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叶宪允,男,复旦大学史学博士,副高职称。因机缘巧合研究范围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与佛教史,公开正式出版发表论文七十余篇。编撰年谱四部,草撰书稿四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少年遗民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遗民与遗民僧
第二节 大明遗民方国骅
第三节 成鹫法师的少年遗民风云
第二章 坐馆与隐居
第一节 塾师二十年
第二节 三藩之乱中的成鹫法师
第三章 佛门岁月
第一节 成鹫法师出家因缘
第二节 成鹫的佛门传承及政治取向
第三节 住持岭南大刹的动因
第四节 华林寺住持之争及对佛门污行的批评
第四章 成鹫法师与遗民、遗民僧
第一节 成鹫法师与“逃禅”的遗民僧
第二节 成鹫法师与明遗民的往来
第五章 反清问题
第一节 抗清与“通海
第二节 海南之行
第三节 澳门行:再论成鹫没有参加抗清斗争
第四节 从“飘然为云水之游”反观其“踪迹突兀
第五节 “海内,贤士大夫多与之游”:从成鹫与清朝官员密集交游再论反清问题
第六章 悠悠遗民梦
第一节 忠诚与幻灭
第二节 坚守与志节
第三节 “天下事,无不可为
第七章 “晚世之真儒
第一节 成鹫法师的儒释道思想
第二节 儒家思想是主要思想
结论
后记
内容摘要
靠前章 少年遗民
明清之际,明亡清兴,从东北到西南,战乱几十年,此一时期,由于大批士人面对天崩地解、异族入侵的惨痛局面,精神遭受重大打击,还有面对生死存亡的困境,因而纷纷出家为僧,从而出现了一大批遗民与遗民僧。他们是改朝换代之际的艰难困苦情形下,维护思想与情感的纯粹而卓然独行者,代表着志节。
成鹫法师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此时已经是明朝的很后岁月,短短八年之后,明朝灭亡,他又在清朝生活了七十八年,与康熙皇帝同一年离世。虽然,明朝灭亡之时,成鹫法师年龄尚幼小,但他却是清初很好重要的一位遗民与遗民僧。他经历了明清之际的风云变幻,面对了岭南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几十年的沧桑历史,明亡时的1644年他只有八岁,到十三岁为诸生(秀才)后选择归隐避世,作塾师二十多年,面对南明与清朝相持的局面而韬晦自存,然后是三藩之乱的变局,在三藩之乱即将结束时,他有效失望之下出家为僧,这时已经是1681年,他已经四十一岁。其后他在佛门四十六年,在康熙六十一年的1722年圆寂于广州大通烟雨古寺,享年八十六岁。成鹫法师一生跨越明朝崇祯、南明,完整跨越清朝顺治、康熙二帝。此时,绝大部分明朝遗民早已离世,时代状况也早就发生了有效的变化,此八十六的成鹫法师可谓是很老的遗民或遗民僧,一身经历复杂多变,包含有很好丰富的内涵。本书征引具体资料分析论证成鹫法师“逃禅”过程,辨析成鹫法师“通海”问题,指出他是少年时期就跟随父辈成为遗民,为遗民七八十年,他与明遗民和遗民僧们有密切的交往,试图通过成鹫法师一人之种种思想情感之历程,见证明清之际文人知识阶层的心路历程。
靠前节明清之际的遗民与遗民僧
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伟大的时代和灿烂的文明在历目前比比皆是。遗民在中国历目前早就有之,一般指亡国之民,即前朝遗留之人。《左传?哀公四年》:“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杜预注:“楚复诈为蛮子作邑,立其宗主。”①《史记?周本纪》:“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②历朝历代有遗民之论者代不乏人。而历目前很早的遗民是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③历代文献关于遗民之记载不胜枚举。有人认为,唐宋时期是中国历目前文明水平优选的伟大时代。盛唐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战乱,而后是宋代统一。宋代时期中国精神与物质文明靠前发展,但却国势衰颓,可谓内忧外患一直没有消除,在与辽、西夏、金、蒙古经过近三百年的战乱对峙之后,终亡于蒙古。此为中国历目前靠前次汉人接近为少数民族所统治。宋人理学昌盛,文人集团很受重视,思想文化灿烂,文人众多。宋亡,出现了少见庞大的“遗民”群体。遗民们高尚的节操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焕发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与情感抒发,同时也造就了遗民历史与遗民文化,写下中国历史与文化史中可歌可泣的华章。
晚明以后,中国的社会历史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世界上地理大发现和资产阶级的技术变革正在发生,贩卖奴隶与殖民贸易在全世界血腥展开。利玛窦等为代表的传教士正把西方文化和技术知识带人中国。但大明这个老大帝国在近二百年的大致和平延续中,晚明经济发展、文化兴盛,仍然在自身固有的惯性中行进。但一场巨变正在悄然逼近。明亡清兴,繁华和平的大幕落去,露出了时代铁与火的残酷真容。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每一次的动乱与战火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由治到乱、再由乱到治历史周期的怪圈反复出现,一代代勤劳的中华民族先人辛苦积累的财富往往化为灰烬,家破人亡的惨剧反复上演。明清之际就是典型的悲剧时代。从东北到西南,战火燃遍了全国各地,动荡旷日持久。清军南下,一系列大屠杀惨绝人寰,千万人死于非命,百姓生灵涂炭的苦痛自是不言而喻,而更加胸怀天下推崇孔孟之道忠孝节义的广大文人士子们,面对庙堂堂皇、交游唱和、诗词歌赋、花鸟鱼虫转瞬间转变成尸骨如山、山河破碎,他们感怀人生,有难以言传的精神和情感痛伤。国破家亡、生灵涂炭有违于儒家传统文化的温柔敦厚、仁义礼智信。战乱之际,众多文人游走在生死荣辱之间,一部分人选择了归顺清廷,一部分人视死如归起而抗清,更多的则是选择归隐,作隐士或遁人空门。但无论归隐何处身在何方,总归是无处可逃,内心的困惑、失落、沮丧都是自不待言,苦痛与挣扎难以排解,深深的幻灭与绝望无处不在。奔走与抗争,反清与复明,出世与人世等诸多矛盾集合于一身,呈现出复杂的多重意义。
遗民在宋元之际和明清之际很多,不但涉及到改朝换代,也关涉到异族入侵,华夏文明受到威胁。黄宗羲《谢时符先生墓志铭》中有特解:“磋乎,亡国之戚。何代无之?使过宗周而不悯黍离,陟北山而不忧父母,感阴雨而不念故夫,闻山阳笛而不怀旧友,是无人心矣。故遗民者,天地之元气也。”①清初邵廷采《宋遗民所知录》有云:“两汉而下,忠义之士至南宋之季盛矣。”“于乎!明之季年,犹宋之季年也;明之遗民,非犹宋之遗民乎?日:节固一致,时有不同。宋之季年,如故相马廷鸾等,悠游岩谷竟十余年,无强之出者。其强之出而终死,谢仿得而外,未之有闻也。至明之季年,故臣庄氏往往避于浮屠,以贞其志。非是,则有出而仕矣。僧之中多遗民,自明季始也。余所见章格庵、熊鱼山、金道隐数人,既逃其迹,旋掩其名。”遗民与遗民僧们体现着忠孝节义,代表着视死如归的精神。生于乱世的慷慨悲歌,包含有丰富的思想性与情感内容。P8-10
精彩内容
成鹫法师生于广州方氏文化世家,有神童之名,文武双全,力大无穷,十三岁中秀才,多才多艺,父子号称“番禺三方”;他是著名诗僧,沈德潜称“本朝僧人鲜出其右者”,号称岭南佛门的旷世奇才。成鹫法师是具有代表性的遗民僧,八岁时明朝灭亡,他就随父归隐,十五岁躬耕乡野,十九岁作塾师,四十一岁出家为僧,在佛门又四十六年。他出儒入释,一生坚守志节,不仕新朝。游历、结社、著述、住持寺院,见证了明清之际的百年历史。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