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68 4.8折 ¥ 51 全新
库存88件
作者吕欧著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606059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1元
货号14305305
上书时间2024-10-26
绪论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基本研究思路与意义
第一章黑龙江地区部分世居民族族源及历史沿革
第一节满族
一、肃慎时期
二、挹娄时期
三、勿吉时期
四、抹羯时期
五、女真时期
第二节锡伯族
第三节赫哲族
第四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
一、鄂伦春族
二、鄂温克族
第五节蒙古族、达斡尔族
一、蒙古族.
二、达斡尔族
第六节汉族,
第二章清代前期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的发展与交往
第一节满族的崛起
一、建立地方政权
二、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王朝
三、对东北地区各民族的统治
四、满族的生存概况与民族文化
第二节不断迁徙的锡伯族
一、编入蒙古旗
二、编入满洲八旗
三、锡伯族的生存概况与民族文化
第三节三江流域的赫哲族
一、赫哲族的发展
二、清政府对赫哲族的管理及影响
三、赫哲族的生存概况与民族文化
第四节黑龙江流域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
一、鄂伦春族.
二、鄂温克族
第五节东北草原地区的蒙古族、达斡尔族
一、蒙古族
二、达斡尔族
第六节汉族在黑龙江地区的发展
一、汉族移民
二、汉族流人
三、八旗汉军
第三章清代中后期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间的交往交流
满族与蒙古族的交往交流
第二节满族与锡伯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的交往交流
一、锡伯族
二、赫哲族
三、达斡尔族
第三节满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
一、满汉互补交流
二、汉族移民高潮
三、满汉通婚
第四节满族与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交往交流
一、鄂伦春族
二、鄂温克族
第四章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的特点
一、满族是黑龙江地区民族交往中的核心
二、民族交往格局的多层次性
三、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交融为主流
第二节黑龙江地区和谐共荣的民族关系
一、社会组织与性质的变化
二、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三、和亲通婚促进民族团结
四、民族文化交融局面加强
第三节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
一、对东北地域文化构建的贡献
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贡献
参考书目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国家。我国现今有56个民族,各民族形成及使用现有族称的时间虽有早有晚,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我国古代民族直接或间接的继续,通过不断分化或融合发展而来的。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东北诸多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清代黑龙江地区主要指今黑龙江省辖区、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及部分今俄罗斯境内地区,北起黑龙江流城,南至张广才岭、完达山脉,东至大海,西接松嫩平原。早在旧石器时代黑龙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共同的繁衍栖息地。历史上通过不同民族、部族间的迁徒、析出及融合,清代黑龙江地区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居住着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诸多民族。
历史上,这些民族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繁衍生息,有相对固定的民族聚居区及经济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并通过各种形式交往交流,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治
特别是清代建立后,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边疆的稳定,更加重视对黑龙江等东北边疆地区各民族的管理,先后在该区域通过宁古塔将军、黑龙江将军驻防等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进行管辖,制定了特殊的、开放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形成了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格局。
一、主要研究内容
(一)民族
关于民族的概念和定义,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对中国影响较大的是斯大林。他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①中国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的概念如何适应中国国情并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的问题,从未停止过研究和探讨,并深刻地认识到“分清什么是马列主义概念,什么是传统的概念,这是我们研究民族问题的前提之一”国。杨垫先生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城、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分为氏族、部落、部族、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五个阶段和五种类型。”这几种类型全部具有五个要素,其中“共同的民族名称和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是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都永浩研究员
沽
认为,斯大林给民族规定的四个
特征具有局限性,其中语言、地域、经济是重要条件,而非特征,应综合地认识民族概念。民族是在氏族、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是历史上在共同地域及各种联系(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的基础上形成的,受其传统文化制约的有共同自我意识的人们共同体。③
关于构成民族的要素问题,阮西湖在《关于民族概念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共同的民族意识,这是最主要的一条;共同的文化是第二个主要因素:第三个要素是共同的语言,没有它,民族内部的人们就无法交际;第四个要素是共同的历史渊源,它是民族的重要内聚力。无论在历电上或是现在……
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加快,满族传统文化却呈迅速衰退甚至濒危状态。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濒危满语、满族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在满语文化抢救调查、专题学术研究、满文档案整理诸方面都取得了优秀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影响。本书为《满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丛书·满族文化系列》分册之一,包括黑龙江地区诸民族历史发展概况、清朝入关前满族与其他民族的自在发展、清朝前期满族与其他民族的相互影响、清中后期满族与其他民族间的涵化等内容。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全新保定
¥ 19.83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全新保定
¥ 20.35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全新天津
¥ 26.01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全新北京
¥ 23.70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全新海口
¥ 80.00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全新北京
¥ 51.00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九五品北京
¥ 45.00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八五品北京
¥ 50.00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全新北京
¥ 23.97
清代黑龙江地区世居民族交往交流研究
全新天津
¥ 30.0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