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0.37 6.2折 ¥ 98 全新
库存29件
作者姚东旭,何晴
出版社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3834495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259204
上书时间2024-10-26
首都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首都既有一般城市的共有职能,也有其独有的“首都职能”,而首都城市职能的特殊性又必然会对其财政制度提出特殊要求,使得首都财政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财政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北京,提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首都建设规划也由此拉开了帷幕。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
2035年)》,正式确立了北京城市发展的新蓝图。2018年12月,党中央、
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
2035年)》,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迈出了崭新一步,将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建成北京新的“两翼”。202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成为未来首都核心区的总体纲领、总体指南,此次编制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首都规划建设史上也是第一次。首都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地处理“都”与“城”的关系,更好地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四个服务”基本职责。
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过程中,首都财政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既体现在为首都城市战略的实现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又体现在为首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财政工具与政策。因此,有必要对与首都功能相匹配的财政责任的常态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索首都财政责任制度化的可行性方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首都高端智库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研究院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特大城市治理”两个研究主题,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急需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研究领域,着力推出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书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姚东旭研究团队在首都财政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笔者在书中力图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寻找政策优化路径:首都财政的内涵属性是什么?与一般城市财政相比,首都财政的范畴具有哪些特异性?首都财政之特异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现阶段首都财政的功能定位是什么?首都财政对北京财政制度建设的意义是什么?为实现首都财政的功能定位,北京市税源建设、支出结构、市区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制度等的改革方向应当如何设计和落地?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基础上,笔者以首都财政的内涵属性、功能定位和实现路径为题,通过横向、纵向等综合比较分析,对首都财政的国外经验、北京财税体制的历史沿革等进行了比较与剖析;围绕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设计了首都财政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在这一基本框架中,进一步分析首都财政功能实现的行动原则、目标设定和具体步骤,勾勒行动路径,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建议,从而为首都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十四五”规划具有特殊历史使命、特殊时代背景。这一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深度演化,如新冠肺炎疫情已开始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我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更加错综复杂。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释放“四个中心”巨大能量,把“四个服务”转化为发展动力,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是首都财政功能定位和路径规划所要充分考虑的。希望本书能够为关心首都财政功能定位和实现路径的研究者以及实务部门提供有益启发,在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边界方面贡献力量。
中国语境下的首都财政,本质上是为了处理好中央、首都、北京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好、更稳定、更可持续。对于首都而言,目前我国并不存在完整、系统的首都制度体系,唯一设置的首都组织机构是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对于北京而言,与之相关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直辖”制度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分税制框架,当然这两项制度安排并非专门针对北京而设计的。实际上,北京的特殊性在于其身兼首都和地方一级政府的双重身份;与此同时,有效落实“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强化“四个服务”a,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重大战略任务。上述现实需求都与首都财政息息相关。因此,对首都财政相关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作者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该院是首都高端智库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研究院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特大城市治理”两个研究主题,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和市委、市政府决策急需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研究领域,着力推出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本书为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姚东旭研究团队在首都财政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力图对以下问题探究答案,寻找政策优化路径:首都财政的内涵属性是什么?与一般城市财政相比,首都财政的范畴具有哪些特异性?首都财政的特异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现阶段的首都财政的功能定位是什么?“首都财政”对北京财政制度建设的意义是什么?为实现首都财政的功能定位,北京市税源建设、支出结构、市区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制度等的改革方向应当如何设计和落地?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本书以首都财政的内涵属性、功能定位和实现路径为题,通过横向、综合的比较分析,对首都财政的国外经验、北京财税体制的历史沿革进行比较与剖析,围绕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设计首都财政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在这一基本框架下,分析首都财政功能实现的行动原则、目标设定和具体步骤,勾勒行动路径,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建议,为首都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