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海一二三:杨义谈读书与治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耕海一二三:杨义谈读书与治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9.89 5.0折 40 全新

库存30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义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1682

出版时间2015-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0元

货号8766054

上书时间2024-09-0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耕海一二三——杨义谈读书与治学(精)》辑录了杨义近年来最具导引性和影响力的十篇访谈、演讲和学术札记文字,分作“读书的窍门”和“治学的路径”两辑,前者从读书的方法、路径,到读书与演讲、写作、研究的关联,主要以“读书”为核心阐释为人为学之至理,后者从治学的心态、方法与视野,从宏观意识到微观方法,都有深入浅出颇具操作性的解读。

目录
前言

辑一  读书的窍门

从读书听取智慧的笑声

――中央电视台《文明之旅》节目纪实

开窍可以使读书成精

读书的战略与治学的兴趣

――杨义访谈录(赵稀方访谈)

“小泉居”读书杂谈

读书的启示及方法

读书之学与讲演之术

辑二  治学的途径

学海苍茫,敢问路在何方?

――治学的五条路径

治学路上的足迹和心迹

――答《中国教育网》主持人

材料?视野?方法

――杨义学术访谈录(安文军访谈)

重构现代中国学术方法

――杨义教授访谈(袁盛勇访谈)

内容摘要
    开窍可以使读书成精

    读书若能开窍,可以使人耳聪目明,听得到书页中智慧的笑声,看得到字里行间生命的搏动,岂不快哉!自从2010年8月被聘为澳门大学讲座教授以来,我对于读书开窍的问题,有了新的体悟和认识。这些年,我给中文系的研究生开设过三门课程:一门是“学术前沿与思想方法”,讲授了叙事学、诗学、文学地理学、文学图志学、诸子学;另一门是“学术研究专题”,讲授了“先秦诸子还原”的方法论问题,尤其注重对孔、墨、老、庄、韩非、孙武的经典文献的生命分析;第三门是“古典文学专题”,讲授了《论语》《庄子》《楚辞》《史记》、李杜和古典小说。人文学术是一国之根本,更是一人安置身心之精神家园。忽视人文,精神就会迷茫无归宿,社会就会浅陋无品位。澳门大学的校长早就对我说过,让你为研究生开课,主要是使他们在学术研究上能够开窍,提高他们学术创造的欲望和自觉性。这一点,我是一直记在心中的,就是要从人文根本处注人智慧的喜悦和生命的灵动,释放出学理创新的兴趣、欲望和能力。

    由于我2011年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先秦诸子还原四书”,即《老子还原》《庄子还原》《墨子还原》《韩非子还原》,因此,第二门课就以这项研究的心得,作为讲授的中心内容。将自己研究的近期新成果率先讲授,很能激起我讲课的热情,也会激发研究生们的追问兴趣。记得我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都讲演过《中国叙事学》,那时我的叙事学一书出版时间不久,因此讲得热情高涨,左右逢源,被它们的教授称为“经典讲演”,或说是“请来讲中国文化讲得优选的”。如今先秦诸子四书已经问世,我在课堂上就不宜照本宣科地讲述四本书的内容,而是首先把春秋战国的四五幅地图投射在屏幕上,分阶段地分析这四五百年间的政治、军事、文化的形态和形势,以及先秦诸子在各国发生的地域分布、文化基因,以及传播的脉络。这就以人文地理学的视野,展示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创造的广阔空间。讲述还带点体温的成果背后的研究甘苦,包括其中的理念、方法、思路和所破解的千古之谜,对于触发人们开窍,是相当亲切而真切的。

    其次就是解读《史记》中的老子、庄子、韩非传记,以及几乎不可以传记视之的“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日并孑L子时,或日在其后”的24个字,透视其模糊哲学所蕴含的奥秘。讲老子传时,把《史记》文本的复印件投影到屏幕上,然后逐字逐句讲述从标题到行文、到晋唐之间的三家注解(晋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揭示它们的本义是什么,在两千年来都出现了什么问题,有过哪些争议,隐含着何种千古之谜。比如《史记?老子列传》开头就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而“庄子传”是个附传,它开头这样交代:“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二者对于传主故乡交代的详略,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一者不仅交代他的国籍,而且详细到县、乡、里;一者只说了他的具体出生地,无县无乡,国籍茫然。为何存在着如此差异?读书要细读,细读中要讲求心解。解开这个死扣,涉及老、庄在当时社会,在司马迁心目中的位置;涉及这类思想高明、职位不显的人,在先秦官方文献中有无记录,记录到何等程度;司马迁对老子国族明确指认,对庄子国族不予指认,出自何种原因;这些差异是否反映司马迁到过,或没有到过他们的故里;此外还有他们的家族姓氏问题。有几次,一堂课就讲解《史记》中的两行字,指点学生读书如何能够读进去,读得深入。在我的意识中,一个人做学术研究,首先应该懂得如何深入地解读原始文本,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其间隐藏的问题,学会与历史巨人直接深入地进行文化对话。这是一项治学的基本功,很好要紧。在这里,“开窍”二字很是解读的关键,《庄子?秋水篇》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管锥之用,就是要在天地间开通一窍,测量阴阳消息,只有把握这个关键,才能打开思想创新的门户。

    P28-31

主编推荐

读书有方法,治学有路径。方法与路径,端在此卷中。

 

精彩内容

耕海先生者,广东电白杨义教授是也。何为“耕海一二三”,就是《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而生万物,遵循的是一二三相递而生的数理逻辑。耕耘书海,观其妙谛,释其妙理,撷奇妙趣,乐何如哉!
读书不可卖弄窍门,却又不可不寻找窍门。读出智慧的笑声,就是把智慧作为读书的一根弦,投入智慧,撷取智慧。不投入智慧,书是死书;不撷取智慧,人是呆人。
学海苍茫,敢问路在何方?其实,路就在脚下。读书是走向治学之路的一级级台阶。书读得多了,见识得多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晓文献,比较参证,有所识见,再加上必要的学科训练,治学之举也就水到渠成了。治学并无神秘,关键是知道怎样入门,而不是在门外徘徊。
读书与治学,都应当作一种生命的投入,使之成为你的另一种带有智慧的生命形式,带着你的生命和智慧的体温。
――杨义
 
《耕海一二三:杨义谈读书与治学》辑录了杨义近年来*导引性和影响力的十篇访谈、演讲和学术札记文字,分作“读书的窍门”和“治学的路径”两辑,前者从读书的方法、路径,到读书与演讲、写作、研究的关联,主要以“读书”为核心阐释为人为学之至理,后者从治学的心态、方法与视野,从宏观意识到微观方法,都有深入浅出颇具操作性的解读。

媒体评论
评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