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收藏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普洱茶收藏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1.76 4.4折 49 全新

库存3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春华,单治国,强继业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20814089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1158823

上书时间2024-10-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普洱茶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普洱茶溯源
  第二节  普洱茶发展简史
  第三节  近现代普洱茶
  第四节  现代科技中的云茶产业
第二章  普洱茶文化
  第一节  古六大茶山
  第二节  茶马古道
  第三节  当代茶文化
  第四节  普洱茶道
  第五节  普洱茶文化之美
第三章  普洱茶品评选购
  第一节  普洱茶的品评要点
  第二节  普洱茶的选购原则
  第三节  选购普洱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普洱茶新手入门知识
第四章  普洱茶的收藏
  第一节  普洱茶收藏概述
  第二节  普洱茶分类鉴赏
  第三节  普洱茶收藏市场前景
  第四节  普洱茶收藏投资风险
第五章  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
  第一节  原料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
  第二节  制作环节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第三节  存贮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第六章  普洱茶的仓储
  第一节  普洱茶的包装演变
  第二节  普洱茶的仓储
  第三节  普洱茶家庭储藏
  第四节  普洱茶仓储的注意事项
后记:普洱茶产业发展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节普洱茶溯源

一、“普洱茶”名称来源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胸径90厘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100米、坡度≤25°的山地;土壤为砖红壤、砖红性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永德。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等11个行政区域为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据考证,银生城(现景东)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中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中国茶叶的兴盛,除了中华民族以饮茶为风尚之外,更重要的是“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对西藏的商业交易,开拓了对西域商业往来的市场。元朝在整体中国茶文化传承的起伏转折过程中是一个平淡的朝代。可是对普洱茶文化来说,元朝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光景。因为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所以中国茶的历史,就等于是普洱茶的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作“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明朝万历年间(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了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为最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清朝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更成为备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二、普洱茶历史溯源

普洱茶是原产于普洱及周边地区的历史传统名茶。千百年来,由于普洱茶产地优越的自然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独特的加工工艺、独具匠心的造型、越陈越香的品质、多姿多彩的饮茶方式、悠久的产制历史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作用,使普洱茶成为最具魅力和最受国内外人们喜爱的饮料。同时,普洱茶产区又是云南多民族的聚居区,从而使普洱茶蕴藏着多样的民族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普洱茶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据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记载,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地区已开始种茶。最早在历史文献中记载普洱茶种植的人,是唐代咸通三年(862)曾亲自到过云南南诏地的唐吏樊绰,在其《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茶”即普洱茶;“银生”是唐南诏六国节度之一,“银生城”即今景东县城;“银生城界诸山”,即今景东城东的哀牢山和城西的无量山,表明这些地区在唐代已驯化和利用、开发茶叶,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作为商品,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南诏时“银生节度”辖今普洱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大理、临沧部分地区。“散收、无采造法”指当时茶叶主要是散收,没有采用内地“蒸之、捣之、拍之、培之、穿之、封之”的制茶法;“蒙舍蛮”指当时南诏的统治民族;“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指当时饮茶的方法是将茶叶、花椒、姜、桂片等物一起放在锅内烹煮后饮用(由于未经加工的茶叶或杀青温度不够的晒青茶叶有一种青草似的生涩味,因此,古南诏的少数民族用“椒、姜、桂”等重味佐料和茶叶一起烹煮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饮茶方法,同时,“椒、姜、桂”的散风祛寒、温热助阳作用对生活在高原的人们也具有药理作用)。《蛮书》所载内容,明确记述了茶叶产地及创建姜饮方式的种茶人“蒙舍蛮”。从

……



精彩内容
本书以普洱茶收藏为主要研究目的,详尽讲述了普洱茶的前世今生,以古六大茶山、茶马古道、茶道精神等串联成古老的茶文化,力求从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存放方式、加工工艺、等级、外形等多个方面,分析普洱茶的收藏市场前景和投资风险,探讨原料、制作、存贮与普洱茶品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诸多普洱茶仓储要点,为广大茶学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收藏知识,更加直观地体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