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教育的技术知识生产路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职教育的技术知识生产路径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2.65 6.3折 99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艳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13258366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11420448

上书时间2024-10-2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教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技术知识生产、传统文化、职业教育文化等。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三五”规划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5项,主持项目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12所高校共同参与创立的“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一等奖资助。参与编写《智能制造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参与的教学成果获国家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子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意义第二章  问题发现: 量化研究 第一节  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第二节  教师因素与教学效果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确定第三章  技术知识观: 应用观与生成观 第一节  技术知识应用观第二节  技术知识生成观第三节  技术知识的生成路径与构成第四章  学习路径: 质性研究 第一节  技术教育路径与教育效果第二节  技术知识生成与技术教育路径第三节  知识生成、教育路径和教育效果第五章  路径追溯: 量化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第二节  数据分析结果第三节  能力、知识生成与教育效果第六章  改革路径: 两种导向的知识生产 第一节  知识“应用”型教育路径第二节  知识生成型教育路径第三节  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路径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第二节  讨论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插图目录

图1-1  技术知识的生成与应用举例025图3-1  桑内特关于手脑并用与新发现的关系073图3-2  个体技术知识的生成与构成085图6-1  2006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构207图6-2  教学进程计划及时间分配表阶段课程结构及实验(实践)课时占比情况235图6-3  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标准阶段课程结构及实验(实践)课程占比情况236图6-4  生成的知识、能力与胡格教育模式培养目标245图7-1  个人技术知识生成路径及技术知识“应用型”教育路径249

  表格目录

表2-1  在校学生调查样本构成特点028表22—表26  学生背景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回归分析030表27—表210  学习主动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回归分析031表211  学习主动因素与学习效果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32表212—表215  教师教学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回归分析033表216  教师教学因素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35表217—表220  实验实训设备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回归分析036表221  实验实训设备因素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37表222—表225  理实教学衔接程度对学习效果的回归分析037表226  理实教学衔接情况与专业理论学习效果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39表227  班级类型与学生学习主动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39表228  班级类型与教师教学要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40表229  班级类型与实验实训设备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40表230  班级类型与理实关系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41表2-31  教师调查样本基本信息情况042表2-32  教师问卷信度与效度检测情况043表2-33  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描述性统计资料044表2-34  教师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摘要044表235—表239  个人背景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回归分析045表240—表244  学生学情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回归分析047表245—表249  教师自我认知对教学效果的回归分析048表250—表254  教学条件认知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回归分析050表255—表259  教学效果检测认知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回归分析052表260  企业工作年限与学生学习主动性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55表261  企业工作年限与教师教学认知因素的双变量显性相关系数055表262  企业工作年限与教师教学条件认知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56表263  企业工作年限与教学效果检测认知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56表264  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数量与学生学习主动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57表265  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数量与教师教学状态认知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57表266  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数量与教师教学条件认知因素的双变量显性相关系数058表267  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数量与教学效果检测认知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058表5-1  毕业生调查样本构成状况143表5-2  教师问卷信度与效度检测144表5-3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效果评价”描述性统计资料145表5-4  毕业生教育效果反馈回归模型摘要145表55—表59  背景因素对综合工作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46表510—表514  工作主动状态对综合工作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47表515—表518  毕业生工作能力要素对综合工作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50表519—表523  领导评价对综合工作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53表524—表528  学校教育效果评价对综合工作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54表529—表533  建议或看法要素对综合工作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56表5-34  各要素模块对毕业生综合能力满意度回归系数综合表159表535—表538  背景因素对“领导对综合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60表539—表543  主动工作状态因素对“领导对综合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61表544—表548  工作素养要素对“领导对综合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62表549—表553  专业能力要素对“领导对综合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65表554—表558  领导评价对“领导对综合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67表559—表563  学校教育效果因素对“领导对综合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69表564—表568  建议或看法对“领导对综合能力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71表5-69  各因素模块对“领导对综合能力满意度”的回归系数综合表173表5-70  工作能力域要素对“综合工作能力满意度”的回归系数174表5-71  工作能力域要素对“领导对综合能力满意度”的回归系数174表572—表576  学校背景因素对工作态度的回归分析175表577—表581  工作素养对工作态度的回归分析176表582—表586  专业能力要素对工作态度的回归分析179表587—表589  学校办学条件对工作态度的回归分析181表590—表594  背景因素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回归分析182表595—表599  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回归分析184表5100—表5104  背景因素对克服困难的能力的回归分析186表5105—表5108  素养能力要素对克服困难的能力的回归分析187表5109—表5113  学校背景因素对工作上手速度的回归分析189表5114—表5117  工作素养、专业能力对工作上手速度的回归分析190表5118—表5121  实践动手操作机会对专业理论知识印象的回归分析192表5122—表5126  实践操作机会与综合工作能力的皮尔森相关系数194表5127—表5130  学校背景因素对实践动手操作机会的回归分析198表5131  班级类型与工作状态的皮尔森相关系数200表5132  班级类型与毕业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200表5133  班级类型与毕业生工作素养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201表5134  班级类型与工作状况毕业生工作能力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202表5135  班级类型与母校教育效果评价因素的皮尔森相关系数202表6-1  1984级—2017级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结构变化情况209表62—表67  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环节安排211表68—表620  机械制造专业实践课时占比变化215表6-21  教学进程计划及时间分配表阶段课程结构及实验(实践)课时占比情况235表6-22  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标准阶段课程结构及实验(实践)课程占比情况236表6-23  AHK毕业考试课程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人才培养规格比较241



内容摘要
第─章绪论

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态中,都离不开知识这一人类智慧的产物,包括知识的生产、知识的分配、知识的流通、知识的应用等等。在知识分类中,技术知识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知识,有着什么样的生成路径?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关系如何定位?带着这些问题,首先展开探索性调查,即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从而发现问题。

本书所聚焦的对象是地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州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校”),呈现发生在这里的一些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节引子

一、教学场景呈现

(一)即使在吃饭,也会想着怎么把产品做好

常校正在进行教学改革,该校选择了201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个班级,正在进行试点性教学改革实验。抱着一种了解和学习的态度,笔者走进了这个改革班的教学课堂。

时间:20164月的一天,早上800

地点和人物:能容纳50人规模,一个理论教学室,学生以组为单位圆桌式排坐,桌椅可移动。

活动内容:实践课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

观察记录:

最开始是一个小时的课堂讨论,围绕接下来要做的任务(完成一个手动冲压机作品的实物小零件)进行图纸的解释学习和说明。任务是学生两个人一组,配套一台实体机床、一台实体铣床制作两个不同的零件,每个人要制作两个。针对接下来要操作的内容,老师就加工程序国绕学生作业进行分析,让学生站起来回答,感觉很多同学还是听不懂,理解不了。老师已经讲了很多造了,但学生还是会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任课老师都有些失望。课堂上学生会对照图纸和老师黑板上讲的内容,熟悉工作程序。

我在观摩学生进行手动操作的过程,由于好奇心驱使,不知不觉一整天的观摩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在听完这一天课后,针对自己的收获我作了以下记录。

出汗与些张:“生在机庆、钝床实体操作的过程中有紧张感,有收获感,也有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以及探照式学习知识需求的不断增加。在加工零件过程中发现有学生额头都在冒汗,让人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这一实践过程中的难度,同时也是遇到困难、认识困难,讲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是他们的意志力、兴趣、合作意识、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诸方面能力综合形成的过程,也是诸多感官通力合作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在实际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收获。

老师对学生的惩罚:机械制造是一项首先需要注意安全的工作岗位,要求工作者将工作流程与安全规则牢记在心,而这些只有在操作中才能去体会和习得,需要熟练掌握,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这就要求初学者要更加注意重视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不少学生受到了老师的惩罚(当老师发现学生违规操作时会拍脑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