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3.75 5.0折 88 全新

库存14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改芝,张艳玲,柯瑜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22906782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4480168

上书时间2024-10-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杜改芝,女,1980年3月生,现任教于河北美术学院,讲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业创业教育。累计发表论文15篇;主持厅局级研究项目2项,主要参与厅局级课题5项,累计完成科研项目22项;曾获河北省优选德育教育工作者、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突出者等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章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变化诊断

第三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内在机理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定位第二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任务第三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主体的类别第四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发展动力第三章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依据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理论第二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新时代高校德有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新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德育环境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新时代高校德育环境改革与创新的实施策略

第五章新时代高校德育观念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德育观念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审视

第二节新时代高校德育观念创新的要求

第三节新时代高校德育观念体系的创新

第四节新时代高校德有观念创新的实践

第六章新时代高校德育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内容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与依据

第三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内容创新的范畴与实践

第七章新时代高校德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德育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节新时代高校德育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新时代高校德育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内容

第四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方法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第八章新时代高校德育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二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动力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三节新时代高校德育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九章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第一节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载体创新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举措

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现状

高校德育工作承担着直接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合格人才的重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全面了解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对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变化进行诊断,分析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面向未来,高校德育工作依旧面临着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内容等领域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在新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要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就必须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教学问题给予充分关注。

一、高校德育目标有待完善

总体来看,我国关于高校德育目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在高校德育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高校德育目标的设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高校德育目标的政治化倾向明显

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德有目标的设定过于注重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不能否认的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教育模式是完全有必要的,而且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德育目标的政治化倾向也理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将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相结合,从而培养能够为国家建设做出较大贡献的一代新人。因此,除了政治教育之外,人生观教育、公德教育、法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审美教育等方面都应成为高校德育目标的基本内容。

(二)高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形成了依照同一标准和方法培养具有统一思想和行为模式的人才的传统,这种做法最突出的弊端体现为其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不同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各不相同,道德品质基础和素质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根据笼统的、缺乏层次性的高校德育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缺乏独立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创新性的智慧与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背离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初衷。

(三)高校德育目标过于抽象化

高校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依据,脱离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定的那些仅存在于假设和真空情景中的抽象的高校德育目标无法在实践中落实,导致高校德育工作只能流于形式,在名义上“落实”,在实际上“落虚”。高校德育目标的抽象化表现为脱离实际的“高、大、空”,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找不到具体的方向;高校德育目标过于抽象化还表现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错位。抽象化的高校德育目标易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和逆反心理,最终造成高校德育工作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四)高校德育目标“非人格化”

“非人格化”的主要体现是过于完美,容易导致学生在缺乏对自身的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对高校德育目标望而却步,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作用无法发挥。“非人格化”的高校德育目标弱化和忽视了“人”和“人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考虑得不够,没有把对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这样一来,高校德育工作者就会强调结果导向,对于学生的本质和表象认……



精彩内容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创新高校德育实践路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学术著作共分三部分,首先本书依据高校德育的现状,总结高校德育的现实困境,并剖析了原因;其次,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内在机理与理论依据,为探索创新高校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对高校德育的环境、观念、内容、方法、机制五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举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