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中国法律思想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编中国法律思想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4.02 6.2折 39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侯欣一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594478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1803508

上书时间2024-10-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共九章,依照朝代顺序,按照学派、思想类型对传统中国的法律思想进行必要整合,将叙述内容分为上、中、下编。其中,上编阐述了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确立,涵盖夏商周时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中编阐述了帝制时代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完善,涵盖秦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下编阐述了转型时期中国现代法律思想的兴起,涵盖清末变革时期和民国初年。每编均附有经典、人物、史事及同时代西方法律思想发展梗概等辅助材料。



 
 
 
 

目录

导论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二、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历程三、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的开设意义四、本书的体例安排

上编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之确立

第一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夏、商、西周时期法律思想概说

一、中国国家与法律的起源及其特点二、史料及其鉴别

第二节夏、商时期的法律思想

一、神权法思想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夏、商时期的“天命”“天罚”思想

第三节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一、“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二、宗法制的确立与“周公制礼”

三、“礼治”的基本原则与特征

四、周公“明德慎罚”的刑法思想

第二章春秋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社会转型的诸多表象

一、诸侯更迭战乱频繁

二、世卿世禄体系崩溃

三、宗族统治模式衰落

四、成文法公布

第二节改革者的法律思想

一、春秋早期改革者的法律思想

二、刑名先驱者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管子学派的法律思想

一、兼重礼法

二、国家军事化思想

三、重视法制与经济的相互促进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上)

第一节先秦儒家法律思想

一、先秦儒家的礼法观

二、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原则

三、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道家的法律思想

一、老庄的道论及“无为”说

二、黄老的道论及“道生法”说

第四章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下)

第一节 墨家的法律思想

一、“显学”之墨

二、“兼爱”“非攻”的墨家理想社会与法律思想

三、“尚同于天”:国法起源与规范体系

四、“尚贤”:平民参政与选官考绩

五、“节用”:经济制度与社会公平

六、墨家的罪刑观点与法律实践

第二节法家的法律思想

一、法家法律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基础

二、法家“以法治国”的基本理论三、法律基本问题的思想

四、法与社会关系的思想

五、法律实践问题的思想

六、法家法律思想的本质与特点

附:同时代西方法律思想发展梗概

……

二、早期改革派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法律思想

一、洋务运动与洋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洋务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内容

第四节 变法维新派的法律思想

一、甲午战争及改革思想的兴起

二、变法维新派的法律思想

三、主要特点及评价

第五节 清末法制变革与礼法之争

一、清末法制变革

二、礼法之争

第九章民国初年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一、批判专制法制与反对君主立宪

二、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思想

三、革命立宪的宪法思想和立法主张

第二节 激进民主派的法律思想

一、对正统法律思想的批判

二、民众的参与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

三、通过法律手段建立民主共和国

四、基本评价

附:同时代西方法律思想发展梗概



内容摘要

导论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高等教育法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又是法律史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在法科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需要先就其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必要介绍。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顾名思义,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以中华民族有关法律问题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如立法、执法、守法和司法方面的主张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具体而言,中国法律思想史借助法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梳理、汇总中华民族有关法律问题的各种理论、观点的基本内容,思考这些理论、观点的特点和类型,阐释这些理论、观点的本质、作用及产生的缘由,揭示其发展演变之规律。换言之,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一门以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学思想和法律观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中,中国法律思想史与中国法律制度史关系最为密切,也最容易混淆。任何法律制度都是一定法律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同样,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思想也总会体现在该社会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之中。因而,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必定要涉及中国法律制度史,反之亦然。法律思想史与法律制度史的融合构成了中国法律史。但二者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又有所侧重。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侧重于思想,而中国法律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则侧重于制度。

就人类法律思想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自法律制度这一社会现象出现时起,对该现象的态度、观点就相应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理论。因而,中国法律思想的历史同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一样久远。正是出于此种考虑,在时间界限上学界一般采取了上不封顶的办法,至于下限则大多收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本书出于知识完整方面的考虑,对下限做了微调。具体而言,上自夏、商,下迄民国时期,这一时间段内由中华民族提出的各种法律观点和理论,都属于中国法律思想史这门学科的研究的对象。

二、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现代航海技术发明以前,中西方因地理环境的隔绝少有往来。因而,在传统时代,中华民族对法律问题的思考除曾受过外来佛教影响外,基本上是自主形成的。其所关心的问题、使用的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都颇为独特。但即便如此,由于中国社会自身的变迁、法律制度的沿革,中国法律思想在形成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若干阶段,呈现出变与不变的内在规律。

夏、商、西周是中国法律思想的萌芽时期。受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限制,人类最早的知识都是有关神的知识,中华民族也不例外。此外,中华文明初兴之时,血缘关系未被打破,宗法知识亦成为神权思想之外的又一重要知识系统。受这两种知识影响和左右,萌芽中的中国法律思想自然而然地打上了神权法和礼治的烙印。神权法思想产生于夏,极盛于商,其最大特点是统治者千方百计地神化自己的权力,强调“受命于天”,同时把新产生的法律现象和法律实践活动说成神意的体现,即“恭行天命”。借助于神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以及血缘这种纯自然的力量,中华民族开始了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并逐渐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进入西周以后,神权思想出现动摇,人逐渐从神权笼罩下一点点被解放出来,开启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人文时代。但由于血缘关系没有被打破,反而被强化,导致神权思想和宗法思想此消彼长,于是,刚刚从神权思想中解放出来的人的社会属性又被牢固地囿于自然属性之中;加之此时的政权尚处于小国寡民时代,亦不利于独立个体之生存,于是用来调整宗族之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宗法制度成了社会的基本制度。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又自然地和宗法知识混淆在一起,维护“亲亲”“尊尊”等宗法等级原则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礼治”思想,又自然成了西周法律思想的主要表现形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大变革时代。突出表现为:生产力水平提高,战争频繁,人口流动增大,血缘关系淡化,地域观念增强,私学兴起和士阶层出现,传统的世袭社会逐渐解体。与此同时,统治者出于争霸或生存的需要,对政治、法律思想的需求变得较为迫切。各阶级、各阶层及其代表人物纷纷从各种角度对各种法律问题进行思考,撰写文章,并不断论战,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政治法律思想日渐繁荣。综观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有两点极为明显:一是尽管各家各派对具体法律问题的看法千差万别,但在维护君权上基本一致,区别只是通过“王道”还是“霸道”强化君权而已;二是讨论大都围绕着“法治”与“礼治”这些涉及治国方略的重大问题展开。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为日后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渊源。

秦汉时期,中国进入帝制时代。随着大一统专制制度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多元并存、欣欣向荣的法律思想终于走向沉寂,思想文化的统一成为必然。以儒家法律思想为主,同时吸收战国时期其他各家法律思想的正统法律思想应运而生。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精彩内容

本书共九章,依照朝代顺序,按照学派、思想类型对传统中的法律思想进行要整合,将叙述内容分为上、中、下编。其中,上编阐述了先秦时期中传统法律思想的确立,涵盖夏商周时期、春秋时期和战时期;中编阐述了帝制时代中传统法律思想的完善,涵盖秦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下编阐述了转型时期中现代法律思想的兴起,涵盖清末变革时期和民初年。每编均附有、人物、史事及同时代西方法律思想发展梗概等辅助材料。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