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8.91 2.0折 ¥ 45 全新
库存112件
作者徐潜主编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47214732
出版时间2013-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5813425
上书时间2024-10-25
一、中医养生之道
二、中医藏象学说中的奥秘
三、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四、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五、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养生”的意思就是保养人的生命,说得雅致一些,“养生”也可以叫做‘顾寿”。“顾”为保养之意,而“寿”则指长寿。顾名思义,“养生”和“顾寿”实际是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养生保健的目的就是要活得好并且要活得长。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讲都非常宝贵,“长生不老”则成为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和追求。这个梦想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养生文化也成为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在养生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关注并践行中医养生之道,对怡神养性、防病健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义地说,从人类诞生开始,养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就随之问世了。殷商以前,有关于养生文化的记载多来源于一些充满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如我国传说中的“阴康氏”(阴康氏:女,姓风,名达耳,号阴康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六十五任帝。)部落先民由于生活环境潮湿外加过度劳动,很多人都得了“关节不利”的毛病。为了摆脱疾病的困扰,“阴康氏”部落的先民们发明了一种“摔筋骨、动肢节”的养生方法,这种养生方法类似于气功导引。“大禹治水”的故事广为人知,据史料记载,大禹发明了“禹步”即一种以呼吸运气结合脚步移动的导引养生方法,所以他也应该是一个养生方面的先驱了。夏商时期最著名的养生家要算彭祖了,彭祖原是先秦传说中的仙人,后被道教奉为仙真。根据古代典籍记载,彭祖精于养生,尤善导引行气及饮食调理,相传他历经唐處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当然,活到八百多岁的说法确实夸张了些。据考证,彭祖实际上是以其命名的一个氏族,这个氏族精于养生,族中长寿之人辈出,并因此而闻名于世,于是逐渐产生彭祖享寿八百这类的传说并流传于后世。
从殷商开始,我国的养生文化有了确切的文字记载。如甲骨文中出现了“沐”“浴”“寇帚”之类的字样。“沐”指洗头,“浴”指洗身,合在一起就是洗澡之意,强调要重视个人卫生。“寇帚”古时作大扫除讲,即强调要打扫集体卫生。西周时期,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专门掌管周王和贵族阶层饮食的食医及专门主管环境卫生的官员。食医负责调配王室贵族饮食的寒温、滋味、营养等,相当于现代的营养师,而专门主管环境卫生的官员又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卫生防疫人员。这些养生保健思想出现在我国几千年前的古代,是具有极其先进意义的。
中华养生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要首推春秋战国。这个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要数儒家和道家。如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主张“知者乐,仁者寿”,并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三戒”养生理论,即“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觉: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旺盛,要警觉争强好斗;老年时,血气渐衰,应警觉贪得无厌。孔子提出的“三戒”,极为准确地抓住了人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性弱点,指出其既失品德、又伤身体的危害性,提醒人们警觉力戒,以善其身。
此外孔子还非常重视饮食起居,提出“食不语,寝不言”,即吃饭和睡觉都不要说话,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的摄入和睡眠的质量。孔子晚年以教书为乐,更是忘怀得失,进入一个能“解脱一切”的状态,并以此自终。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尽管如此,仍享年72岁,在当时,可谓高寿,这与其重视并擅长养生保健关系密切。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养生之道、中医藏象学说中的奥秘、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