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8.35 4.9折 ¥ 98 全新
库存117件
作者吴慧平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9052157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4037566
上书时间2024-10-26
吴慧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本科高校“新师范”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普通本科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书法)主持人。
书法理论篇
书法、筷子、毛笔之间的地理学猜想
汉字产生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书法风格
书法地理学的新进展
论书法地理的地域空间研究
书法景观的阐释
书法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
传播学背景下的书法文化研究
美学地理学展望
当代书法创作中的视觉心理分析
-以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获奖作品为例
书法生态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区域分布与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地理分布与区域划分
傅山与十七世纪书法文化景观
地方文化认同与传承研究
基于岭南画派的问卷调查
从“风格”到“地域”
“岭南画派”文化认同身份的转换
书法监赏篇
笔象・笔意・笔境
材料・形式・意境
沉郁・飘逸,空灵
书为心画、书如其人
都市寻宝记
从论《兰亭序》的真伪到唐太宗的“造星运动”
从书与画的并置看书法与绘画的关系
从传世《书谱》看孙过庭的生平
书法的时间与空间分析
书法教育篇
书法教育中的“教”与“育”
素描教学的书法化
兼论岭南画派的基础教学
书法取代素描的可能性及其现实意义
一对中国画教学的一点思考
书法专业型硕士培养及学位论文写作刍议
2009年年初办书法教育方向的尝试
以发展的眼光看书法教育
美育:人格之唤醒与养成
书法美育的内涵论略
自由与书法教育
书法与美术并列是书法学科的胜利吗?
基于项目学习的中小学书法篆刻教学实践
以“校园‘印’记”项目为例
……
书法实践
行书长卷大涤子诗
草书长卷《青溪》
行书长卷《澹静庐诗剩》
行书日课临《持书帖》
草书横幅《诫子书》
行书横幅《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草书横幅《七律・长征》
草书斗方《中庸》第二十六章句
行书横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行书扇面《画梅》
行书扇面玉笔华堂联
楷书横幅《兰亭序》
行书横幅《念奴娇・昆仑》
草书横幅《萧闲馆夜坐》
行书斗方《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行书斗方《咏笋》诗二首
楷书惜食求名联
行书诗得碑摹联
行书夕露晨理联
行书捡古赏奇联
行书中堂《论语》句
草书扇面静待花开
在地理学上,我们一般把构成地表各种条件的地理要素总和称为地理环境。其中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开因素总和,我们称之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交通、村落、人口政治等人文地理因素总和,我们称之为人文地理环境。当然还有把地理环境划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特定地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下来并进而发展生产的先决条件,也是产生和形成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础。文化地理学家在证实某种文化的历史面貌时,常常把地理因素放在首位,甚至认为:“人是环境的动物。人和生物一样,他的活动、发展、分布受环境的严格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精神文明的产物也和植物界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 这些观点比较极端而被我们称之为“环境决定论”者的观点,如果剔除其偏颇的一面,他们强调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积极肯定文化现象对于地理环境的依赖关系,也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理论创建。因为任何文化、历史都是在地理的缝隙中生长出来的,每个民族都有它自身的地理“纹身”。2不管是哪种文化,都要依托地理环境,而每一种环境都有其地貌特征。
或山脉,或高原,或平原,或海洋,或江河,或岛屿,或绿洲,它们总是要对其地域内的文化风貌和发展走向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正所谓《礼记・王制》中云:“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如果用以上的观点来看待中国这块独特的土地上所孕育出的文化传统,那么造字方式、饮食、书写工具无疑是一道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具体来说就是独特的造字方式产生了汉字,独特的饮食习惯使我们用筷子夹食。而由汉字升华而来的书法艺术与毛笔的使用息息相关,这些中华民族特有文化元素的出现,是巧合还是必然?它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呢?
民以食为天,筷子是中国人进食的最主要且重要的工具。当今世界上,进食的工具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或如欧美等国用刀、叉、匙,一餐饭三器并用;或如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国用筷;或如非洲、中东地区以手抓食。而用毛笔来书写的民族存在于如中国、韩国、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少数国家。而且,他们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也要比欧美或非洲人群高得多。而使用刀、叉,手抓进食的民族的文字书写很难升华为一门人人都喜爱的艺术样式,更不用说要他们理解并欣赏书法艺术了。其中是否有着某种地理学上的关联呢?
中国的筷子在古代汉语中为“著”。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古人云:“箸为挟提”而“挟”通“枕”,从木。从汉字构成法则来看,筷子的出现与竹木的使用息息相关。筷子最初是以竹木为原材料。考古学发现,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气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南方地区,竹木资源极其丰富,我们祖先就地取材将其作为夹食的主要工具。由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夏禹时代,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录箸之发明过程的资料阙如。不过用树枝、细竹从陶锅中央取烫食到箸之形成,中间应该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更长远的过程。《礼记》郑注有“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之语,意思是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于火中烤熟而食。我们可以适当联想,当我们的先民把包好涂泥的谷粒置于火中烤时,为使其受热均匀,需不断用树枝拨动,天长日久,也许他们就是在这种拨动过程中灵光一闪,筷著的雏形也就得以形成。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是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兽肉刚煮熟就急欲开锅进食,然后开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只好折树枝夹而食之,这是筷箸雏形的一种说法。虽非正史,但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熟食烫手,筷箸应运而生,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习惯的。
殷商时代,象牙筷子的出现,标志着筷子的使用由实用层面进入了艺术层面。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纣始为象箸”。《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日:‘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以上文献记载的是因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的恐惧,但从一个侧面为我们追溯筷子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文字史料。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象”字,还有“服象”和“获象”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据《本味篇》载:“旄象之约”,就是说象鼻也是一种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时代中原的气候条件是适于野象生长的。这也许是河南称之为“豫”的真正原因。《说文解字》中对“豫”的解释即为“象之大者”,说明了当时的中原地区应该有成群的野象出没。正是因为商代有大量的象群遭到围猎,“纣为象箸”得以可能。文献的记载很多,如《吕氏春秋・古乐》:“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孟子,滕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046年前后,也就是说我国在3100多年前即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人们对于筷子的认识已由简单的使用层面上升到艺术的审美层面,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而言,一种工具使用的艺术层面出现时间要远远落后于实用层面。因此筷子最初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3100多年前。
本书是笔者三十多年来对于书法理论研究领域所发表论文的结集出版,共46篇。研究领域涉及到书法文化地理研究、书法鉴赏、书法教育以及书画批评等领域。吴慧平先生长期在高校从事书法的教学与创作研究工作,学术功底扎实,因其出身乃地理学,用地理学的观点来解释文字与书法形成与发展,可谓立论新颖,证据确凿。其论述举证,皆以传统的书学、书论为依据,充满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热爱。其《笔象·笔意·笔境——书法鉴赏的艺术》一文,被认为“界定了书法鉴赏了技能本质,提出了书法鉴赏感知力的培养的架构,总结了书法鉴赏的“三阶’道路,为书法鉴赏学科化立了一块踏踏实实的开山之石。”对当下的书法教育具有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