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本书为更好地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规避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对人工智能进行反思因而十分有必要。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问题:一、什么是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进行一个描述性的阐释是我们理解人工智能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方面来说,历史性的阐述与共时性的描绘是有必要的;二、人工智能的社会地位。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打破了我们对人造物的认识,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社会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三、人工智能对人的挑战。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的表现已经超出了人类智能,这是否意谓着人类不再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类在自然界的特殊地位是否仍然成立?四、人机关系的可行性思考。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再是人类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新型的人机关系,值得我们反思;五、人工智能的责任框架。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我们传统的责任体系。在何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为人工智能致害事件指派责任,值得我们深思;六、人工智能的伦理建构。一种良好的人机伦理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人工智能。为保障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建构起合适的人工智能伦理关系;七、人工智能的未来与人的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大幅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解放人类。在此背景下,思考人类的解放事业,显得非常有必要。
作者简介
孙伟平,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科学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市教委“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总负责人。戴益斌,上海大学哲学系讲师。2017年获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于赴悉尼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目前已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重量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重量重大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多项。
目录
导论: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反思
人工智能的价值主体地位
关于人工智能主体地位的哲学思考
人工智能与认识主体新问题
人工智能的伦理维度
人工智能导致的伦理冲突与伦理规制
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
试论人工智能的伦理责任
智能伦理的原则与造世伦理
论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原则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造世伦理
人工智能应用“责任鸿沟”的造世伦理跨越
人工智能的工作伦理与劳动价值论
人工智能时代“工作”含义的哲学探析
智能系统的“劳动”及其社会后果
人工智能与劳动价值论内在逻辑的展开
智能社会及其价值建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智能社会”
人工智能的信息文明意蕴
智能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后记
精彩内容
人工智能正快速进入人类社会,在给社会带来重大利好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问题,比如就业问题、伦理问题等。为更好地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规避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对人工智能进行反思因而十分有必要。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问题:一、什么是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进行一个描述性的阐释是我们理解人工智能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方面来说,历史性的阐述与共时性的描绘是有必要的;二、人工智能的社会地位。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打破了我们对人造物的认识,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社会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三、人工智能对人的挑战。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的表现已经超出了人类智能,这是否意谓着人类不再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类在自然界的特殊地位是否仍然成立?四、人机关系的可行性思考。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再是人类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新型的人机关系,值得我们反思;五、人工智能的责任框架。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我们传统的责任体系。在何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为人工智能致害事件指派责任,值得我们深思;六、人工智能的伦理建构。一种良好的人机伦理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人工智能。为保障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建构起合适的人工智能伦理关系;七、人工智能的未来与人的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大幅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解放人类。在此背景下,思考人类的解放事业,显得非常有必要。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