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邮票之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邮票之美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6.82 6.2折 7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连第,[中国台湾]李慧娟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0513583

出版时间200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6元

货号381663

上书时间2024-10-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苏连第,山东乐陵人,1936年生,1993年10月逝世。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后始终在天津美术学院任教,为工艺美术系教授。  他曾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1986年出版学术专著《色彩与音响》,1991年出版长篇巨著《中国民间艺术》,1992年出版《中国火花集成》,2001年出版遗著《中国邮票之美》、《中国造型艺术》。  他曾任天津社会科学院科技美学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部会员,天津集邮协会理事,天津作家协会民间文艺研究会创作研究员。

目录
引言 方寸天地起宏图第一部分 中国邮票艺术演进史略第一章 清邮图式考一、话说《大龙》邮票二、龙的传人三、清邮“无人”论四、“四菜一汤”话《蟠龙》五、费拉尔的清式“罗可可”六、龙鱼雁的“三曲联唱”七、五花八门的《万寿》邮票八、快信飞龙通三联第二章 中华邮政的美学中介一、文字加盖二、镜中显影三、版式格局四、地方特色第三章 解放区邮票的艺术风格一、边省区票的泥土芳香二、透雕剪影和一字之美三、战邮之歌四、柱式布局五、双镜与开幅六、人民邮政的中介形式第四章 新中国邮票的艺术轨迹
第二部分 中国邮票的美学鉴赏第五章 邮票的设计与鉴赏第六章 邮票的收藏与鉴赏一、集苑时空二、花海博览三、邮史花序四、片封传美第七章 邮票技术美学概论一、信息符号的象征美二、数学组合的结构美三、色彩配置的谐调美四、系统排比的展示美第八章 新中国邮票艺术选题赏析一、邮票上的乐声二、飞鸟与升仙三、“兔儿爷”和“三兔奔月”四、《敦煌壁画》邮票的“本生图”解析五、于精微中致广大六、说灯话扇七、雪芹放燕八、邮林花语九、熊猫盼盼十、邮诗结韵

内容摘要
中国木版画经历唐宋的发展时期,至明代极盛,尤以小说插图刻制最精。在继承历代中国画的造型传统时,施展雕线传神、承先启后之功,所谓“千容百态、远近离合,具在刀头之精”,这一优良传统,直接影响到华邮的设计和制作。从套色制版的历史沿革上说,在我国则源起于明代十竹斋水印木刻。这种套色画谱刊本的问世,在版画史上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国内,清初康熙间印行的《芥子园画传》,其中分版套印,就正是模仿《十竹斋画谱》而成,在绘、刻、印三方面都作出卓越的成绩。此后,光绪间北京荣宝斋的开设,把十竹斋这一传统的方法积极地继承下来。与此同时,民间年画对分版分色的套印就更丰富发展起来,在清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十竹斋画谱在国外主要表现在对日本版画及印刷术的影响。18世纪中期的日本画工奥材正信尝试的“红绘”,便开始吸收我国的分版套印方法。此后经过画工铃木与刻工金六的努力,便完成了一种多彩的套版“浮世绘”(日本人又称之为“锦绘”)。“浮世”带有普及于世的意思,它的绘制格局植根在群众中间,与我国的木版年画相类似。在日本历来的邮票画面中,出现过大量始自我国黄杨木版画雕刻的“浮世绘”画面,并同中日两国大型版画的绘、刻、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类同之处。清末时期,日本的石印技术,也有着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清普10《蟠龙》票全套3组12枚,即以石印版印制于日本东京筑地活版印刷所,故又习称为日本版蟠龙、跃鲤、飞雁票。石印版的手工套印,以双色者居多,这主要是由于新的印刷术尚未普及。因为当时还没有影写版,也就无法自如地印制在今天我们可以经常见到的水彩、水粉、油画以及水墨形式的邮票画稿,这是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但也可由此看出,印刷方式可决定着印刷成品的艺术面貌,并使之成为同设计艺术混成一体、相辅相成的印刷美学。
  再从时代风格演化特征的中介形式和影响上进行分析。先就国际艺术形式的演化特征来说,应当特别指出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欧洲继浪漫派和印象派之后,出现了野兽派、立体派和抽象派,与古典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分庭抗礼。在实用美术的领域里,繁琐的装饰艺术也被不同程度地更新而日趋鲜明和简化,突出表现为由缛丽细密的“封闭式”边饰向自由场域的“开放式”布局过渡。随着欧洲古典传统装饰格局为革新的手法所打破,当我们广泛深入地研究欧洲印刷装潢和邮票设计艺术的演进时,如果细作比较,就可以从欧洲绘画艺术及科学进展的对照中找到十分密切的关联性。
  ……

精彩内容
《中国邮票之美》是一本中国邮票美学研究的通俗读物。全书由二部分组成,共八章。为说明问题的方便,《中国邮票之美》拟从纵向到横向,以我国邮票艺术的发展源流为核心,结合对其它文艺门类的横向联系进行比较分析,放在《中国邮票之美》的第一部分,加以论述;再从横向到纵向,以我国邮票艺术的美学鉴赏为引线,综合剖析其内在本质的艺术效能,放在《中国邮票之美》的第二部分,加以阐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