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1.78 4.8折 ¥ 45 全新
库存128件
作者胡云翼著
出版社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66025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4602378
上书时间2024-10-27
陈文新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中国古代文学》等。著有《明代诗学》《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等。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优秀教材奖等奖项。
余来明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杰出青年学者,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台湾研究所所长。兼任武汉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出版著作《从南京到北京》《“文学”概念史》及The Discovery of Chinese Lite-rature等十余部。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诗经
第二章楚辞
第二编汉代文学
第三章汉代文学的倾向
第四章汉代的辞赋
第五章汉代的诗歌
第六章建安时期的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思潮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上)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下)
第十章两晋南北朝的小说
第四编唐代文学
第十一章唐代的文学运动
第十二章唐代的诗歌
第十三章唐代的歌词
第十四章唐代的小说
第五编五代文学
第十五章五代的歌词
第六编宋代文学
第十六章宋代的文学运动
第十七章宋代的歌词
第十八章宋代的诗歌
第十九章宋代的小说
第七编元代文学
第二十章元代的戏曲(上)
第二十一章元代的戏曲(下)
第八编明代文学
第二十二章明代的文学运动
第二十三章明代的戏曲
第二十四章明代的小说
第九编清代文学
第二十五章清代的正统文学
第二十六章清代的戏曲
第二十七章清代的小说
第十编当代文学
第二十八章最近十年的中国文学
.附录中国文学书目举要及其说明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诗经
世界各民族文学的诞生,有一条共同的公例,就是韵文的发达总是较早于散文;而诗歌又为韵文中之最先发达者。中国也是如此,最初的文学是诗歌。
请先言诗歌的起源。
人们为什么要作诗呢?人类本是生而富有情感的,若有所感于中,便不能不有所发抒于外。故班固《汉书・艺文志》阐明作诗的原因说:“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毛诗大序》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朱熹《诗集传序》也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这些话解释诗歌产生于情感的自然的表现,都是说得很合理的。由此探讨,诗歌的起源,当远在史前的原始人类有了语言的时候。原始人类在懂得言语以后,便知道发为合乎自然音响节奏的咨嗟咏叹,诗歌便尔产生了。故沈约也说:“歌咏所兴,自生民始。”
话虽如此,中国诗歌之有信史可征的时代,却决不能说“自生民始”,至早只能从周代(公元前一一三四年)讲起。在周代以前,也许有数千年或竟是数万年的诗歌史,也许中国在远古时代早已产生过伟大的史诗,如西洋古代的《依里亚特》与《奥特赛》及印度古代的《马哈巴拉泰》与《拉马耶那》一样的杰作,但因为没有文字的记录,已经湮灭无传了。虽然《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有“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其书既不可靠,又未见著录歌辞,实飘渺难信。又有谓《礼记》上所载伊者氏《蜡词》出自神农氏(孔颖达说),以为诗之滥觞者,亦荒谬不足信。即令《蜡词》真出于神农氏,而如其内容所谓“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亦不得认为诗歌。至于今所传唐尧时代的《击壤歌》(见《帝王世纪》),虞舜时代的《南风歌》(见《孔子家语》)及《卿云歌》(见《尚书大传》)等作品,其体制内容可以说是诗歌了,但不幸都是记录于后世的伪书,全不可靠。所以,严格说起来,我们现在可以夸耀于世界文学之林的最古的文学,只有一部《诗经》。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现代词学研究的重要奠基者,胡云翼在《新著中国文学史》一书中贯彻了许多独特的理念,比如,一是将中国文学区别为“新文学”与“旧文学”。二是对某一时期文学进行安排时,文学的“主干部分”是关注的重点。三是对某一种文体,着重关注或高度评价这种文体最有成绩的时代。这些独特的理念,使得胡云翼的《新著中国文学史》成为一部“自觉”的“纯粹的文学”史。
本书共十编,自先秦迄现代。全书基本上是按“文学性”来定位布局,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四大块,尤重小说和戏曲。胡云翼认为中国文学与政治有着密切而不可分离之关系,这一观点对当时乃至今后文学史体例的编著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本书中,胡云翼对普通所认定的文学史的叙述,抱持谨慎、客观、求信的态度;对于文学史的批评,尽量求其正确,恰合于现代的文学赏鉴观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