对于他们的记叙或者陈述都是真实的和客观的,个人的偏狭情绪不能说没有,但只是存在于我最初书写他们的有限的几篇文字当中。

我知道,我迄今为止的所有的文字都是不成熟的,尤其是书写故乡的那些,似乎都带有强烈的疼痛感和忧愤意识,爱之深恨之切,以及恨铁不成钢等复杂的想法。我衷心希望故乡真的如桃花源,没有争斗、伤害和阴损,普照和沐浴的都是公正和仁义。而我却一次次觉得了自己的天真,也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争夺和伤害无处不在,并且是人类一以贯之的劣根行为。而公正和仁义、宽容和博爱是不可缺少的美德。尽管我忘不掉那些伤痛和悲哀的事实,但心境舒和、宽敞了好多,或许得益于年龄(时间)的教诲与揭示。

我很多次一人或者一家人回到故乡。这古老而新鲜的村庄,随时随刻,人在消失、在诞生、在变老,而山川草木依旧,河流虽然逐年干枯,阳光依旧,躺在星星和月亮照亮的黑夜,我觉得一种从没有过的舒适,别是躺在旧年的房里,静谧甚至寂寥的氛围中,虫鸣环绕,风吹梧桐如拍掌,令我满心的欣慰。还有几次,出差到故乡近处的城市,挤时间回去看看,虽然一瞥,也有一种回身母怀的妥帖和温暖。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都坚持了古老的相持守恒定律。

遥想少年时候,作为村庄一分子,我就是携带了对它的巨大恐慌、仇恨和厌倦逃出故乡的,也由于故乡的种种不如意,尤其是乡亲们的恶,使得我对它始终难以产生喜欢和热爱等积极的感情。至今,我在外省已近三十年,不知道为什么,消泯了多年的仓皇之举和悲哀情绪再度光临,我手指颤抖,头脑发木,像是被某种沉重的东西击中一样,看着窗外的夜,下弦月通身姜黄,弯如人心和世事,如无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故乡恒在,童年也是如此。只是,生命总是朝向虚无的。乡村是一个无声无息的生命现场,也是一个基于生存而如此生活的人间所在。烟火升腾之处,不管其中的人多么名不见经传,作为一个生于此地的人,为他们写一些自以为是的文章,为熟悉的乡亲立碑,我觉得也算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关爱他者不惟近前的关切,还有命运与文化上的记录与抚慰。



主编推荐
著名作家杨献平近期新非虚构力作,霍俊明、傅逸尘联袂力荐
当代中国北方乡村的生死书

精彩内容

杨献平老师散文新作。以个人亲历、社会调查方式,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视角,细致呈现南太行山区乡野大地及其人群生存现状、风俗民情、社会状况,既不回避乡村固有的问题,又能深入其中,进行理性思考与研判,用温润、宽厚、包容、悲悯的情感寄寓,书写了当代中国北方乡村自然地理、文化传统,以及纷纭多样的世道人心和时代背景下乡村嬗变。杨献平老师的散文优美,文字令人动容,其作品中呈现的内容涉及乡野、人、社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