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达内心的歌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抵达内心的歌谣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1.48 2.0折 58 全新

库存5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广平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05317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9296686

上书时间2024-10-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自序:一首歌能唱多久 

 

 

 

 

 

 

1987年,我在海南岛写下自己的*首歌词,那是为了我的大学毕业而写的一批诗歌里面的一首。我在这个阳光灿烂的美丽海岛上孕育了我*初的音乐文学梦想,写了大量的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的文字;感谢海南酷烈的阳光、清爽的海风和常常不请自来的暴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清新与清醒,那些*初的感动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里。 

 

1988年,我获得了*个来自写歌词的奖励,让我感觉到另外一种文字的魅力:和音乐结合的方块字产生的力度与美感,让我流连其间,一写就写了30年,无怨无悔。

 

因为歌曲,我收获了无数人的友情与鼓励,听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亲历了一些曲折离奇的生命场景,也结交了许多心灵相通热爱生命与音乐的好朋友。我常常感叹:一首歌曲的力量有时候往往超出我的想象,她有时会产生巨大的回响,成为某个人心灵裂变的引爆点和精神救赎的起点。所以,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和敬畏,尽管我写的歌曲也许永远达不到这个标准,但我心向往之,愿意把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1993年到1994年间,我在广州的《新舞台》报上开设了一个听歌的专栏,写下了这本书里面*早的一批文章。有趣的是,我在这张报纸的一个给歌迷朋友发表听歌故事的版面上,读到过好几篇歌友们写作的听《你在他乡还好吗》歌曲后的感情故事,他们的故事,常常把我都看得感动不已!我觉得他们的故事比我写的歌词更美丽凄婉、更惊世骇俗、更天长地久;这些简单的朴素的文字,我经常翻看,成为我珍藏的美好的生命密码;因歌结缘的朋友,我感谢你们!

 

2006年的北京,我因为朋友钮海津的邀请,在他主编的《中国财富故事》杂志开设一个关于“流行音乐与财富故事”的专栏,再次写下一批反思唱片工业的文字,这就是本书中的一些文章的来由,谢谢津哥,让我整理自己的思绪,回顾了20年来的一些缤纷往事,有点骄傲,有点惭愧,让我心存感恩的同时,回首生命历程。但这批文章因为大多涉及唱片体系的反思与批评,所以很多并没有收入进来。感谢《北京日报》的编辑李静,她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评论家和新锐的剧作家,她邀请我在《北京日报》偶尔写作一些歌曲评论文章,这构成了本书一部分文字的由来,在此深深感谢她的宽容和编辑修改文章的卓越之处。

 

 

 

 

 

 

罗大佑说,歌是语言的花朵。我热爱一切美好的文字,常常为中国方块字所产生的美妙意境着迷:在那些热爱写诗的大学中文系岁月和音乐学院工作的平淡日子里,文字带给我的快感至今难忘。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岁月,90年代则是中国原创流行音乐的烽火年代,我很庆幸,都赶上了。我也是中国内地唱片业草创时期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对这些青春岁月的故事,我珍藏在心里,常常在他乡午夜梦醒的时候,涌上心头,让我再次回味感慨;那些融化在歌曲里面的花朵般的词句,给我温暖的抚慰和问候,这些穿越我生命的歌声,带着各自的体温、口音、气息和情感,温润了我的记忆,让我继续打起精神,投入新一轮的生命旅程。

 

歌词写作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心灵栖息地;评论歌曲是我释放生命感受的一种休憩方式。我很感激命运的安排,让我与自己喜欢的工作纠缠至今。填写歌词、录音监制、撰写文案、聆听歌曲、欣赏演唱会、推广宣传,在这些看来属于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中,其实依然可以而且应当注入浓郁的人文情怀的,所以,我尽可能地调动自己所有的身体感官去体会人间的人情冷暖、感受俗世人生,然后力图用自己的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人性的理解和关怀。我希望自己的歌词来自内心深处,有心灵的重量,有精神的质量,在感动自己的同时,感动所有听歌的人,让一首歌曲唱得更为久远!

 

我不知道,《你在他乡还好吗》等歌曲有没有达到这个高度;《101个祝福》这类歌曲有没有温暖一些人的胸怀?被过度诠释了的《潮湿的心》也许失去了*初的创作的亲切和慈悲的感受,因为太多人演唱,而变得凄惨不堪。但是,我创作歌曲的本意,都是存有深切的同情心的,因为我知道,流行音乐永远是平民的视角,为平凡人群中的大多数,唱出他们的苦乐哀愁,唱出他们的欢喜忧伤,当然,也唱出他们的尊严与爱。

 

 

 

 三

 

 

 

 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有两个人不得不说。一个是林贤治先生,一个是陈小奇先生;前者是我文学上的老师,后者是我职业生涯里面的贵人。林贤治先生也许不会承认我这个学生,但林老师的文字是我所珍爱的,我每次和他聊天都有开阔眼界、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觉得他的文字,无论是随笔、诗歌、散文、论文,都是坦荡而诗意充沛的,热烈而又宁静的,高贵而又平民的,热血盈胸而又沉着理性的,所以他后来写出轰动全国思想学术界的《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五四之死》《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鲁迅的*后十年》等旷世奇文,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我觉得,把和他聊天的话记下来,就是一篇篇感人的文章!他是我认为中国*秀的思想者之一,他研究的视域,早就超越了文学评论的范畴,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也是少有的异数。他的对生命的紧迫感、责任感、问题意识、颠覆性的思考方式,实在值得我用一生来学习。陈小奇先生的儒雅的人格风范,对中国流行音乐独特的切入方式,对中国古典诗词精准的诠释与运用,都对我的职业生涯和歌词写作有过重要的影响,本书有不少章节就是我分析他的歌曲的部分,在这里就不多写了。

 

 在此,我深深感谢两位老师给我的教诲和帮助,尽管今天的我依然没有什么成就,但你们给我精神上和人生规划上的所有的鼓励和切实的指点,都使我从软弱走向坚强,从空虚走向充实,让我保持清醒、谦逊的头脑和对写作的深深的敬畏。

 

 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李雪清老师、邱谓芝老师,谢谢你们让我从小体会到汉字的美丽和智慧!你们对我幼稚的作文的鼓励,我记忆犹新!谢谢我的中学语文老师陈老师和黄老师,你们讲课时的腔调和朗读课文时陶醉的样子时常让我仿佛回到热血沸腾的中学时光!我记得自己把歪诗写满整个黑板时你们欣赏的眼光,也记得我把习作拿给你们看时那些温暖的目光!

 

 我也感谢大学时担任我们当代文学课的赵仕聪教授、邝邦洪教授,是你们为我修改过文章,推荐发表,让我真实体验到文学青年的兴奋、激动与希望。

 

谢谢我所有音乐上的合作者,没有你们,再好的“鸟”也飞不起来!

 

 

 

 四 

 

 

 

2000年以后,除了继续我的流行音乐填词与制作工作之外,我还创作了大量旅游歌曲和企业歌曲。在塞北、江南特别是新疆、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的大量游历和采风,让我深切地亲近自然,并深入理解了民族音乐的精气神和地域文化的广阔与厚重。这不仅开拓了我的精神视野,还让我吸取到了丰厚的音乐资源。在此基础上,我创作了《乡愁大理》《骑上骏马看冰川》《大美和田》《天上草原》等歌曲,这些创作实践,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了诗和远方,在平淡的岁月中听到了旷野和远古的呼唤。而赞美诗的创作,则在另外一个向度上审视了我的内心世界,让我关注灵魂的在场与参与,给歌曲注入一些神性的内涵和精神的愉悦。《用爱祈祷》《爱是奇迹》《奇异恩典》等歌曲的出版,在中文歌曲的灵性探索、灵魂教育中,我觉得多少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起码让我关注自己的心灵成长,并给听众以灵魂的激荡与关爱。

 

*近十年,我花费大量时间写作了很多的乐评文章,我希望我的感悟分析与审美表达,不仅仅道出作者和歌者的幽微心事,也在歌曲欣赏音乐聆赏方面,建立一些普遍的审美规则和路径,让更多的朋友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声,尽可能地丰富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为我们自己的原创音乐喝彩。良苦用心,希望大家理解。

 

 

 

五 

 

 

 

我生命中的*个老师是我的父亲母亲,父亲教给我面对残酷人生时要有刚健坚韧的风骨;我的母亲则教给了我宽容谦卑的生活态度。如今他们都已经在远方沉默不语,但我依然能够时时感受到他们默默微笑的深情,这本书献给他们,愿他们的在天之灵安息!

 

我生命中*爱的人还有我的妻子和女儿,共同的信仰和音乐,让我们的生命之树绿叶常青,让我们的心灵里面活水长流。

 

著名的音乐评论家金兆钧和李皖,在不同的地方说了几乎同样的话:你*的成就,就是你的女儿!我要说的是:是的,你们说得完全正确!

 

一首歌能唱多久?也许,一辈子,也许,可以唱几代人……

 

 

 

 

 

李广平

 

2017年秋,北京


【免费在线读】 

李泰祥身体力行,与台湾优秀的文学家余光中、三毛、诗人罗青、蓉子、罗门、郑愁予、痖弦、向阳等人合作,将华语流行音乐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橄榄树》因此诞生!《橄榄树》经由齐豫那既柔美得如泣如诉舒展温润又有震撼人心的内在力度的歌喉演绎出来,立刻风靡华人世界,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这首歌曲的“流浪异乡”的意象和寻找梦中家园的自由精神,一下子成为两岸大学生和城市知识分子的文化流行风向标,数十年不衰减。我记得,当时许多作家以《橄榄树》为标本,写作了大量的散文、评论文章,流行歌曲似乎从来没有如此的礼遇。那么,李泰祥先生又是怎么看待这首歌曲的呢?“这首歌就是因为有自由自在的精神,才被大家认同。……我自己经常被传统束缚,生活上有许多框架,总觉得处处碍手碍脚,一心希望能自由自在地写与创作。《橄榄树》所代表的,就是我个人对个人生命完整的自由与追求完美的理想之寄托,可以打开胸襟,不再拘泥某些传统……这些都是我真正有感而发的。”自由精神、理想之梦,加上齐豫波西米亚的浪漫形象与情怀,都是这首歌曲成功的内在核心元素。

 

从音乐形式上来看,李泰祥也是大胆把学院派的许多音乐元素,运用到《橄榄树》专辑中来:他动用30多人的管弦乐编曲伴奏,严谨成熟的音乐理念与高超的作曲技巧,加上录制上的精益求精,都是台湾乐坛空前的创造,与当时吉他弹唱为主的校园民歌相成鲜明之对照;现代诗与音乐的结合,更从文化的意义上给《橄榄树》专辑以“力上加力”功力加持,从而在“古典”与现代、流行与经典、雅与俗、精英与大众之间找到了一条堪称阳光大道的路子,成就一批经典歌曲。

 

从作曲角度去听李泰祥,可谓处处充满惊喜:他常常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峰回路转,然而与歌词的“咬合度”又是如此贴切;他的音符落在你的意料之外,却又美得如此惊心动魄如此韵味悠长;他的曲式,常常与一般的流行歌曲不同,与你印象中的“艺术歌曲”却也迥然有别,可谓是“艺术的流行”或称“流行的艺术”歌曲。用诗人罗青的话说:“我与李泰祥合作《星》《答案》等抒情短歌,希望在简洁的现代白话中,表达出平凡的暗示及巨大的张力,以期与文言文式的句法抗衡,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现代感与节奏感。”现在看来听来,李泰祥完全完成了这个预定的审美目标。

 

 

 

 

 

 

在一个安静的夜里,我把《永远的未央歌——民歌30演唱会》安静地看完,想到了四个字:生、老、病、死。生:是指现代中文流行歌曲的发生与发展,她生机勃勃的青春期与成长,那些年轻的生命与渐渐苍老的容颜;老:参演人员全部40岁以上,偶尔几个没有到40岁的,也是民歌的孩子与热爱者;病:回头看我们今天的歌坛,真是有病:没有真诚、没有感情、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恋,没有生死相许的期盼,也没有清风朗月的清新;死:一代流行音乐大师梁弘志、马兆骏、黄大城、薛岳都已经去天堂歌唱!当我看到李泰祥大师泪眼婆娑颤颤巍巍站起来向全场观众挥手致意的时候,真是情难自禁,泪雨纷飞。听《走在雨中》,也是听一次流一次热泪!从此后我不敢再看民歌30嘉年华会演唱会,真的是《永远的未央歌》啊!

 

我在微博上得知李泰祥老师罹患帕金森症以及甲状腺肿瘤等重症,日前在台湾地区花莲慈济医院完成第二次更换电池手术。但由于手术费用和后续维持的开支颇为庞大,其友人不得不透过FaceBook求助,希望能以募集善款的方式,为李泰祥筹措治疗及未来生活的费用。看到这条消息后,我毫不犹豫就决定:用小型演唱会的形式,为李泰祥老师募集部分医疗费用,能够募捐到多少就募捐多少,关键是通过这次活动,向李泰祥老师致敬,用音乐人查慎的说法,为我们的青春付出我们自己的音乐版税,为我们美好的青春音乐“买单”!

 

在微博上,我每天都看到网友深情的留言和评论,这些热爱李泰祥老师的朋友,不仅仅把他们的爱表达出来,许多人还慷慨解囊,捐出自己的“青春版税”。我想,李泰祥老师在民歌30演唱会上饱含的泪水,也照样流进了我们的心里!李老师今天的苦难处境,虽然是唱片工业版税制度不完善的遗毒,但也恰恰提醒我们:如何尊重音乐人的泣血创作,如何保障一个优秀文化人的创作力与生命力,都是值得我们关心的话题与问题。因为,李泰祥老师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所以,我在微博呼吁:有能力的朋友,请支持李老师!为了我们梦中永远美好的《橄榄树》!

 

 

 

 

 

 

让我欣慰的是,这场小型演唱会相当成功:我邀请的五位演唱李泰祥老师作品的女歌手,全部以严谨饱满热情的态度,*时间答应我的邀请;她们自己下载或制作伴奏音乐、熟记歌词、设计台词与舞台风格、参加排练与对稿;演出现场更是博得满堂喝彩与掌声。

 

今年,是“红歌”如火如荼弥漫中国的一年,据说有些歌手的出场费已经达到65万元!然而我以为,歌曲打动人的,绝不是颜色,而是它是否唱出了人性深处幽微隐蔽的情感之弦与心灵颤音;旋律的起伏是否合上了你这时的心跳,那或华美典雅或平白如水的歌词是否道出了你的心曲,这才是感人的关键所在!65万出场费的红歌,比不上我在壹空间听歌手柏文演唱李泰祥老师的作品《你是我所有的回忆》,这首极其难唱的歌曲,在柏文的演绎下重新焕发生命力:那苍凉与凄美的意境,那干净与醇美厚实的嗓音,都让现场观众陶醉不已。美,美在无价,美在生命的强悍!

 

沈婕,一个来自厦门在北京工作的公司白领,用一个闽南人的深情厚谊,把《走在雨中》演唱得丝丝入扣感情充沛,她唱出了走在鼓浪屿隧道里面青春的美妙回忆,她唱出了一个20世纪70年代生人的感激与敬虔;爱新觉罗·启笛,一个漂泊海外多年的游子,把《欢颜》这首李老师的经典之作唱得回肠荡气悠扬大气,现场立刻肃穆起来;大四女生杜娟担纲演唱《答案》,这是一首只有两句话作为歌词的高难度作品,但当“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样的拥挤呢,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在音乐厅回荡的时候,我发现年轻的歌者已经把这首内涵丰厚元气淋漓的歌曲把握得相当完美。齐豫的衣钵,在大陆找到了传人!

 

当然,我们《永远的橄榄树——向李泰祥老师致敬》怎么会少了《橄榄树》这首人人心中的经典歌曲呢?这次,我把这首歌交给来自云南的优秀歌者张继心演唱。我很欣慰地听到:她唱出了这首歌曲站在古典与现代交融时刻的梦幻与激情,也唱出了一代人心中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与梦想追寻。当张继心版的《小河淌水》和着节奏布鲁斯的伴奏在音乐厅回响的时候,我知道,《橄榄树》已经汇入时间的长河,在你和我的心中,继续唱响;歌唱,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递,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处!

 

“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祝福李泰祥老师早日康复!祝福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依旧温暖、迷人!

 

 

 

 

 

 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北京


【书摘与插画】

青春往事与流行启蒙——聆听台湾校园民歌及其他

 

 

 

 

20年前的一个酷热的夏季,我从位于当时还算是广州郊区石牌的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时候,既没有想象到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流行音乐的从业人员,也没有料到会与音乐为伴作为一种生命的激情和生活的来源。20年岁月飞驰而过,20年后我回头检视我当初的进入音乐行当的心理动机时,我想到的是“偶然”和“热爱”这两个词;想起了如今下落不明当初用来学英语其实用来听歌的陪了我四年的三洋收录机;想起了当初风行我们校园的台湾校园歌曲和后来的张明敏、费翔、谭咏麟和张国荣们;想起了当初无意中形成的星期天收听香港“叱咤乐坛排行榜”的习惯;总而言之,想起了飞逝的青春和远去的歌声。

 

我*次听到流行歌曲应该是读中学时,当时许多同学都听“澳广之声”,而后听知青的歌;记得有一天有一个同学说我给你听一些真正的流行曲(那时大家叫时代曲),说完给我放了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小村之恋》等,当时我战战兢兢听完这几首“靡靡之音”,从心理到生理都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一种新的艺术方式对我们原来的审美接受心理的冲击与瓦解;当时我15岁左右吧,那是1978年,一个街道上刚开始流行喇叭裤和花衣服并且男生要留长发的时期。我的那台小三洋收录机就是当时标准的时髦青年——我哥哥送给我的。读高中时因为要考大学,极少听歌,留在记忆中的是当时的一些优美的电影插曲,像《小花》等,点缀着我们青灰色的中学岁月。那时我们还不会用一本漂亮的笔记本抄歌词,也不会疯狂地收集歌星的照片,更不会像侦探一样地去追星,因为每一首歌都装在心里,刻在脑海里。

 

大一时的暑假,我通过收音机收听了来自台湾的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赤足走在田埂上》《兰花草》《龙的传人》等等,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流行音乐的俗世情怀与全新的审美愉悦:唱歌其实是一件非常普通的生命行为,唱你身边的事,抒发你心底*真实的感情,用*自然*舒服的嗓音;台湾校园歌曲以她的清新和简洁让我们今天还记忆犹新,那些对大海的憧憬和向往,那片似乎陌生而又熟悉的青草的味道与润泽,那些无法言说的书生意气和青春骚动。当我暑假结束回到校园时,发现宿舍里增加了几把吉他,校园里吉他学习班的广告也开始走红。到了大二时,舞会开始盛行,那时候*让人心颤的歌曲无疑是《请跟我来》,*让我胆战心惊目迷神醉无限向往的就是那句“当春雨飘啊飘地飘在你滴也滴不完的发梢,带着你的水晶珠链,请跟我来”;那时空气里飘满了一种渴望和羞涩的激情,心里面有无数的诱惑的念头在交战,也许就是初恋的味道吧?当我们发现你对她或她对他开始互相逃避对方的眼光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了罗大佑的那首《是否》:“是否,这次我将真的离开你,是否,泪水已干不再流,是否,应验了你曾说过的那句话,情到深处人孤独!”大学里的恋爱往往以失败告终,于是情歌在青年学子中永远有市场。我记得,当我听到和唱着《恋曲1980》的时候,也即将是我毕业的时候了。每一首歌都有无数个动人的心情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些凄美或优雅的旋律在心头回响,每一次回响都让我们心醉心疼或心酸……

 

20年回眸,一切都还是那么清晰,仿佛昨天就在眼前;我为自己依然热爱音乐和文字而感到幸运,也祈求命运能让我在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我知道,我的许多同学毕业后的生活历尽坎坷饱经沧桑,我也真心地祈求,我们经沧桑过滤后的人生还保有一份纯净的生命感觉。20年了,很想再见到老同学们,一起再喝喝啤酒,一起再聊聊天。我想起曾和我签约的从校园走出来的创作歌手小村有一首歌叫《别来无恙》:“是否别来无恙,世界已多变化,是否还留着那把破吉他;是否别来无恙,世界已多变化,真想听听你现在的想法。还记得吗,年少时候,我们有过的计划,还记得吗,年少时候,我们说过的傻话?”真的,他唱出了我的心里话。对了,小村老弟,你现在在哪里呢?

 

 

 

 

 

 

20年过去了,真是恍如隔世啊。我看着上面自己写下的文字,还依然有一股青春的真气流注其中,真好!今天,2006年的2月24日,我已经从广州漂流到了北京,我去了西单图书中心闲逛,买了一套CD——《梁弘志——爱与歌纪念专辑》。自然而然,我又听到了《请跟我来》,这首永远不会忘记的歌曲,他让我再次回响起了自己的青春往事。

 

我记得20年前的华南师范大学,在现在文科教学大楼的地方,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叫“风雨操场”的简易建筑物,我们在里面开全校大会,打篮球,练体操,“风雨操场”留下我们不少美好的青春回忆。我记得我参加的*场舞会就是在“风雨操场”上举行的:大家战战兢兢,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个上场跳;音乐过了一半了,才有几对男和男、女和女的在跳;慢慢地,“群魔”才开始“乱舞”起来。忽然间,我听到了外语系的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唱起了一首粤语流行歌曲《星》,全场的人为之鼓掌,掌声雷动!这天晚上我觉得外语系的所有女孩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美丽!更要命的是,她还和一个男生唱起了《请跟我来》,这一下我对他们的崇拜之情真如珠江之水滔滔不绝啊!我到处找《请跟我来》这首歌曲,终于知道它是出自梁弘志先生的手笔,是电影《搭错车》的插曲;演唱者是苏芮和一个有着非常拗口的名字的男歌手虞戡平。我真的很感激梁弘志先生,可以说,1983年出版的《请跟我来》是我们这一代人流行音乐的*有营养的启蒙教材啊;而且,这也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重要的作品之一,所谓经典,这就是了。“当春雨飘啊飘地飘在你滴也滴不完的发梢”,一飘就飘了20年啊!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我相信还会继续飘下去的,只不过,那美丽的“发梢”又在哪里呢?

 

20年后,作者梁弘志是怎么看《请跟我来》这首歌曲的呢?我在这张《梁弘志——爱与歌纪念专辑》就这首歌曲读到这样的话:“这首歌原本是为电影而写的主题歌曲,红遍各地历久不衰,因此歌名也成为各界所引用的热门标语。虽然看到各种建筑销售、商品广告、政治选举等等,利用我的音乐和歌名做宣传标题,我仍然觉得以布道见证大会*为贴切,总要我想起耶稣曾说的:Follow me。” 梁弘志先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信仰的力量让他重新打量自己的歌曲,听出另外一番含义来。我自己写的《你在他乡还好吗》也是如此啊,广州许多楼盘,也是用这个问候语来做广告的,我不介意,如果这句话让你找到一个温馨的家,也是一件好事吧。

 

1987年,我在海南岛支教,在一个师范学校小小的宿舍里,听到了梁弘志第二首打动我心的歌曲《读你》。我记得我听到的是费翔演唱的版本,那一年费翔用他那“一把火”烧遍了中华大地,这首《读你》同样红遍全国。我在骄阳似火、从早到晚炎热无比的海南岛上无数次听《读你》,“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喜悦的经典,美丽的句点……”真的感受到春风的妩媚春风的清凉,*妙的是那句“你的一切移动,左右我的视线,你是我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什么是“一切移动”?实在是有点莫名其妙!可是实在是美啊!管不了那么多了。我记得当时有一个进修的男生,天天抱着一把吉他唱歌,其中就有这首《读你》,不知道这哥们后来怎么样了?也应该找到一个让他读的女孩了吧。我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过了4年,我因为机缘巧合,居然进入了把费翔引进中国的当时*的唱片公司——太平洋影音公司。我对帮费翔录音的音乐制作人吕毅文先生说:“谢谢你的费翔,一首《读你》陪我度过了炎热的海南岛生活!”他当时一定也是莫名其妙吧?

 

1988年,我回到广州。大街上开始流行一把沧桑而内蕴、沙哑而温柔、孤独而寂寞、深情而悠长的声音——一个叫姜育恒的歌手正风靡全国,与齐秦、王杰等歌手一起,形成新一轮的歌坛“台风”,来势迅猛。《驿动的心》非常适时地填补了当时大陆歌坛“西北风”刮过后留下的歌曲欣赏的心理空白:怀旧的、温情的、乡愁的、安慰的情感诉求,一下子俘获了无数人的心灵。这首歌曲在香港还有一个版本是叶倩文唱的,叫《祝福》,一样是风靡香港的大街小巷,就是因为她在此基础上加进了“祝福”的含义。那么,作者梁弘志先生又是怎么看的呢?“这首歌传唱了很多年,也一直是卡拉OK传唱率很高的歌,尤其到了海外面对侨胞演唱时,总会见到许多伤怀拭泪的人:那是疲惫的心和思念家的眼泪。多少浪子能够回头?而一转身是过了多少年?信仰和生活的路上,我们都曾叛逆或迷途,神总是不放弃地点着灯等我们回家,并用宽容和爱为我们洗涤尘埃。”一个人有坚定的信仰,心灵是非常充实丰满的,梁弘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