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这一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孔子这一生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07 5.0折 69.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鲍鹏山,读客文化 出品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913030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9元

货号11504682

上书时间2024-10-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鲍鹏山,文学博士、作家、学者。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大讲坛》、山东教育卫视《新杏坛》等栏目的主讲嘉宾。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包鹏山新说
<水浒>
 》《孔子传》《孔子如来》《
 <论语>
  导读》《寂寞圣哲》《先秦诸子八大家》《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
  <诗经>
   》《致命倾诉》等著作二十多部。全国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创办浦江学堂,花时间读书社。
  



目录
引言一个人一本书

 第一章十五志于学

 第一节"圣诞"传奇

 第二节孤儿寡母

 第三节好学少年

 第二章三十而立

 第一节一场私学万世师

 第二节忍无可忍

 第三节苛政猛于虎

 第三章四十而不惑

 第一节知者不惑

 第二节特别就是恶

 ……

 第四章五十知天命

 第五章六十而耳顺

 第六章七十从心所欲

 附录孔子生平年表

内容摘要

     第一节 “圣诞”传奇 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道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文化核心。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灵密码。可以说,在空间上,他无远弗届;在时间上,他又无时不在。 但是,在20世纪,一生颠沛的孔子在逝世两千多年后,又遭遇了两场巨大的风波和打击。第一次是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的“批林批孔”。在这两次运动中,孔子都成了当时人们否定、批判和声讨的对象。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近八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屈辱。我们打不过英国,打不过英法联军,打不过八国联军,甚至还打不过自古以来就是“小弟”的日本。一个民族在近八十年里,几乎所有的对外战争以失败告终,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这种伤害到今天仍然没有接近愈合。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严重的受害者心理,影响和干扰着我们对靠前形势和靠前关系的理性判断。 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从鸦片战争失败到巴黎和会被出卖,我们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新世界面前,我们总是失败的?最后我们发现,在文化上,我们是落后的。于是我们把这一切都怪罪到孔子的身上,就喊出了一个很好严厉的口号,叫“打倒孔家店”。 其实,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文化,会同道家、法家、墨家等,共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保证了中华民族靠前世界两千多年(截至明代万历年间)。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也是孔子本人的奇迹;是中华文化伟大的证明,也是孔子伟大的证明。这一点,谁也无法否定。 第二,“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中黑暗部分的指证和批判,比如“吃人的礼教”“奴隶道德”“三纲五常”等,其实并不是孔子的思想,甚至是孔子很好警惕和严厉抵制的思想。也就是说,“孔家店”里摆放的,并不都是孔子的东西,甚至是孔子不喜欢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五四”先贤们喊出的“打倒孔家店”,实际上只是把孔子当成一个“文化箭垛”,是传播学的需要,因为这样的口号直接、生动、形象,直接付诸人们的感觉,让普通人都一下子就明白了。所以,孔子实际上只是为那些文化目前的黑暗部分背了罪名而已。因此,“打倒孔家店”,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打倒孔子”。 可怕的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我们遭受的创伤,一直不能愈合。这样巨大的、没有愈合的创伤,一方面使我们不能从容地面对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不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这两方面,我们都有一些特别的情绪。现在,我们需要客观冷静地认识孔子,评价孔子。我们需要客观冷静地评价我们的传统文化。 毋庸讳言,孔子并不是神,他有不足,他的思想当然也会有局限。但这并不能影响孔子的伟大。 事实上,孔子既是圣人,又是凡人。 他是圣人,他伟大,他是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 他是凡人,他平凡,他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所以,我们看孔子,也要带着两颗心:恭敬心和平常心。 这样,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可敬的孔子,我们还能看到可爱的孔子。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两颗心,走进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去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孔子。看看他的可敬,看看他的可爱,看看一个凡人如何成为圣人,再看看一个圣人其实还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凡人。 首先,我们还得遵照一般的规则,先了解一下孔子的家世。我们来看看孔子这样一个民族的灵魂式的人物,他有着什么样的家族,这个家族又有着哪些荣耀和耻辱。 我们知道,孔子是一生服膺和推崇周王朝文化的。他自己曾经明确地说:“周代的礼乐制度是借鉴了夏、商两代后制定出来的,多么丰富多彩呀!我是赞成周朝的。” 直到晚年,他还为自己很久没有梦见周公姬旦而恐惧。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P9-11



主编推荐

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能从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生中找到过好人生的答案。 学者、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央视《百家讲坛》《典籍里的中国》主讲嘉宾鲍鹏山经典著作。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而立”“不惑”“知天命”这些词,都来源于孔子。 36页彩插,收录36幅《孔子圣迹图》



精彩内容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而立”“不惑”“知天命”这些词,都来源于孔子。当我们三十,在社会上尚无立身之地;四十,为家长里短而烦心茫然;五十,为老之将而惶惶不知所措……这些时候,我们需要读一读中国人共同的老师——孔子。 十五志于学:家贫不忘立志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了,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虽然家境贫寒,但孔子没有消磨志气。他常常摆设祭器,模仿祭祀的礼仪动作,不知不觉成了礼仪专家。十五岁时,他确立了“克己复礼”、为天下人谋生的大志向,并终其一生为之不懈努力。 三十而立:知识与能力才是立身之本 孔子二十多岁时,当上了鲁国的小吏,虽然衣食无忧,却还默默无闻。但短短几年后,他凭借对礼乐的精通而得到了鲁国国君鲁昭公的认可,受邀参与接见齐景公和晏婴。自此,孔子知礼的名声闻于列国。这一年,孔子三十岁,自称“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人到四十,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孔子三十多岁以博学而闻名,乐于为人答疑解惑,并将“不惑”作为自己四十岁这一人生阶段的宣言。但有些问题他坚决不回答,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人死之后有没有知觉?”孔子不答。因为要是说有知觉,孝子会厚葬死者而妨碍生者的生活;要是说无知觉,不孝者会丢弃死者遗体不安葬。在孔子看来,四十岁的人,可以没有知识,但必须具备知道什么该说(做)、什么不该说(做)的价值判断力,不然是没活明白。 翻开本书,从孔子的一生中找到过好人生的答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