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二十六年:历史与文学书写的三国魏晋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建安二十六年:历史与文学书写的三国魏晋故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4.21 6.2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庆西著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ISBN9787805548203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01821

上书时间2024-10-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庆西,1951年出生,现居杭州。曾任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现为上海《书城》杂志执行编委。四十年来从事文学创作与批评,著有小说《不二法门》《小故事》《大风歌》,评论随笔集《文学的当代性》《寻找手稿》《话语之径》《闲书闲话》等,以及古典小说研究专著《老读三国》《三国如何演义》《水浒十讲》等。



目录

自 叙…………………………………………………………………………………………001


建安二十六年

——刘备、诸葛亮、庞统、法正,蜀汉建国时间与事件……………………………………001

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北伐叙事讨论………………………………………………………………………036

代汉·祀汉·去汉

——魏蜀吴的国家构想及叙事话语……………………………………………………………068


空城计札记………………………………………………………………………………………102

伏甲设馔,掷杯为号……………………………………………………………………………122

“丈八蛇矛”及其他……………………………………………………………………………147

语词三国…………………………………………………………………………………………170

三国戏蜀汉叙事种种

——以杂剧、传奇为对象………………………………………………………………………189


乱世·衣冠·风流

——兼说《世说新语》的人物观………………………………………………………………208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桓温其人及《晋书· 桓温传》之叙事学………………………………………………231


附 录

时间、地理及三国史架构

——《三国志》阅读笔记………………………………………………………………………251


基本文献…………………………………………………………………………………………288



内容摘要

建安二十六年是一个不存在的年号,却明确载入一份历史文献,见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备登基之日,祭告天地曰:


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刘]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备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汉阼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玄牡”是作为祭物的黑色公牛,《三国演义》第一回写桃园结义就用到此物,俗称作乌牛。刘关张结义是文学虚构,但不妨作为一个假定的历史起点,想象中江山社稷应该来自这种歃血叙事。

汉献帝的建安年号至二十五年(220)已然终结。是岁正月,曹操薨,曹丕即魏王。三月,曹丕改元延康。十月,献帝禅位,曹丕做了皇帝,魏国年号为黄初元年。故万斯同《三国大事年表》将此定为三国之开端。第二年蜀汉建国,刘备升坛祭天之日,自然不能以曹魏年号为标识,也不用曹氏改元的延康,便沿用献帝的建安年号,于是这个不存在的二十六年就成了刘备“祚于汉家”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是蜀汉章武元年(221)。

刘备立国之由,可追溯到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构想,那是建安十二年“隆中对”的宏大旨意,当时刘备栖栖遑遑寄身荆州刘表那儿,诸葛亮陡然给他打开了空间想象。


建安十三年(208)冬,曹操兵败赤壁,始见三分天下之局。此际刘备根基未稳,荆州北部数郡仍是曹操的地盘。刘表大公子刘琦死后,刘备领荆州牧,但孙权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实任而非遥领),而洞庭以东几乎都在东吴控制中。这跟《三国演义》的叙述不大一样,小说里赵子龙取南郡,因有“一气周瑜”的故事。其实刘备很憋屈,只能将州治挪至江水(长江)南岸的油江口(更名公安)。名义上刘备得了荆州,能够掌控的范围却很有限,主要是南郡之江南部分,加之战后所占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南部四郡。后来曹魏出兵汉中,刘备为结援东吴,又让出一半地盘,双方以湘水为界“遂分荆州”,也就是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刘备(详《吴志·吴主传》建安十九年)。

换个角度看,战后的局面不妨说是三分荆州。处于东吴与曹魏挤压之中,刘备处境依然艰难,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须尽快付诸行动才是。刘皇叔要复兴汉业,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历史的书写往往提供了榫卯对接的机遇——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钟繇进剿占据汉中的张鲁,这让益州牧刘璋“内怀恐惧”,便采用张松之策,请刘备入蜀讨伐张鲁(《蜀志·先主传》)。

对刘备来说,这正是天赐良机。倘若让曹操占了汉中,继而拿下益州,他这边“跨有荆益”的设想岂不成了画饼之谈。之前,孙权已向刘备提出两家联合取蜀,刘备当然不愿东吴插一杠子,自是坚辞回拒。东吴久已觊觎巴蜀之地,早在建安五年,鲁肃与孙权对榻而谈,擘画了一幅“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拓疆宏图。鲁肃原初的设想是划江而治,与曹氏二分天下。尽管刘备拒绝联合取蜀之议,孙权还是派孙瑜(孙权从弟)率水军进驻夏口,打算溯江而上。但通往巴蜀的水道要经过荆州西部,无奈这西进路线就卡在刘备手里——“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刘]备自住潺陵”。孙权无奈,暂且撂下取蜀之念(《蜀志·先主传》裴注引《献帝春秋》)。

到这会儿,汉末诸镇只剩益州尚未陷入董卓死后的兼并战争,曹孙刘三方都盯着这最后一块肥肉。不过,曹操眼前还有麻烦事儿,马超、韩遂诸部盘踞关中已构成威胁,派遣钟繇讨张鲁只是虚晃一枪。胡三省《通鉴》注称之“伐虢取虞之计也”,有谓“盖欲讨超、遂而无名,先张讨鲁之势,以速其反,然后加兵耳”。军入关中,西凉诸部果然俱反。曹军陷入渭水恶战,不遑进讨汉中。

汉中的张鲁实是刘璋的肘腋之患,此际双方已剑拔弩张。汉中地处益州东北部,东邻荆州,北边与雍州接壤,从长安通往益州的官道必经此郡地界。张鲁以五斗米道集合信众,盘踞汉中多年。过去刘璋老爸刘焉保州自守,对张鲁实行绥靖政策,纵容其“断绝谷阁,杀害汉使”,又封为“督义司马”(《蜀志·刘焉传》),以致米贼愈益骄恣而嚣张。到刘璋这时,张鲁已是完全不听招呼。刘璋一怒之下杀了他老母一家。事情闹大了,刘璋这“牧二代”对付不了张鲁,又怕曹操插足其间。

其实,之前刘璋多次遣使“致敬于曹公”(《蜀志·刘二牧传》)。原本大概想请曹操帮他搞定米贼。他派张松去见曹操,人家正忙着追歼刘备,又逢赤壁战败(按陈寿说法是“军不利”),无暇搭理这位使者。结果张松回来“疵毁曹公”,劝刘璋断了依傍曹操的念头。不过,陈寿这段叙述有些混乱,将张松出使之事扯到建安十三年之前,从刘备襄阳大撤退直到赤壁大战之后,好像张松一直羁旅曹营,等着听信儿。这说法有些不靠谱。传中又说曹操征荆州之前“已定汉中”,亦明显有误。张松在曹操那儿受冷落不假,裴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亦作此说,这是他转而交通刘备的根由。

张松的恚忿在《三国演义》中有淋漓尽致的刻画,小说综核诸史,描述张松转而往荆州访刘备,献西川地图,又与法正、孟达密谋引刘备入蜀……这一系列情节丝丝入扣,相比史家叙事,小说家这儿显得清晰而合理。当然,不全是张松的个人意气,他和法正等人之所以暗投刘备,小说大抵归结为“良禽择木而栖”的动机,或曰弃暗投明,或曰士为知己者死。当然,这也是烘托刘备的政治正确和人格感召力的手法。不过,在陈寿笔下,同样是无间道的戏码,却完全是利益驱动。《先主传》称“前后赂遗以巨亿计”,刘备在这两人身上花了大价钱,所以他俩不遗余力游说刘璋。传中又谓刘璋派法正带领四千人去接刘备入境,而法正得了刘备的好处,便是“因陈益州可取之策”。

曹操没来,刘备来了。这是建安十六年(211)。




主编推荐
"曹魏,公元220 年至265 年,凡四十六年。 蜀汉,公元221 年至263 年,凡四十三年。 东吴,公元222 年至280 年,凡五十九年。 不到百年的三国,实是折叠了汉末与晋初,两头跨界正好占了一半。 ----------------------------------------------------------- 杂俎三国,读出历史缝隙的漶漫和微妙 ----------------------------------------------------------- 历史折叠之处的情感与想象 于分合之际寻绎一种心灵史 ----------------------------------------------------------- 汉末三国,三国魏晋,历史折叠之处窝藏许多让人感兴趣的故事。 作为“讲史小说”的《三国演义》为什么会是一种反历史叙事——三国之中最羸弱也最早出局的蜀汉,何以成为叙事主体,又怎样被注入担当正义的精神内涵? 三国乃或魏晋的故事告诉你,文学的叙史方式实是国人的一种心灵史。"

精彩内容

本书从一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建安二十六年”谈起,从历史记载与文学书写的双重角度,梳理了诸葛亮北伐、空城计、伏甲设馔等大众读者耳熟能详的三国魏晋故事,通过对比《三国演义》等小说中文学描写与《三国志》等史书中历史叙事的取舍与真伪,分析了小说与史书叙事存在的诸多歧异。书中关于某些制度、名物考证,以及对三国戏曲和民间传述性语词的探讨,是作者作为拓展研究视野的若干路径,其实亦是寻绎印证心灵的某种话语方式。书末附录一篇,是《三国志》阅读笔记,其中包括关于三国史的一些知识性概述和作者读史的心得体会。

与作者的《老读三国》《三国如何演义》不同,本书主要探讨三国建政的政治伦理和历史机缘,尤其从蜀汉的角度去解析那种历史活动的合法性叙事。同样是梳理史家与小说家各自的叙事策略,更有意识地去解读这些故事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历史含义。历史也许并不比文学更真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家比史家也许更懂得国人接受心理、更能够理解历史人物心理,也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活动所能承载的自我效能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