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三立陈寅恪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陈三立陈寅恪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59 4.8折 88 全新

库存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关爱和著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20214162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7262262

上书时间2024-10-2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陈三立诗文创作_001

第一节袖手人:九州传说是狂名_005

第二节悲歌人:国忧家难正迷茫_011

第三节亡国人:针线弥缝忘老至_022

第四节无归人:独摩老眼立秋风_032

第五节稍稍挹苏黄磊磊攀韩杜_037

第六节犹吐光芒配残月_051

陈三立陈寅恪父子的湖南新政与辛亥革命书写_057

第一节陈三立的诗文书写_059

第二节陈寅恪的诗与文史著述书写_074

第三节从同光胜流到民国大师:江南世家的心路历程_086

第三章陈寅恪的学术取向与文学研究_093

第一节家族家世与晚清记忆_096

第二节生命遭际与学术之变_106

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_138

晋至唐文学研究_154

《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研究_186

第六节短毫濡泪记沧桑_209

陈寅恪“续命河汾”的学术理想_223

第一节海外论学:在阐明古学中吸收异教_229

学术独立:现代学术体系建设中的民族本位立场237

第三节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走出憔悴忧伤的遗民情感自设_255

第五章陈寅恪的文体辨识_269

第一节“以诗证史”与文体辨识_271

第二节备具众体:对唐人小说的辨识_276

第三节次韵相酬:对元白元和体诗的辨识_280

第四节叙事言情:对弹词长律文体的辨识_286

第六章陈寅恪的古典今典说_293

附录读我连篇新派诗

一黄遵宪文学论略_301

第一节吟到中华以外天_304

第二节胸中块垒当告谁_323

第三节前有古人我为大宗后有来者我为初祖_336

敝帚自珍(代跋)_353

 



内容摘要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是晚清民国时期的重要诗人。其随父湖南巡抚陈宝箴参与维新变法的经历,成为他一生最重要的思想与情感资源。戊戌政变后陈氏父子遭革职,陈三立离开政坛,转作诗人。时代风云与人生遭际的悲凉慷慨之气,充溢于诗文的字里行间。辛亥革命后共和时代肇始,陈三立游走于新邦与故国,成为新旧过渡时代的歌者。陈三立的家国兴亡情感,贫病兼袭却诗酒不辍的况味人生,向新而怀旧的文化意绪,忧国且怜己的感伤情怀,构成末代士人斑斓多彩的情感世界。陈三立晚年有“犹吐光芒配残月”的诗句:破碎的社会秩序与纷纭的古典诗学,已是一弯残月;诗人努力使自己的笔端犹吐光芒,犹见情怀。

陈三立诗存世约2000余题,文约500余篇。以今人李开军整理、上海古籍社2014年出版的《散原精舍诗文集》,收录最为精细完整。陈三立1900年以前的诗文作品,今人潘益民、李开军据南京陈方恪遗稿手抄本,整理为《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这是陈三立早年的自弃之作,大部分作品因版权原因,未收入上海古籍社《散原精舍诗文集》中,殊为遗憾。陈三立早年自弃诗文中有“太平人”“袖手人”的称谓,可称为“袖手人”时期。陈三立1901-1908年的诗作,收在《散原精舍诗》中,由郑孝胥代选且作序。此时期诗人经历戊戌政变后家与国的双重痛苦,诗中不时有“插足江湖心倔强”“独余慷慨悲歌气”的描述,可称为“悲歌人”时期。诗人1909-1922年间的诗作,收人《散原精舍诗续集》中,仍由郑孝胥代选作序。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五四新文化推动伦理革命、文学革命,对陈三立均有重大冲击。其诗中多有“苦吟已成骑虎背”③、“我辈今为亡国人”"的表述,可称为“亡国人”时期。陈三立1922年以后的诗作,收入《散原精舍诗别集》中。诗人暮年,漂泊无寄,贫病并袭,集中多有“年年倔强人间世””“兵戈四海无归处”●的感慨,故名之为“无归人”时期。陈三立的古文,由作者本人取去定稿,共十七卷,名为《散原精舍文集》,生前亲手编定,1949年方才刊行问世。

本文试图根据陈三立“袖手人”“悲歌人”“亡国人”“无归人”的生命与历史线索,论述陈三立的诗文创作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其心路历程。



精彩内容

《陈三立陈寅恪研究》是作者关于陈三立、陈寅恪研究的最新论文结集。其中陈三立诗文创作研究、陈寅恪的学术取向及文学研究等专题,都结合了人物生平、时代风气和学术发展,突出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陈寅恪学术独立的意义是对现代学术体系建设的民族本位立场等阐述,对文学现代化进程贡献的挖掘和评述,皆高屋建瓴,具有文学史的开拓意义和较高的出版价值。本书立论缜密,引证丰富,风格深沉感慨,可谓近代文学研究的扛鼎之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