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2.18 6.2折 ¥ 36 全新
仅1件
作者党明放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5251023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11595775
上书时间2024-10-26
党明放 1958年生,陕西蒲城人。1992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初从政,后弃政从文,师从著名学者丁家桐先生。文化学者,郑板桥资深研究专家,兼治唐代宫廷史及陵寝史,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朗朗书房出版公司编辑、副编审、编审,世界汉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资料部主任。现任扬州大学扬州八怪研究所研究员,扬州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兴化市郑板桥纪念馆名誉馆长等。 著有《郑板桥》《郑板桥年谱》《郑板桥对联赏析》《郑板桥书画印章知见录》《聆听唐朝》《陵寝文化》《唐陵石刻遗存图集》及《唐朝公主及其婚姻考论》等,编有《郑板桥全集》《郑板桥印册》《郑板桥书画集》《郑板桥楹联墨迹集》《扬州八怪楹联墨迹大观》《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等。其中《郑板桥》一书,2011年获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很好图书推荐书目,2012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图书推荐书目,2018年获江苏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政府奖及日文版权贸易奖。
引言
第一章 帝陵风水
第一节 风水文化
第二节 龙脉文化
第三节 天人合一
第二章 帝陵名号
第一节 庙号
第二节 谥号
第三节 陵号
第三章 帝陵格局
第一节 殷周时期
第二节 秦汉时期
第三节 唐宋时期
第四节 明清时期
第四章 帝陵形制
第一节 黄肠题凑
第二节 陵旁立邑
第三节 因山为陵
第四节 同茔异穴
第五节 陵旁置寺
第六节 前朝后寝
第五章 帝陵建筑
第一节 两汉时期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节 唐宋时期
第六章 帝陵随葬
第一节 夏商周时期
第二节 秦汉时期
第三节 两晋时期
第四节 南朝时期
第五节 隋唐时期
第六节 宋元时期
第七节 明清时期
第七章 帝陵殉葬
第一节 殷周时期
第二节 秦汉魏晋时期
第三节 隋唐时期
第四节 明清时期
第八章 帝陵陪葬
第一节 汉唐时期
第二节 明清时期
第九章 帝陵石刻
第一节 汉魏时期
第二节 唐宋时期
第三节 明清时期
第十章 帝陵祭祀
第一节 祭祀典礼
第二节 七庙之制
第三节 祔庙之礼
第四节 帝王谒陵
第五节 公卿巡陵
第六节 祭祀乐舞
第十一章 盗陵种种
第一节 官盗
第二节 私盗
插图目录
引 言
上古时期,人类处于蒙昧状态,往往待亲人去世后,或举于山冈,或委于沟壑,任狐狼啮食,蝇蛆嘬噬,谓之不葬其亲。当灵魂不灭的观念出现后,人类奉行入土为安,让逝者得其所——魂魄归于天,形体归于地。
生,乃人之始;死,乃人之终。所谓葬者,就是掘穴葬棺,掩埋尸体于地下。地表平平者称“墓”,墓者,表明墓主属于正常死亡,民间所谓油尽灯枯;拢土为堆者称“坟”,坟者,表明死者属于非正常死亡,生前或心怀愤恨,胸积冤屈。“坟”又称“邱”,或“丘”,而高头大坟则称“冢”。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周朝社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统治阶级及特权阶层逐渐没落和瓦解,社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在今河南洛阳至开封一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遍流行起坟丘式的墓葬。比干,商王帝文丁之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纣王帝辛之叔,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被誉为“天下第一仁”。其墓位于今河南卫辉市城北顿坊店乡比干庙村,即为一座坟丘式墓葬,被称为“天下第一墓”。
《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意思是说,从前孔子对人讲,他曾见过四种不同式样的墓丘:有高高隆起的,像“堂”;狭长而陡峭的,像“坊”;四方广阔而两旁向上的,像“屋”;狭长而从两旁向上尖削似斧的,谓之“马鬣封”。马鬣,即马鬃。李白《上留田行》诗云:“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宋人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词云:“叹苕溪渔艇,幽人孤往;雁山马鬣,吊客谁经。”
陵,指高大突兀的山丘,是帝王坟墓的专称,源自战国中期七雄之赵、楚、秦。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五年(前335),“起寿陵”。《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惠文王享国二十七年,“葬公陵”。悼武王享国四年,“葬永陵”。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芷阳”。孝文王享国一年,“葬寿陵”。《水经注·渭水下》:“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及至后来,统称帝陵为“山陵”。
寝,是对古代帝王陵园建筑的特定称呼,兴于秦,行于汉,盛于唐宋。
寝本身不是藏尸之处,是附属建筑物,一般认为是帝王陵园上的正殿。
一座帝王陵寝,就是一部墓主生前的传奇和死后的秘史,更是一座中国古代的艺术宝藏。
上古时期,最高统治者被尊称为天子,或谓君、王、皇、帝。《白虎通德论》:“天子者,爵称也。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夏称后,商称帝,周则称王。春秋战国之际,战事频仍,时局混乱,诸侯大多僭越称王。
陵寝制度肇始于传说中的唐尧虞舜,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治者推崇皇权至上,维护森严等级的重要手段。但其正式确立的时间当在东汉。蔡邕《独断》云:
宗庙之制,古有以为人君之居,前有朝,后有寝,终则前制庙以像朝,后制寝以像寝。庙以藏主列昭穆。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总谓之宫。
帝王的陵寝规制代表着丧葬礼仪中的最高规格,体现着以忠孝为本的伦理观念和宗教观念,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和习俗,是人类社会的缩影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陵,指高大突兀的山丘,是帝王坟墓的专称。寝,是对古代帝王陵园建筑的特定称呼,兴于秦,行于汉。陵寝制度肇始于传说中的唐尧虞舜,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治者推崇皇权至上,维护森严等级的重要的政治手段之一。本书以简明的文字和丰富的插图,围绕帝陵选址、帝陵名号、帝陵格局、帝陵形态、帝陵建筑、陪葬制度、帝王入葬、祭奠仪式等方面做生动形象的介绍,反映了古代中国历朝封建帝王丧葬制度、规模、形态的变化,并从这个角度反映中国封建等级制度和古代“事死如事生”社会文化观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