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预测万年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93
2.0折
¥
35
全新
库存121件
作者石有林主编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15203331
出版时间201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7968901
上书时间2024-10-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 医易相通,易理通医理
第一节? 《易》中含医,医中含《易》
第二节? 天人合一与人体关系
第三节? 八卦气与人体脏气
第四节? 六十四卦与人体生命科学
第五节? 阴阳失衡与机体健康
第六节? 五行与人的气质、病理
第七节? 探索人体长寿之谜
第二章? 破译“形精气神”中的健康密码?
第一节? 养形
第二节? 养精
第三节? 养气
第四节? 养神
第三章? 破译“环境与健康”的密码
第一节? 阴阳协调方能天人合一
第二节? 辨物居方
第三节? 四季环境健康要则
第四节? 地理环境健康要则
第五节? 居住环境健康要则
第四章? 破译“饮食与健康”的密码
第一节? 食养观念
第二节? 食养的历史及发展
第三节? 食养要顺应盈虚消息
第四节? 食养要以损益理论为指导
第五节? “九分饱”少食法
第六节? 饮酒要适度
第七节? 水质影响健康
第八节? 常见病食疗法
第五章? 破译“气功与健康”的密码
第一节? 气功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节? 导引术
第三节? 吐纳功
第四节? “内丹”气功,“合精养神”
第五节? 脑气功
第六节? 仿生气功
第七节? 自我保健三十妙法
第六章? 破译“运动与健康”的密码
第一节?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节? 健身运动
第三节? 健康修炼
第四节? 健身与养生,对立的统一
第五节? 年高锻炼,需照“方”运动
第七韋? 破泽“心理与健康”的密码
第一节? 周易对人的积极心理暗示
第二节? 身体健康须先养心
……
第八章 破译“抗衰老”的密码
第九章 破译“预测疾病与健康”的密码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形成时期(晋~唐)
魏晋以来,食疗在一些医药著作中有充分反映。东晋有名医家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载有很多食疗方剂,如生梨汁治嗽;蜜水送炙鳖甲散催乳;小豆与白鸡炖汁、青雄鸭煮汁治疗水肿病;小豆汁治疗腹水;用豆豉与酒治疗脚气病;等等。他还进一步指出“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疗应用到预防疾病方面。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著有《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物学发展目前的第二个里程碑,记载大量的药用食物,诸如蟹、鱼、猪、麦、枣、豆、海藻、昆布、苦瓜、葱、姜等日常食物及较罕用的食物达百多种。并较深入地提出食物的忌和食品卫生。
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标志着食疗学已经是一门独立学问,成为独立的学科。书中除集中叙述五脏喜恶宜忌,食物气味、归经以外,还着重论述食疗在医药中的地位,指出其重要性。他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提出能否正确应用食疗药膳治病作为衡量医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并强调:“夫为医者,当须先调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把食疗药膳作为治病疗疾的优选对策,可见他对食疗的重视,把食疗学提到相当高的地位。他还列述了可供药用食物共146种,其中果实类29种、菜蔬类50种,谷米类27种,鸟兽类40种。详述每种食物的性味、毒性、治疗作用、归经、宜忌、服法等。
唐代出现了我国现存很早的一部以食疗命名的药物学专著《食疗本草》,作者孟诜。该书早逸,但其内容被后代有关著作所引用。书中药用食物227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对于药的性味、产地、鉴别、调制都做了叙述。每种药之下,列有该食物组成的方剂及其治疗适应病症。书中还注意到食疗药膳药具有地区性的差别。上述说明当时已经广泛应用食疗和药膳治病以及调理身体健康。如孙思邈的羊肉黄芪汤是治疗虚弱的食疗要方。这些药膳已成为我国民间常用食疗方剂,在实际生活中被普遍应用。唐代另一重要著作《外台秘要》中也有许多食疗药膳方剂。书中关于食物忌叙述尤其详细,对大多数病症下的治疗都列出明确的忌,包括忌食生冷、油腻、荤腥、酒等。这些都是通过长期实践所取得的宝贵经验。除上述外,隋唐时还有一些食疗专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食疗药膳专著,终于使食疗药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为食疗药膳的全面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全面发展时期(宋~清)
北宋王朝几位统治者,对医学的发展颇为重视,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成立整理医著的“校正医书局”以及药学机构“太平惠民和剂局”等。北宋官修的几部大型方书中,食疗学作为一门独立专科,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如《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两部书中,都专设“食治门”,即食疗学的专篇,载方160首,大约用来治疗28种疾病,包括中风、骨蒸痨、三消、霍乱、耳聋、五淋、脾胃虚弱、痢疾等。在药膳方剂,以粥品很多(如豉粥、杏仁粥、黑豆粥、鲤鱼粥、薏苡仁粥等),成为食治门中的主流。此外还有羹、饼、茶等剂型。《圣济总录》中有酒、饼、面、饮、散等不同形式,且制作方法也较详细。
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很早的一部营养学专著,它超越了药膳食疗的旧概念,从营养的观点出发,强调正常人加强饮食卫生,营养调摄以预防疾病。他在书中强调:“夫安乐之道,在乎保养……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在令书三卷内容中,首列“聚珍异馔”,作为正常人调摄,强身健体的滋补食品。他在中医药发展目前首先从养生预防的观点出发,提出食物营养的要求。介绍了多种日常饮食的制作,包括汤类16种、粉类6种、面类8种、羹类4种、粥类4种。至于食疗药谱,治疗各门类疾病的方剂也很多,如桃仁粥,桃仁三两去皮尖和入煮粥,治疗咳嗽胸满喘急;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黄汁半斤,白沙蜜半斤共熬为膏,治疗肾弱、骨败、瘦弱等,都是典型的药膳。其他如香圆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简便易行的食疗方剂。末卷还把203种食品按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7类,介绍其性味及疗效。《饮膳正要》是中医食疗药膳学发展目前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中国食疗药膳的成熟和高度发展水平,同时它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主要反映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比较符合北方居民的需要;二是民族特色十分突出,为了当时统治阶级蒙古贵族的需要,书中收入很多民族食物,如果品中的八檐仁、必思答;料物有马思嗒吉、哈昔泥、回回青等。它基本上反映了当时我国食疗药膳总的水平。此外,还有吴瑞的《日用本草》,娄居中的《食治通说》,郑樵的《食鉴》等,都从不同侧面论述了食疗与药膳,并提高到相当的高度来对待。
明清时期是中医食疗药膳进入更加全面发展的阶段,几乎所有的本草著作都注意到中药与食疗学的密切关系。如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除数以百计的可供药用食物外,还有相当多的食疗药膳方,其中卷三、四“百病主治药”中,对一百几十门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数百个药膳食疗方,诸如用酒煮食乌鸡治风虚;用怀香、赤小豆、豆制品等十多种食物和猪脂为丸治疗劳倦;各种米粥治脾胃症等都是典型药膳。明代还有一些特殊的本草著作,如朱棣的《救荒本草》,书中所载虽大多非日常的蔬菜水果,但可供荒年救饥拯灾之用,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些都表明食疗营养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对食疗药膳的制作,也有新的发展,如徐春甫《古今医统》90卷中,载有各类饮食如茶、酒、醋、酱油、酱、菜蔬、肉、鲜果、酪酥、蜜饯等的制作法,多符合营养学的要求。明清时期对特殊疾病及年老者的食疗药膳尤为重视。其中较有名的高濂的《遵生八笺》,记载了适合老年人的饮食并极为详尽,如粥类38种,汤类共32种。清代曹慈山的《老老恒言》尤其注意老年的应用药膳防病养生,对老年人食粥论述很详,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并将药粥分为三品,上品“气味轻清,香美适口”,中品“少逊”,下品“重浊”,主张:“老年有竟日食粥,不汁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亨大寿。”书中提出上品粥36种,如莲米粥、芡实粥、杏仁粥、胡桃粥、枸杞叶粥等;中品粥27种,如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枣粥、龙眼粥;下品粥37种,如地黄粥、羊肝粥等,都是后代常用老年滋补,健脾益肾及一般虚弱的常用药粥品。
明代时期食疗药膳著作达30种以上,其中有的是重点论述本草的,如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卢和《食物本草》、宁原《食鉴本草》、李时珍《食物本草》等;还有从饮食调理、药膳制作的观点出发撰成的食谱营养学专著,其中较为有名的如贾铭《饮食须知》、宋公玉《饮食书》、袁牧《随园食单》、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有的至今在临证中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中医宝贵遗产中的珍品。
此阶段的食疗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受到重视。《黄帝内经》中载有“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人们早已注意到偏嗜偏食,尤其是高脂的危害,过食油腻已经引起医家们的注意和关注,因而明清时期强调素食的著作相应增多。如卢和的《食物本草》指出:“五谷乃天生养人之物”,“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固宜食之……蔬有疏通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这些思想不仅使食疗学、营养学思想得到深化,也大大推进了养生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食疗药膳学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当今,应用现代科技发展药膳学这门科学,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在医疗保健事业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P60-62
精彩内容
本书开篇以医易相通为契机,抓住人人都关注健康、力求通过日常生活求得健康长寿这一主题,分别就形、精、气、神、环境、饮食、气功、运动、心理、抗衰老、预测疾病这几个方面中所蕴含的人体健康密码逐次进行了破译。
本书从生命科学的视野出发,将《周易》中天人相应、平衡阴阳、顺应四时、未病先防、修德养性、动静结合等养生思想——呈现给读者;将中华养生文化与《周易》的养生理论相结合,对《周易》中的养生思想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使全书的脉络较之原典更为清晰、更方便读者阅读掌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