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缩影:明清时期的里社坛与厉坛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0.18
6.2折
¥
49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刘永华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ISBN9787303253340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9694483
上书时间2024-10-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自序1
历史上社祭与厉祭的源流7
明初里社坛与乡厉坛制度的出台31
里社坛、乡厉坛制度的推行61
里社坛、乡厉坛祭祀与乡村社会129
结语213
后记219
内容摘要
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厉祭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此后,历代王朝大多沿袭了这一传统。不过,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照"里"为单位设置厉坛,从而将厉祭推行到了乡村,开启了厉祭"庶民化"的趋势。同时,明王朝设计的乡厉坛祭祀制度也包含了社会秩序建构的面向,亦即与里社坛祭祀制度配合。至清代,"分坛"的出现使得厉祭在乡村中更为普遍,其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今天所看到的闽西四保乡村中的"无祀"习俗,正是由此而来。
精彩内容
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厉祭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此后,历代王朝大多沿袭了这一传统。不过,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照\"里\"为单位设置厉坛,从而将厉祭推行到了乡村,开启了厉祭\"庶民化\"的趋势。 同时,明王朝设计的乡厉坛祭祀制度也包含了社会秩序建构的面向,亦即与里社坛祭祀制度配合。至清代,\"分坛\"的出现使得厉祭在乡村中更为普遍,其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今天所看到的闽西四保乡村中的\"无祀\"习俗,正是由此而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